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例】师:这么美的诗歌,小朋友们读得好听,背得好听,老师还想再听,能再背一遍给老师听听吗?在学生齐背课文时,教师将黑板上诗歌中每句的后半句调换,变成: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生:老师,黑板上少了几个字。师:是啊,真少了几个字,可能是趁我们背书的时候偷偷地溜出去玩了,没关系,我们请小雨点来帮忙。教师从挂图上取下小雨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图,教师贴图,故意贴错,变成: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散步。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奔跑。雨点落进江河里,…  相似文献   

2.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相似文献   

3.
(教学生字后 ,黑板上保留了以下板书 :海洋雨点江河小溪池塘)师 :(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生 :(齐声)池塘。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生 :小池塘。师 :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生 :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 ,头靠近池塘的那边 ,脚靠近池塘的这边 ,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笑声)(师相机板书“睡觉”)师 :瞧雨点的样儿 ,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生 :因为池塘太小了 ,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的。生 :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生 :有点儿晃动 ,雨点会睡得更香。师 :为什么?生 :雨点跟我阿姨家…  相似文献   

4.
《雨点》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小诗歌,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教学中我抓住四个关键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雨点的动态变化。在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后,我又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启发想象,拓展延伸。师:这首诗歌写雨点落在水里怎么样,那么,雨点还会落在哪儿呢?它又会是什么样呢?(学生自由想象,片刻后发言)生:雨点落在草丛中,在草地上捉迷藏。生:雨点落在我脸上,亲亲我的面颊。生:雨点落在荷叶上,在荷叶上睡觉。师:有谁见过雨点落在荷叶上的情景?能说出来吗?生:…  相似文献   

5.
正雨点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这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儿童诗《雨点》。简洁明快的语言,自由欢快的小雨点形象,深得孩子们喜欢。如何教好这首童诗呢?某次公开教  相似文献   

6.
[教学生字后,黑板上保留了以下板书:海洋雨点江河小溪池塘]师: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生:齐池塘。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生:小池塘。师:你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生: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头靠近池塘的那边,脚靠近池塘的这边,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笑声。师相机板书“睡觉”师:瞧雨点的样儿,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生:因为池塘太小了,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生: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生:有点儿晃动,雨点会睡得更香。师:为什么﹖生:雨点跟我阿姨家的小囡一样,你只要不停地轻…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是一位名师执教的苏教版第二册的《雨点》一文。文章不长,是一首诗歌:“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课堂上执教者配合教学分别演示了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睡觉”、“散步”、“奔跑”和“跳跃”的动画。这精美的画面给了学生美的享受和强烈的感官刺激,也令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但综观整个课堂教学,这几组动画并未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反而削弱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悟与思维训练。一、弱化了学生的语言感…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一位名师执教的是苏教版第二册的《雨点》一文。文章不长,是一首诗歌: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课堂上执教者配合教学分别演示了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里“睡觉”、“散步”、“奔跑”和“跳跃”的动画。这精美的画面给了学生美的享受和强烈的感官刺激,也令课堂气氛活跃了许多。但综观整个课堂教学,这几组动画并未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反而削弱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悟与思维训练。其一,弱化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4课《雨点》全文如下 :“雨点落进池塘里 ,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 ,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 ,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 ,在海洋里跳跃。”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外 ,还要让学生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四种自然事物的不同特征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们在教学这一课时 ,充分利用电脑动画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不到20分钟就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一、动画激趣 ,吸引学生阅读课文一上课 ,教师便出示一幅动画 :天空中飘着几朵乌云 ,云层里陆陆续续向下…  相似文献   

10.
一、揭示课题师:(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仔细看投影片,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学生很感兴趣,全神贯注地观看着投影片)生:老师,我看到乌云,还落下大雨点。(师板书课题:雨点)师:小朋友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认真读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了。【评析:简短而又亲切的导语,既明确了学习任务,又提示了学习方法】二、初读课文师:请小朋友们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生纷纷朗读起来)师:课文一共有四句话,配有四幅图。请小朋友们按顺序看一幅图读读相应的一句,…  相似文献   

11.
师:小朋友,课文我们已经会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稍过片刻,有两三个学生举手) 生:为什么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呢?在海洋里睡觉行吗? 生:为什么不在小溪里奔跑呢? 师:对呀,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能互相交换吗? 生:老师,我知道,海洋里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 教材简析 《雨点》是一首诗,作者用四句话形象地再现了雨点落进池塘里睡觉、小溪里散步、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跳跃的动人情景。诗歌句式整齐,韵律优美,形象鲜明,充满情趣。  相似文献   

13.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着重在“趣”字上下工夫,以趣促读,效果颇佳,令听课者受益匪浅,拍手叫绝。现摘其精彩片段,谈一点体会。师:上节课,同学们对课文第一二两段读得都很好,比我读得好。我在备课时觉得难读的是第三段,我一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然后又读了四五遍。我是读了十多遍才读好的。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段难不难读?(生齐答:不难)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如果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你们敢吗?(生齐答: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师:准备好了吗?(生齐答:好了)谁愿意和我…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离上课还差2分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生(高兴地齐答):好! 师:我们每天早晨起床,要先穿袜子再穿鞋,晚上睡觉呢? 生(齐答):先脱鞋后脱袜子。 师:某大学生放假回家,先乘火车,再乘汽车,返校呢? 生(笑着齐答):先乘汽车,再乘火车。  相似文献   

15.
《雨点》是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首诗歌,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教学中我抓住四个关键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雨点的动态变化。在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后,我又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启发想像  相似文献   

16.
[案例]《和时间赛跑》教学片断师:(板书课题)会读吗?试着读读。(生试读,有的会读,有的不认识“赛”字。)师: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不会读的同学想办法读会,会读的同学仔细观察,希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数字游戏吗?(生:喜欢)老师在这张纸里写了1个数字,你们猜一猜,是哪一种数字?(生猜: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师:谁猜得对呢?(揭示并板书答案:分数)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生: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知道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生:我还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师:那么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生: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分数有什么作用?师:(小结)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真不少,这些问题在今天及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弄明白的。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同学们说说句子中哪些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生:“鲁肃吃惊地说”中的“吃惊地”。生:“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着”。师:大家能按提示语的要求朗读人物的语言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学生练读)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你读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他这么读,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形势这么紧张,诸葛亮怎么还笑得出来?生:诸葛亮不怕吗?生:诸葛亮真的在笑吗?师:大家读读这句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诸…  相似文献   

19.
(上课了,师直接指名读题)师:知道作者吗?生:朱熹。师:能用“熹”组词吗?生:晨光熹微。这个词刚在《游天然动物园》里学过。师:还记得“熹”的意思吗?生:早晨的阳光。师: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心里照得亮堂堂的呢?我们来读诗。(生或沉静或略带夸张地朗读起来)师:知道诗写了什么吗?生:池塘。师:什么样的池塘?生:是很清澈很可爱的池塘。师:你说得没错。再读读诗,你能把作者笔下可爱的池塘说具体些吗?(生读,讨论)生:门前的半亩方塘清澈透明,看上去就如同刚刚打开的一面镜子。生:(不太明白)镜子怎么说是刚打开…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亲切谈话引入1.这节课,我们将用到一种主要的学习工具(三角板),认识吗?2.它的形状是什么图形?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吗?它有几个角呢?(分别请学生指出边和角。)3.这三个角中,哪个是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我们可以用来干什么?4.你们除了认识三角形之外,还知道哪些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片断二:明确探索方向师: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生1:长方形是长的。师:可见长方形的边有长、短之分。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其余学生赞同。)师:谁来说说正方形?生3:正方形是方的。师:这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有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