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入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给晚报经济新闻的报道带来新机遇。晚报经济新闻的报道内容和形式将随着读对经济新闻要求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运用得好,不仅会优化读结构,培育潜在读群,吸引主流读,还会为报纸增加新卖点,提高晚报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报业竞争也体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特点。晚报不但面临着同行的挑战,而且,也受到了来自党报的挤压。党报开始注意吸收晚报的办报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办报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包括晚报、晨报、午报在内的都市报的迅猛发展,报业竞争就更加激烈。这激烈竞争的浪潮对地市级晚报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地市级晚报如何面对已经在当地站稳脚根的省城数家都市报、晚报和毗邻大城市的晨报、晚报的挑战,正确地给自己的晚报定位,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以自身独特的优势与其他几家报纸形成错位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便成了地市级晚报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出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晚报作为传统媒体中的一支,其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过,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立足于本土,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做好社会新闻,可以让晚报焕发出新的生机。文章先简述了新闻尤其是本地新闻之于晚报的重要性,然后从本土化视角,就如何做好晚报新闻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报纸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组合城市和省级晚报席文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传媒的大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发展,可以说到了划时代的地步。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新型晚报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新型晚报大多是省报办的,现在省报办的晚报和都市报已达17家,它们和其它城市晚报的...  相似文献   

6.
年前在上海举行的1992年全国晚报会议(全称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次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就是:迅速繁荣起来的我国晚报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劲旅;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晚报向日报老大哥提出了挑战。在这次全国晚报会上,不时听到新闻界同行们谈论“晚报热”或“晚报现象”。晚报事业的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恐怕在我们的新闻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充分表明,晚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目。所谓的晚报现象,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对新闻改革,乃至新闻事业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都带来了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7.
地市级晚报是都市类报纸,属纳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市场报”,办报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必须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如果没有效益,报纸办得再好,也没有办下去的可能。随着报业经营市场化的深入,报业竞争正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大面积转移、延伸和扩散、地市级晚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地市级晚报如何经营?  相似文献   

8.
谢力 《传媒观察》2015,(4):59-61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给晚报都市报的再次转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转型,既关乎媒体平台建设,也关乎办报理念转变。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个新常态,除了新技术等"硬件"外,晚报都市报如何在内容等"软件"上把握好"融合"向度,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主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型晚报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晚报的新思维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席文举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城市报纸崛起的潮流势不可挡1993年,在中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健康发展,使世界为之注目,同时也带来了传媒的大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发展,可以说到了破纪录划时代...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样,我国的报业市场也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喜人局面。晚报,作为改革开放时代诞生和快速发展的一种报纸,也呈现出强劲的持续的发展势头。纵观全面晚报,地市级晚报的数量,已占全国晚报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思考和探讨地市级晚报如何加快发展、如何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挥区域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努力开创省级晚报发展新局面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传媒的大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发展,可以说到了划时代的地步。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新型晚报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新型晚报大多是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面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变革,新闻改革也必须确立相应的市场经济新闻观念。那么,怎样搞好晚报的经济报道,便成了晚报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扬长补短,充分发挥晚报的特色、风格和优势,搞活经济报道。人们常把日报比作一天不可缺的正餐,而把晚报比作正餐中的一碟别具风味的菜肴,从中品出社会味、知识味、消遣味、服务味、人情味等等。这些风味和特色,就是晚报的生命和优势,也是读者喜欢晚报的原因所在。因此,晚报就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的报道中,拓宽报道领域,增加信息容量,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开辟“短、广、软”的路子,充分发挥晚报与群众衣、食、住、行紧密相连的特点,搞活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下的晚报走势董广安,康群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新闻宣传亦是如此。与日报相比,晚报处于“黄金季节”,数量猛增,订户猛增,效益猛增。解放初,只有新民晚报一家晚报。60年代初,又有了北京、羊城、新晚、西安、郑州等几家。80年代初复刊...  相似文献   

14.
晚报是我们国家新闻宣传战线上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近些年来,全国晚报的新闻工作者适应形势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在工作中勤奋努力,锐意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晚报的事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有的同志讲晚报近些年来有三个“猛增”,就是数量猛增、订户猛增、效益猛增。八十年代初,全国复刊和新创办的晚报一共才13家,到1990年发展到44家,1995年,有144家晚报。据统计,这144家晚报的发行量已经超过2000万份。如此迅速的发展,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是少见的。从总体上看,晚报发展的形势是很好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晚报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条件下,晚报如何把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与适应读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晚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服务?再比如,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国不少晚报都在积极探索“第二步创业”的问题。大家明显地感觉到,晚报的许多固有优势正在逐步弱化,迫切需要营造新的优势,否则就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市场经济是无情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高悬在头上,没准哪天就会砍来,只有加紧砥砺自己,把手中的剑磨得更锋利一些,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基于这种考虑,我认为当前充分总结和认识晚报的特性,拓宽晚报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晚报社会属性和社会用途探讨王晓晶探讨清楚晚报在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属性和用途,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运作中有效地防止晚报的用途可能受到的各种歪曲,确保我们办出来的晚报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物尽其用”、奉献出应有的贡献。晚报在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属性作...  相似文献   

17.
评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是中国晚报界的两大新景观。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一晚报办日报始于兰州晚报,至今已有5家晚报生出了日报。办日报的晚报都是机关报晚报。中国141家晚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机关报,在兰州晚报撤离之前,约有22家;二是日报办的子报,多达110家;三是独立的晚报(晚报界有人称之为纯晚报),仅有寥寥数家,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即是其佼佼者。如果从报纸的定位来说,后两者其实同属一类。中国的大多数晚报是以“日报的补充”面目出现的。本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凡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都可以也应该刊发,…  相似文献   

18.
林宇 《当代传播》2006,(4):108-109
当前,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晚报受到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走出同质化,凸显自我个性,做到差异化经营,成为晚报生死攸关的问题。本文认为,打造以家庭品牌为核心的晚报品牌,是晚报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发挥自己独特优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27日,香港最后一份晚报——新晚报正式宣布停刊,标志着晚报这一品种在香港消失了。这个消息给内地晚报界不小的震惊,有人甚至惊恐地呼告:晚报已不适应改革的时代了,晚报的末日到了。对此,郑州大学董广安教授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晚报的发展前景还相当广阔,同时晚报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基于此,她果敢地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晚报舆  相似文献   

20.
由江南都市报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省级晚报广告协作网年会暨全国省级晚报广告经营峰会11月7日至11日在江西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晚报、都市报负责人及广告部主任,部分省报报业集团分管广告经营的副社长、副总编与会。此次年会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优势媒体的广告经营策略。与会代表就目前报业广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了研讨,交流了各报广告经营中的经验和体会,分析了省级晚报广告经第十一届全国省级晚报广告协作网年会在江西举行@赣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