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榜样,都在有意无意地仿效榜样。榜样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榜样会导致不同的人生轨迹,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儿童接受榜样教育的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日常生活。传媒、同伴、社会无意中向他们提供了众多可仿效的人物,这些人物往往因其独特的才干、经历、生活条件甚至是相貌打扮,引起少年倾慕、仿效。这些榜样对他们的影响多有时间限制,影响的角度也往往比较狭窄,成年后多成为过眼云烟。比如,少年时再狂热的追星族,到了中年后也很少再有心去追崇刘德华之类人士。二是家长、教师自觉或不自觉提供的身教示范。家…  相似文献   

2.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脑际立即跳出一句话:一个被崇敬的榜样胜过一打教科书.接着,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王杰、焦裕录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闪现在我的眼前.我热爱他们,尊敬他们,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他们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在这篇文章里,我想着重谈一谈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一切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往往都体现在榜样之中.任何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心目中总是有一个或几个榜样鼓舞着他向前.  相似文献   

3.
榜样示范法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之一,它是以先进模范人物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具体、生动、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模仿,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进行榜样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人物选择可由近及远,重视身边的、熟悉的、崇敬的榜样人物.……  相似文献   

4.
一这里的榜样教育是一种特指,即动员式榜样教育。动员式榜样教育的典型程式是:首先发掘榜样人物,然后阐释并大力宣传榜样人物的精神,再高调号召和动员人们学习和仿效榜样,最后表彰和奖励学习榜样的典型人物。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以自  相似文献   

5.
榜样教育是学生品德教育中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先进榜样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本身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当他们认可并接受先进榜样时,就会积极地仿效先进榜样的良好行为和思想品德,促进自身优秀品德的形成。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在利用班级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还发现树立榜样不仅能教育他人,而且还能教育榜样自身。笔者从榜样教育的教育榜样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一、发挥群体压力的教育功能群体动力学认为:群体对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个人在群体中会产生不同于…  相似文献   

6.
唐红 《林区教学》2013,(9):33-34
梦想是人生的希望,也是人生的追求。国人的梦想是国家的希望,也是国家的追求。每个人都应该有正确的梦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著名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和人品,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组织学生从深层探讨重要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在崇敬历史人物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悟中,产生梦想的冲动,树立正确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班主任,除了通过班队会等集体教育学生外,还应细心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既包括优等生的培育和学困生的工作——"两头";也包括中等生的扶持工作——"中间"。一、做好优等生的培育工作优等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好、思想好,可以作为其他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学生。班主任既要对他们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又要指出他们不够的地方,并采取有  相似文献   

8.
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尽管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榜样人物的选取存有差异,但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有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落实教育目标已成共识。在《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前,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进行比较,进而以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的事迹为载体,探寻榜样人物事迹背后隐匿的品质,厘清榜样人物事迹与主题、课程内容的关系等。在审视原有《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榜样人物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榜样人物选择与教育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榜样教育是一种以榜样人物作为教育模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榜样教育源远流长,可以激励学生追求成功和超越自我。然而,榜样教育中依然存在着榜样人物追捧不当、榜样资源利用不充分、榜样教育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通过榜样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教学主题的精准提取、真实性榜样寻访任务群的重构以及教学策略优化、评价策略的改进等方式可以为小学榜样教育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榜样人物进教科书,以榜样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已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榜样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比榜样人物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上)和《道德与法治》(七上)中的设置变化,分析了教科书中榜样人物设置变化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榜样人物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精神、崇高的人格和优秀的能力,榜样人物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积极的正能量和健康的精神面貌。榜样人物是时代的精神标杆和精神动力,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榜样人物,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和丰富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教师将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榜样人物的可亲、可近、可敬,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榜样教育法。榜样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抽象的道德标准的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所以,榜样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着示范、引导、激励的作用。在运用榜样教育法对学生开展德育时,首先要为学生选好榜样:所选的榜样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生动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崇敬感,并乐于效仿。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的标准。同时,小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因此,教师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应做到最好,成为学生的表率。  相似文献   

14.
<正>【训练主题】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榜样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社会的正能量,激励着人们不断奋进。请以“身边的”为题,先在横线上填入“劳模”“英雄”“榜样”“先进”之类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下笔。习作要求事例具体,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指点迷津】总有一些人,他们看似平凡,  相似文献   

15.
张志和与白居易是中唐词坛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过贬谪经历,他们对待贬谪的不同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此后的词人和词体创作。张志和在贬谪之后弃官隐逸于江湖,其追求自由的执著和果断使他成为后代文人的“精神偶像”,其《渔歌子》词五首亦由此开辟了词体中渔父类题材的创作。白居易在贬谪中则表现出了旷达自适、随遇而安的态度,这种态度更容易让人们在生活中仿效。因此他成为贬谪文人的“现实榜样”,并进而影响到唐宋词中的“旷达”词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榜样的导引。大学生朝气蓬勃,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成长更需要引导。问题是谁来引导,或者说他们的榜样是谁?许多辅导员总是号召学生学习这个人物,学习那个人物,这当然必要。但是,他们却往往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对象——那就是辅导员自己。有个毕业生给我写信说:"正是在您的关爱下,我才拥有了今天。"辅导员,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甚至说是  相似文献   

17.
梁衡 《新读写》2008,(3):4-5
2003年3月5日,《新读写》创刊。 2008年3月5日,《新读写》创刊5周年。 5年来,《新读写》秉承“愉快阅读,轻松写作,让满天星星亮起来”的办刊宗旨,不断发现和培养文学新苗。为学生成长提供沃土。 5年来,郭敬明、汤玫捷等50位“新人”叩开“新人物”之门,登上《新读写》封面。他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同龄朋友争相仿效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正>榜样人物凝聚社会正能量,是青年学生最好的励志教材。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榜样人物、发挥育人功能,是值得思想品德教师深思的课题。教学"承诺是金",我以罗官章的事迹贯穿全程,引导学生在学习榜样中感悟新知,提升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过程】引题:反思生活,激发情趣课堂调查:请学生回忆自己最近是否有不守承诺的现象。(学生思考1分钟)生1:答应同学周末去图书馆,自己却迟到了。生2:答应老师认真完成作业,但有几次却马虎  相似文献   

19.
我在平日工作中发现,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富于幻想,但在榜样的选择上还是模糊的。有些男同学佩服武打书中的人物,并把他们作为“真正男子汉”的楷模;有些同学则往往被显赫一时的歌星、球星所吸引,热衷于当“追星族”,常常奢想自己到了某一天也成为闻名中国的“名星”。这些学生不懂得成功是来自对事业执着追求,技艺精湛是由于刻苦训练。看来,学生成长需教师点拨、指导,而点拨、指导,其最好的方法是为他们选择新鲜、具有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榜样。选择榜样,既要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又要深入了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对青年学生的品德进行塑造和历练,通过榜样人物德行光辉的内涵解析、价值判断和方向引领,深层次挖掘和提炼榜样人物的德行价值精髓,对接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在确立德行目标、提升精神境界、锻造恒心毅力、涵育责任担当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探索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