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部活的报纸编辑学──读范敬宜《总编辑手记》余振鹏读范敬宜同志的《总编辑手记》,除了觉得新颖之外,还有一种兴奋的情绪油然而生。也许是因为作者的思维活跃,能激起读者同他一道思考,并引发出一种促使你急于往下读的兴趣。读完以后,我便高兴地向一些同行推荐这本...  相似文献   
2.
几场秋雨过后,陕北天高云淡。我们乘坐的国产“运七”从西安向北飞行不到一小时,就降落在延安机场上。到住所搁下行装,顾不上休息,即随接待我们的延安报副总编辑薛向东直奔清凉山。作为新华社的一员,到了清凉山就算回到老家了。我们还是头一次呢。  相似文献   
3.
咬文嚼字例话(二)余振鹏(31)《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与“今日谈”……现行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书名、篇名,报刊名等”用书名号,但对于这个“等”字的理解可就“百花齐放”了。比方,报刊上的栏目名称如何用法?现在有用书名号的,也有用引号的。甚至在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者”这四个手写字,赫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十一月八日的“中国记者大型专题节目”上。它是《中国记者》的刊名,《中国记者》同仁深感无尚光荣》,《中国记者》是属于中国记者的。  相似文献   
5.
湖北簰洲湾民垸决堤,前往救援的解放军官兵突遇大险。这是今年长江抗洪抢险斗争中最为悲壮的一幕。《四百壮士战洪魔》是最早报道这一事件的通讯。 解放军官兵的车队行至接近溃口处的大堤上,突如其来地面对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包括近乎极限的精神、体力的考验和生死的考验。试想,几层楼高的滔天巨浪猛然袭来,几吨重的卡车被打得连翻几个跟斗,连车带人从堤上翻进洪流……在这种险恶的情势下,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一种大无畏的胆量,从精神上就会被摧垮。通讯告诉我们,此前这支部队在赤壁江堤已连续奋战三个昼夜,未及喘息,又以疲惫之躯火速赶到这里,一到便身陷惊涛骇浪,别的不说,光是在体力上对他们也是一次极为艰难的考验啊!最关键的当然是  相似文献   
6.
年前在上海举行的1992年全国晚报会议(全称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次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就是:迅速繁荣起来的我国晚报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劲旅;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晚报向日报老大哥提出了挑战。在这次全国晚报会上,不时听到新闻界同行们谈论“晚报热”或“晚报现象”。晚报事业的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恐怕在我们的新闻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充分表明,晚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目。所谓的晚报现象,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对新闻改革,乃至新闻事业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都带来了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记者》首次举办的1989—1990年新闻论文有奖征文活动,受到新闻界的支持和重视。1990年11月3日,征文评奖揭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河北日报》等报第二天都刊登了新华社为此播发的消息,《新闻出版报》稍后也做了报道。首都有的新闻单位领导同志说,“这是一件好事”,“一件大有意义的事”。这对本刊和各地积极参加征文活动的同行们都是一种鼓励。这次征文活动历时一年(1989年7月1日——1990年8月30日),收到应征论文200余篇。从最后评出的九篇获奖论文的作者看,在中央、省、地三级新  相似文献   
8.
“假日经济”,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国庆节前,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实施,标志着“假日经济”正式启动。被称为“黄金周”的假期刚一结束,新华社就播发了记者索研、贺劲松采写的消息《国庆放长假 消费掀热浪》,及时反映了这一新举措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9.
到本期,《中国记者》已经出版整整200期了。她的前身《新闻业务》杂志最后一期的总期数则是157期。前者与后者相续总共为357期。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一脉相承,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宗旨;立足新华社,面向新闻界,以反映和总结交流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新闻理论为己任。无疑,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专业期刊。笔者在新华社的工作经历也正好可以概括为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这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些历史片断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10.
十天采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抓住机遇、追赶时代的内蒙古兴安盟,她给我们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真是山好水好人更好。体会尤深的是,切不可再用老眼光看边远地区了。没想到了乌兰浩特,我们依然像在北京一样感受到浓郁的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气氛。那几天,盟里主要领导忙于接待外商,他们只得挤时间来同记者组的同志座谈,介绍兴安盟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思路和战略构想,阐述他们酝酿已久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已采取了许多实际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