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成其为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教育成其为小班化教育,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文化?我们在学校办学特色"四色教育"的主体框架下,思考和探究为了"每一个"的小班学习文化。小班化教育为学校的学习文化构建提供了契机,小班理念下的学习文化建设就应该充分挖掘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使教育精致化、优质化、个性化。小班学习文化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潘月俊 《生活教育》2013,(12):87-88
摘要:小班化学校要想实现“幸福每一个”的理想,就应该给师生赋权增能。本文结合扬子第二小学的实践,提出唤醒教师专业自觉,主动推动小班变革和充分发挥小班优势,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的管理策略,以期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关键词:赋能;小班化;变革;管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班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小班教学在农村学校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作为小班化学校的教师,这几年来我在从事小班化历史教学过程中品尝到了小班教学所带来的快乐,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对小班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中国传统教育中的“题海战术”一直都让学生谈之色变,对作业充满了恐惧感。现如今在小班教学的大背景下,什么样的作业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呢?我就小班初中历史教学的作业设计进行了一些实践与研究,现将自己的一些想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忠 《上海教育》2007,(4B):49-50
小班化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研究的热点问题。那么什么是小班化教育?它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朝阳区1999年启动小班化教育实验,现有100所学校的1125个教学班,32095名学生参加,学校数量占全区小学的51%,学生数量占全区学生的38.5%。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促进朝阳区小学发展的一项基本举措。在推进小班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对小班化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小班化教学由于学生数额少,生均占有的教育资源比大班教学充分,因而客观上小班学生成长条件优于大班。小班额是小班化教育的必要条件,但不能等同,关键是可能条件下过程的转化。小班化教育是利用小班的优势进行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小班额一定优于大班额,无需实验”的观点在理论上忽视…  相似文献   

6.
“小班化教育”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小班化教育较为发达的上海,除侧重于班级规模的缩小外,还重点研究了小班化教育中教学流程管理、教学环境设置、兴趣爱好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问题。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2008年明确了以小班化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总结出:“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及“关注每一个”的“5+1”小班化教育模式。西岗区红岩小学将如何在小班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工作。下面,笔者仅就“小班化教育”背景下促进体育课堂高效的做法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是徐汇区一所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试点学校,从1997年秋季起在一年级中开设24名学生的小班,共4个班。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实验班的老师们在上海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以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核心,在实验工作过程中,边摸索边总结,通过实践,对“小班化教育”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一)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认为“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其关键是每一位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师,我常常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苦思之后,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学生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这种自由而又快乐的学习呢?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小班化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学生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均等的参与教学机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班环境下,既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又兼顾个体间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各自最佳的发展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坐落于热闹繁华的苏州石路步行街西侧,办学历史悠久。1999年起,学校率先启动“小班化”教育实验,目前,已初步形成“小班实验区”。在小班教学中,教师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同时,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另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我们怎样做才能对学生最好?"的反思和追问中,加拿大基础教育给出了自己的回应:教育质量问责是为更好地提升学校的社会公信力服务;"公平不等于一致",教学计划的多样性决定教育的公平性,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品质教育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从而培养了守规则、会合作、懂感恩的高素质公民。  相似文献   

12.
论职业英语真实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简要回顾了“语言测试”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是学科体系,而是“行动体系”,传统语言测试难以对职业院校学生实用英语能力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英语学生真实性评价势在必行。然而,如何构建职业英语真实性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具备什么特征?如何确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任务及制定评价量规?这些都是职业英语课程真实性评价体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本文根据学习理论、高职教育理论、德国职业教育“行动体系”和英NNVQ评估体系,研究职业英语学生真实性评价体系的特征和构建该体系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儿童”众多社会角色的一种,“学生文化”不同于“儿童文化”。我们在学校中见到的“学生”往往是“单向度”的儿童,是“教育对象”或者“教育主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认识不足,更缺少对完整的教育对象“儿童”的认识。将儿童科学引入教师教育课程是向“儿童发展本位”的教育原点的回归,也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儿童科学贯穿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典型的“儿童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德育如何着眼于新的实际,新的情况,把握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形成新思路,探索新路径,增强德育有效性,是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课题。根据目前职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本着改革创新的原则,从德育工作的态度、德育工作的生活化、德育的量化目标、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德育的实施方法入手,对职业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当我们把教育定位在只是"脱贫致富"的手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为它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情况出发来发展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出"共生教育"理念。所谓"共生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即“技术范式”和“人本范式”。“技术范式”课程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范式”的课程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不符合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倾向。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技术范式”课程,采用“人本范式”课程,即课程理论研究应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职业,发展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曹辉  陶静 《教育学术月刊》2011,(9):56-57,71
教育惩戒是学校和教师对违规学生施加的旨在矫正其过失、警示他人的重要的教育方式。然而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惩戒却易于产生偏差,滥用惩戒或轻易放弃惩戒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教育惩戒对教育者的教育素养要求极高,因此,对待教育惩戒必须反复斟酌、审慎使用。为此,学校和教师在使用教育惩戒的时候,应当在可不可以惩戒、该不该惩戒、值不值得惩戒和会不会惩戒等惩戒的核心问题上深刻、细致地考量惩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人本主义教育观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教育观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把教学对象作为“人”来看待。文章力求就大学英语人本主义教育观所涉及的内涵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吸取知识类型、学习动机、学生个性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情感态度和适当紧张心理有利于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当下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传承途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到每个大学生心中,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铸就主体精神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究竟该怎么教?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笔者认为,调整教学心态,活化课堂教学的手法,让学生不再有枯坐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讲,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对话,让表达成为一种倾诉,这就是在“享受”语文课带给我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