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广明 《成才之路》2010,(31):23-24
歌唱艺术是以人声作为"乐器"来表达歌曲所蕴涵的思想与情感的表演艺术。在实际声乐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十分重视发声技能的训练(这本身并没什么错),但就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领悟歌曲的丰富内容与深层意蕴,培养学生诠释声乐作品能力方面不太注重,导致许多好嗓子唱不出有优美的歌声。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诠释声乐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合唱教学,既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又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难点。合唱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其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备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听觉能力及正确的歌唱方法是唱好歌的必要条件,而合唱对唱歌者来说以上几方面的要求更高。因为歌唱者不  相似文献   

3.
高师的声乐教学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培养的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目前高师的声乐教学应注重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即范唱能力、演唱能力、教学能力。而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基础。  相似文献   

4.
变声后期学生的歌唱训练,是成年学生在歌唱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这部分学生顺利度过变声后期这一关,保护好歌唱器官,重点研究了变声后期学生的特征、训练途径和训练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有利于学生科学、健康、合理地用嗓,促使声乐教学事业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多年,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演唱时跟着钢琴可以唱准,离开钢琴就跑调,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声音缺乏美感,跑调现象更是严重。在多声部作品的演唱中,音准问题尤其严重。音准能力差导致演唱水平难以提高。影响音准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从听力和多声部歌唱两方面来进行音准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听、仿、唱"和二声部歌唱训练,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真正地解决学生歌唱的音准问题。  相似文献   

6.
范唱,是激发学生歌唱兴趣,引发学生学唱欲望,提高学生学唱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歌唱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范唱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是学生学好、唱好一首歌曲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教到不教"的转化过程。在歌唱教学中,为了让孩子的演唱能力走过一个亦步亦趋的学唱,到想唱就唱的自如演唱之过程,我依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确定了一些相应的阶段性指标,以及完成这些指标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演唱能力发展序列的探究。关注起点,"范"而不"模"—一让学生跟着老师学,而不是反他们塞进"模子"。  相似文献   

8.
在歌唱教学当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学生在唱歌时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这种喊唱声音位置低、喉音很重、声区不统一、声音缺乏美感,尤其是在高音区,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难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只有正确地建立学生的音准感,在课堂教学中从听力和歌唱两方面来进行音准感的训练.本文采取通过有效的聆听和"轻声"歌唱教学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准感,真正地解决学生歌唱的音准问题.  相似文献   

9.
彭英之 《考试周刊》2012,(35):105-106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精神"。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兴趣、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都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声音艺术,也是语言艺术,声乐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唱、表演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分析作品、演唱作品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提高演唱素养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歌唱语感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首先搞清歌唱语感的本质及特点,然后才能采取恰当的歌唱语感训练手段,不断训练学生歌唱语言的敏锐感知力,形成美的歌唱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歌唱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初中音乐教师应重视歌唱教学,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反思与完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要注意方法引导,通过范唱、集体合唱、情感体验以及领会内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与热情,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力量,从而提高其歌唱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高巧云 《现代教学》2012,(12):64-6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唱歌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方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良好的歌唱能力的表现应是能较好地理解歌曲情感,用较自然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但在目前的初中歌唱教学中,存在一些追求形式不求实效的现象,造成了学生不愿唱、不会唱、不能唱等问题。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基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对歌唱教学规范课堂有效行动  相似文献   

13.
蓝雪芳 《考试周刊》2015,(19):173+182
歌唱教学中,不少学生不是在"唱",而是在"喊"。尤其唱高音时,喊得脸红脖子粗。虽然声音很大,但声音粗糙,缺乏美感,容易跑调。这种名曰"歌唱"实为"喊唱"的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将给学生带来危害:损伤声带;破坏声音的美;不利于高音形成;有害于乐感培养。直接影响歌曲教学中完整准确地演唱。可见对中学生歌唱教学中"喊唱"现象的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声乐教学中经过探索、实践、体验,追求获得强有力的横膈膜支持、完全打开的喉咙、充分的面罩共鸣等寻求一条适合学生实情,又好又快解决"喊唱"现象的道路,有效促进学生健康用嗓,培养科学的歌唱能力,创造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倡导"要学习演唱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演唱"目标中也提出"要重视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歌唱"。本文从引导积极的演唱状态、关注多样的音乐信息和融合渐进的教学手段这三个方面对歌唱教学之慢唱策略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慢唱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演唱技能,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音乐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歌唱教学在中学音乐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主要培养学生在音乐学科核心能力中听和唱的能力,对健全中学生的审美心理、陶冶情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进入初中后的音乐基础差异过大,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只识五线谱,不识简谱;有的只识简谱,不识五线谱;有的学生能听准,但唱不准;还有的听不准也唱不准。基于种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房绍芹 《儿童音乐》2013,(10):66-67
<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音乐教学中表现部分的重要内容——歌唱教学,我们习惯采用让学生跟唱、模唱的方法,这种传统的方法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学起来会比  相似文献   

17.
赵琳 《教师》2010,(27):94-95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歌唱教学模块中,如何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积极地解决歌唱学习中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学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原则及方法出发,阐述了歌唱教学中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唱歌课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音乐文化的基础课。现下,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首歌曲只求唱完却没有仔细琢磨怎么去教好、唱好。因此,教师应重视唱歌课的教学,注重常规教学要求,将"唱完"转化为"唱好"。  相似文献   

19.
稿源采珠     
江苏靳红娟谈在音乐课上教唱歌曲时,教师经常背对学生或侧对学生坐在钢琴前运用教唱法来进行教学。虽然教师弹得摇头晃脑,唱得有声有色,而学生却是毫无表情,身体一动不动,无法进入歌唱状态,与教师融为一体。如果是低年级教学,还会出现学生说话、做小动作等现象。实践证明,走到学生中间进行歌曲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唱歌欲望,调动学生的唱歌情绪,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二、有利于准确把握歌曲音准;三、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赵琳 《教师》2010,(24)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歌唱教学模块中,如何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积极地解决歌唱学习中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学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原则及方法出发,阐述了歌唱教学中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