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拷问传媒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满足业界对“上手快,后劲又足”的人才需求?如何适应业界对专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改变新闻教育脱离现实的现象?如何面对众多院校设置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昆 《新闻爱好者》2011,(21):25-27
中国当前的传媒教育怎么样了,应该如何评价新闻传播教育,是目前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传媒教育机构的评价,基本上取决于其提供的人才质量,质量高,能够满足业界的人才需求,就能得到社会正面的评价;反之,社会的评价可能就很低。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社会、业界对新闻传播教  相似文献   

3.
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业界需求过剩是原因之一,但在需求范围内业界也招收了不少其他学科的学生。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但不管如何.作为传媒教育界我们自身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传媒教育还有什么缺陷?我们的学生是否深受业界欢迎了?  相似文献   

4.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底对传媒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月16日,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传媒业界领袖、著名专家聚会第七届亚洲传媒论坛,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技术不断革新之下,新闻生产传播的流程被再造,数据新闻、VR新闻、AR新闻、传感器新闻等各种新的新闻报道形态层出不穷,它们在不断刷新我们认知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界和新闻教育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作为新闻人才摇篮的新闻教育界,如何紧密围绕需求侧的变化,通过有效的供给侧改革,培养适应传媒新业态的新闻传播人才,是近些年广泛讨论的话题,新闻采写技能的教学更因其在新闻学科中的核心地位而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一直深受业界与学界关注,高校培养的传媒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目前传媒人才的现状又如何?2006年,我们对长三角区域的六城市省市电视媒体展开了调查,初步摸清了电视业的人才现状及需求趋势,尝试着设计出适应传媒一线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吕宗礼 《传媒》2020,(10):87-89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全新的媒介环境也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传统的新闻传播课程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媒体行业对应用型全媒体人才的需求,传媒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工作室模式是当前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室嵌入到传媒实践教育中,通过全新的课程设置、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方式,缓解理论脱离实践的矛盾,培养业界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8.
艾涓 《今传媒》2014,(12):1-3
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新闻起先象一团闷住的火,后来突然燃烧起来,成为熊熊烈火,无法把它扑灭"。对于一个怀揣着新闻理想与追求,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乐于奉献的新闻人来说,只要有梦想、有坚守,新闻之火终究会越烧越旺。有人说:新闻工作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对这一份事业的热情。对于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武鸿鸣教授来说,正是由于他对这份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给予这份事业无限热情,在传媒界打拼了近三十年。他以二十多年的新闻实践工作经验、六年多的新闻教育工作经历实现了传媒业界和学界智慧的完美融合,从理念和实践上,探讨、揭示和展望未来媒体发展的方向及规律;立足当今传媒特点,研究传媒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力求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新闻人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武院长以增强学校的学术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己任,牢牢坚守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及师者的职责,以他的新闻思维和学术智慧耕耘在新闻教育事业上......近期我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武鸿鸣院长。  相似文献   

9.
郭苏豫 《传媒》2018,(6):82-83
在融媒时代,传媒关系变迁给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闻共建"成为高校传媒教育应对挑战的积极方法.本文通过探讨"政校共建""校校共建""政校企共建""校企共建"四种主要新闻共建教学模式,将政府、企业共同纳入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使高校传媒教育能有效与业界融合对接,共同促进我国新闻高等教育与传媒生产方式变革的对接.  相似文献   

10.
黄瑞 《新闻记者》2002,(6):45-48
大学在新闻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 ?4月23日 ,来自密苏里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的新闻学院院长、系主任、教授以及国内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共50余人 ,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次“21世纪新闻学教育峰会”是由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和汕头大学新闻信息传播系联合主办 ,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应邀参加并作了题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任务与展望》的演讲。…  相似文献   

11.
曹鹏 《新闻记者》2003,(4):41-42
关于新闻业的新闻,近来越来越多,充分说明传媒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与文化生活中日益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关于传媒的传媒,也不断增加。今年创刊的《中国广播影视报》(主办者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文名字为CHINAME-DIANEWS,以彩色对开大报的面貌出现,虽然内容定位还在行业信息与影视节目娱乐之间摇摆,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但是毕竟中国传媒又多了一个信息平台。近些年来,笔者始终不遗余力地倡导以新闻业新闻、传媒的传媒促进行业进步与繁荣,虽然按照专业标准要求,目前国内的新闻业…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6,(1)
1.现在感觉传媒业的杂志很多,《传媒》杂志的优势在哪?《传媒》杂志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权威性与思想性。《传媒》杂志的前身是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的业务刊物《报刊管理》,后经改版发展壮大,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目前唯一面向传媒行业的杂志。比起违规使用他人刊号出刊的面向传媒业界的杂志而言,《传媒》杂志是正宗的行业指导杂志。《传媒》杂志致力于为业内外提供大量权威的行业政策解读,不断引导业界深入探讨问题,及时报道业内典型案例和业界动态。我们对《传媒》杂志的定位是:立足做好传媒行业的思想领袖。2《.传媒》杂志适合哪些人阅读?由于…  相似文献   

13.
《传媒》2006,(2):52-52
1.现在感觉传媒业的杂志很多,《传媒》杂志的优势在哪?《传媒》杂志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权威性与思想性。《传媒》杂志的前身是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的业务刊物《报刊管理》,后经改版发展壮大,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目前唯一面向传媒行业的杂志。比起违规使用他人刊号出刊的面向传媒业界的杂志而言,《传媒》杂志是正宗的行业指导杂志。《传媒》杂志致力于为业内外提供大量权威的行业政策解读,不断引导业界深入探讨问题,及时报道业内典型案例和业界动态。我们对《传媒》杂志的定位是:立足做好传媒行业的思想领袖。2《.传媒》杂志适合哪些人阅读?由于…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13,(1):53
《传媒》杂志是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一份面向传媒产业的新闻核心期刊。栏目设置:特别策划、传媒访谈、传媒评论、报业观察、广电聚焦、期刊透视、新兴传媒、传媒人物、海外传媒、媒体实战、理论探索、传媒电讯、传媒书评。征稿内容:传媒业界最新动态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11,(3):58
《传媒》杂志是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唯一一份面向传媒产业的新闻核心期刊。◆栏目设置:报业观察、广电聚焦、期刊透视、新兴传媒、传媒人物、传媒评论、海外传媒、广告论坛、理论探索、会议传真、传媒书评。◆征稿内容:1.传媒业界最新动态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新闻传媒的公信力,业界和学界的许多人士已作过相当深入的理论探讨,但笔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6,(1):80-80
《传媒观察》杂志载论述中国新闻职场当前发展演变的六大趋势:中国新闻传媒在新世纪仍将高速发展,新闻从业的规模将继续增大;“得人才得天下”,人才和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传媒市场争逐的决定性因素;未来新闻人才要具备现代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及全面的传播技能;新闻传媒将彻底打破用人行政权利中心制,制度创新带来人才潜力的大释放;自由职业新闻人是未来新闻职场的一支新主力,新闻人才将在更大范围有序、合理地流动;新闻传媒将普遍塑造一种适合和激励人才成长的组织化,发展舞台是根本,培训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8.
本刊从今年第10期开始,对专题研究栏目进行改革,请大学新闻学院和本刊共同主持,邀请权威人士、专家学者、业界人士,紧密联系业界学界现实,着眼探讨前沿课题并进行深度解读,推动传媒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拓展刊物在学界的高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吉俐涛 《传媒》2021,(6):88-90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浙江大学人才荟萃、实力雄厚.该校各学科,尤其是传媒院系发展势头强劲.长期以来,新闻教育界密切关注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闻媒体发展变革.浙江大学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对我国新闻教育事业提出的挑战,"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也由此应运而生.该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国内传媒示范学科;携手学界、业界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浙大特点的新闻传播话语体系.本文就"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的成立,浅析高校在发展数字新闻传媒教育方面作出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新闻     
黄斌 《新闻前哨》2004,(8):62-62
我国将首次主办 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全球最有影响力之一的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第七届会议将于2006年5月在北京举行,届时,将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传媒学者、业界总编、社长参加主题为“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的研讨。这是该会议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也是第一次在亚洲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