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近年国际国内主要球队的调查研究,指出了传统“浅盆式”与“一字形”接发球站位的弊端,根据发球新规则及发球技术向力量型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以“2.1.3”形为代表的最新接发球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2.
世界能源结构大致经历了“木柴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等几次大转换,受其影响世界工业布局也分别表现为“零散型”、“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等。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一场新的能源多极转换,这必将导致工业布局“临空型”、“分散型”等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概念图的布局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而概述图的布局是影响其信息传递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布局算法是实现概念图工具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在Sugiyama层次布局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概念图的特点和布局要求,提出了一种概念图的布局算法:首先对概念图的概念节点和关系节点进行简化处理,然后应用Sugiyama层次布局算法的第一步(分层),并对图中的关系节点进行特殊处理,调整分层,最后应用Sugiyama层次布局算法的“交叉减少”和“坐标分配”模块,得出概念图各个节点(包括概念节点、关系节点和虚拟节点)的坐标,最终得出概念图的布局.该算法已通过编程实现,并成功应用于我们自主研发的概念图工具软件中.  相似文献   

4.
城镇挤乡村弱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最为显著的结构性问题。学校布局作为肇始之基,为更好补齐学校短板提升教育质量,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已聚焦至农村两类学校,重心也逐渐转向优化。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就近入学”与“上好学”的优化目标,农村两类学校布局优化工作在农村教育为农与离农的冲突中,应服膺人本理念进行消解;在教育公平优先与教育效率先行的矛盾中,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行平衡;在“由‘小’到‘寄’”与“由‘寄’到‘小’”的纠葛中,应明确两类学校定位进行调适,以助力农村学校布局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布局不能搞平均主义,要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依照科学的程序筛选出“GDP”、“教育支出”、“高等学校数量”、“在校本科生人数”、“高校教职工人数”、“区域总人口”六个影响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局的可操作变量,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总体分布卡方检验、LSD方差检验、多元回归,对各大区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分布与相关变量进行分析检验,得出高等教育学硕士点的分布与“高校教职工人数”、“在校本科生人数”、“高等学校数量”、“教育支出”、“GDP”均有较强共线性,各大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分布数量无显著差异,其分布符合期望分布,由此得出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分布较为均衡、合理,并提出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局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6.
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整个共青团工作中居于基础性战略位置,对全团事业发展影响深远.高校共青团工作布局的适时调整,是巩田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全团工作中基础性战略位置的有效途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经过多年探索,创新性的形成了“理论武装”、“团建创新”、“素质拓展”、“青年激励”、“服务建功”五大工作布局,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小小说同其他三类小说相比,确有不同之处,其本质特征,用一个字来概括,是“精”,而不是“小”,它选材精炼,布局精致,蕴意精深,可以说小小说是精华之晶。  相似文献   

8.
目前,面对“普高热”的冲击,本来就不够景气的职业教育更加令人堪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社会“大气候”,外部不利条件以外,作为  相似文献   

9.
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是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实践与探索,明晰其布局现状与建设经验是高校优化学科办学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应有之义。研究基于教育部最新发布自设交叉学科办学名单和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了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整体布局特征、编组模式以及主要建设方式。结果表明,学科、门类、高校均呈现“差序”分布格局;西部地区按下了“交叉学科”建设“快车键”;“工医理农”等门类的支撑学科更加“专精”,“文哲法教育”等门类的支撑学科更加多元。支撑学科布局上呈现内生联动模式、主干引领模式、多门类整合模式。自设交叉学科建设方式包括“老系所新学科”“组建新部院”“多系所共带”“组建新室新中心”。完善自设交叉学科建设,要加强“三位一体”创新逻辑建设,即树立广阔的交叉学科意识,增设“交叉学系”“交叉学院”,从“支持力”“推力”与“拉力”方面优化现有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地制宜地采取布局形式,遵循合理——综合性原则、稳定——超前性原则、教育——效益性原则;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规划,统筹“中心”和“边远”山区的教育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布局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1月4日,远清同志在《中国高等教育如何面对新世纪》一文中指出:“20世纪剩下最后几年了,我们不能不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这个重要问题”。并且在“八五”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出版了一部专著和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村寨的选址布局:风水观中的环境生态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我国传统村寨的选址布局长期以来是受传统风水观支配的。风水观是中国人在长期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包涵了中国人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选择,规划和布局的思想,其目的是追求理想的生存环境。理想的生存环境必须“藏风”、“得水”、“乘生气”。风水思想的产生受到了中国古代“生气论”哲学的影响,认为“天地间只有一个气”,“万物皆成于气”,风水穴位所在乃地中生气旺盛之处,而生气的特点是“乘风则散,界水则  相似文献   

13.
“普九”验收后,永兴县围绕优化学校布局的战略目标,在学校规划和建设方面动大手笔,创造了引人瞩目的新景观。近五年来,该县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大刀阔斧地撤并了中小学65所,高标准建成了市级校园文化样板校37所,建设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品位之高,投入资金之多,叫人惊叹不已。农村学校:“调”出活力“合理的教育布局,有利于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有利于农村消赤减债,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永兴县在实现“两基”达标,欢庆“普九”、“扫盲”工作喜获丰收的时候,县委、县政府针…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价值追求,亦是一种“在地践行”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是消解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间的“错位”“缺位”与“失位”,在服务技能型社会中产生“对位效益”。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学校以专业布局为载体,以质量“适用性”理念为指引,以“第四代评估”的协商式手段为策略,围绕“三轴六面”,开展校本专业诊断、研判、优化与持续改进,拓展专业生命周期,提升其个适度、内适度与外适度,进而推动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发展布局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即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战略布局阶段到“三位一体”发展布局,到“四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中国特色文明形态的确立,经过了酝酿准备期、探索发展期和初步形成期。“四位一体”发展布局与“四位一体”文明形态宏观上是协调统一的,但还存在部分不协调现象。诸如,社会建设没有文明成果与之相对应,生态文明没有裁体与之相联系。建议在发展布局中增加环境建设与生态文明相统一;在文明形态中增加社会文明与社会建设相联系,这就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和“五位一体”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领导工作中,注重结构认识、结构分解、结构调整和结构布局。从管理学角度,这样注重运用“结构”,就是“结构管理”。党史上实施“结构管理”主要是结构调整和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世”,将给国有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国有企业为应付“入世”的挑战,关键是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现实状况却是,国有企业总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以“入市”为契机,努力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与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应当与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也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要根据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和运行特点,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与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 0 0 3年 1月 5日 ,周济副部长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谋划发展 ,规划未来》的讲话。他要求各校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 ,认真思考“两个问题”(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 ,精心制定“三个规划”(即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 )。为此 ,我们特约清华大学高冀生教授撰写本文 ,作者对校园规划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规划的模式、原则、程序 ,学校领导应关心、支持、参与校园规划工作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谨供大家参考。希望读者围绕“两个问题”和“三个规划”深入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20.
宋献普 《学语文》2021,(1):91-92
《山居秋暝》第三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之“下渔舟”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渔船顺流而下,有人认为是渔船归来,有人认为指渔舟下水捕鱼。笔者从训诂学、诗歌意境、画面布局等角度分析,以为“下”释作“下水捕鱼”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