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标苏教版教材在编制形式和内容上较传统教材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广大化学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新课程的化学实验不仅贯穿于必修1、必修2中,而且还作为一个独立的选修模块——“实验化学”,这不同于以前人教版教材(没有单独的实验教材,只是把学生实验内容穿插在每本教材之中);对“实验化学”的教材怎么处理?模块该怎么教?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好像无从下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2.
从新编化学实验教材引起的思考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200040)刘泽珺在目前使用的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依附在讲习教材之后,往往是先集中介绍各项基本操作,再按教材的知识序列依次编排学生实验。虽然每个实验要求的具体操作项目都很明确,但是实验目的仍以理解和...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化学》模块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实验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要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化学课程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化学实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认识物债及其变化、体会化学实验的价值。同时,还要帮助中学生了解实验探究在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性,了解现代化学实验技术。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了《实验化学》选修模块,大大加强了化学实验知识、技能和实验探究的教学,必将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实验试题一直是高考化学科考查的"重头戏"。综观近年高考可以发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通过重现、改进或拓展教材实验,挖掘教材内容的实验因素来编制试题考查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实验试题命题的趋势。在实验复习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对原有的教材实验的机械复习,而要重新审视教材实验或教材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与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和化学实验基础"两个主题相对应。为了解学生运用人教版教材学习此章的情况,我们从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组织结构、实验设计、总体目标达成度等维度对湖南地区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统计分析,为高中化学教材编写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内容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验化学课程的开设,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实验化学中的实验教学实效,从以下几方面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看法与思考:琢磨教材,优选装置与方法;研读教材,精选实验药品;精细操作,选准浓度与用量;因异而动,控制时间与巧借媒体;精筛细选,删除个别实验。  相似文献   

8.
对化学实验教材编写标准进行了探索。编写化学实验教材应考虑两个问题:1注意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提供学生丰富的化学实验知识,训练学生熟练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合乎逻辑的分析数据的能力。2突出实验教材的教学性。重视学生的认知和掌握技能规律,选择的基本技能训练要与实验内容很好地结合,基本操作和实验的方法要标准化,要考虑完成实验课程内容所需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体现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实验化学》选修模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宁  梅国锋 《天中学刊》1999,14(5):50-51
分析了高等师范教育中化学实验教材及教法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材及教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