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初中物理的学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习情况设置一种真正符合学生的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要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要和学生进行积极的配合,一起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习能力的提升及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学生在课堂进行学习时,也要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让教师能够真正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人。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唯有学生全身心地投身课堂,他们的学习效率才能达到高效。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激活学生的参与欲望,更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手段吸引学生,让生物课堂充满吸引力,这样,学生才会在生物课堂中尽情展示,积极思考,生物教学的效果也才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快乐的课堂,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从心底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需要老师的机智和幽默,帮助学生放松心情,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更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提高学生的音...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思维开阔、联想能力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善于联想的特点,避免其在呆板的传统课堂中被动学习,那么就可以极大地促使学生深度融入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为此,我们教师要给学生留下“遐想”时空,让学生的思绪在语文课堂上尽情遨游,情感流淌,真正构建情智飞扬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不仅要思考学生怎样学,更要思考教师如何教,让学习真正的发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敢于从传统中走出来,从学生的学习着眼;在上课前着力,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习;课堂上要进退自如,让学生深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6.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才是学生真正增长知识的阵地,所以,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利用课堂的40分钟。老师想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可以从设置好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分组完成;从分享数学故事和组成数学小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最终真正地提高学习水平,实现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校门到教学讲台,从激情满怀到徘徊不前,从打破瓶颈到探索前行,从自己初探到全校研讨,深深浅浅地、跌跌撞撞地一步步走了过来。最初的课堂就是让教师尽情的"发挥"——整个课堂是教师在表演独舞。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课改轰轰烈烈地最初时的课堂又有了新的变化,教师变成了"指挥"——学生跟着教师在表演。随着不断地深入摸索、实验、探究新课改理念,对于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粗浅的做法,将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导演"——整个课堂虽然依旧由教师掌控,但教师已经变为幕后,课堂的舞台上让学生尽情发挥。课前自学——课上解惑——课上检测,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激发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在这样活力四射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尽情地展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畅游于文学的殿堂。这样的教学有活力,有魅力,更有效率。那么,如何来为学生营造活力课堂,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呢?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构建活力课堂,就要做到有爱,有趣,有疑。一、有爱,让学生感受温暖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教育永恒的主  相似文献   

9.
一、对话互动的课堂,时代的召唤对话、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的需要。师生对话互动搭建学习脚手架,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亲历知识的产生过程,积累学习、活动经验。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学生的灰色记忆。教师把课堂建构成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平台,让每朵花尽情绽放。变课堂是一成不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有所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进教学模式,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历史,主动地去研究去了解历史,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中。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会历史、学好历史。在新时期,构建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涵养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课堂、让教学设计真正服务于学习、让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3个方面,阐述如何以学生的具体学习为基准来决定和编制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促动和影响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2.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和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尽情发挥,这样学生才会紧随教师的教学步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一、对话互动的课堂,时代的召唤对话、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的需要。师生对话互动搭建学习脚手架,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亲历知识的产生过程,积累学习、活动经验。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学生的灰色记忆。教师把课堂建构成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的平台,让每朵花尽情绽放。变课堂是一成不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生成性,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彰显生命与活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呢?一、平等对话促生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这样的师生观念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平等中的首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这样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杜牧的《山  相似文献   

15.
朱崇珍 《考试周刊》2014,(23):34-34
<正>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互动的、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中的生成通常是指学生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之后,在教学的双向互动中思维碰撞而产生的信息。教师要课前下工夫,课上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鲜活灵动的思维充满语文课堂教学。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主人。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就要在课前深入研读文本,解读文本内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在"还"字上下工夫,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纵观我的语文课堂,已有了改变,因为我努力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课堂学习。我还倾听孩子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高效课堂追求的教学目标是适合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具体的、规范的教学方式为导向。其总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一些新型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轻松转变。同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效课堂追求的教学目标是适合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具体的、规范的教学方式为导向。其总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一些新型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轻松转变。同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题,转变教师课堂提问单线模式,变为师生互动提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中。这样,教师教学才更具创新和有效,学生学习才更有兴趣和思维。  相似文献   

19.
张小皖 《现代教学》2010,(7):139-140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认知规律等,准确把握学生英语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打造以学生为本的生本课堂。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还能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生本课堂进行探究,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和学习体验,从而打造出真正的生本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