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闻界》2013,(8):75-80
赞比亚的新闻业与其他非洲国家一样,也是由殖民者带来的。独立后该国的新闻业发展缓慢,除了国家经济落后外,当权者强化对新闻业的控制也是主要原因。本文论述了该国新闻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谈到该国新闻业存在的专业化和职业道德诸问题。2012年,该国出现独立的新闻业组织,政府承诺部分国营私有化。作者认为,赞比亚新闻业的独立和自由发展,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
今日的印度,不仅拥有居亚洲第位、世界第4位、总数约为22648种之多的报刊,而且拥有5大通讯社,还拥有以全印广播电台和全印电视台为主体、遍布全国的广播、电视网络。印度新闻业之发达,令世人瞩目。印度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她的发达的新闻业,已经并且正在有力地促进着这个发展中的大国的开放与进步,促进着这个发展中的大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因此,了解一下今日印度的颇具特色新闻业状况,有助于加深了解今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报刊:印度报刊诞生的标志是1780年英文版《孟加拉周刊》在加尔各答的出版。而历史最为悠…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闻学教授伦纳德.道尼和迈克尔.舒德森最近发表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报告《重构美国新闻业》引发巨大反响。该报告对美国新闻业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的种种新局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重点分析了美国新闻业中本地性独立新闻报道的生存问题。该报告所展现的美国新闻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我们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玲 《新闻记者》2015,(4):28-34
通过分析新奥尔良《皮卡尤恩时报》(The Times Picayune)和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媒体剧变的新闻话语,本文从文化社会学和公共领域的视角检视新闻业的危机。文献回顾中将当前新闻业焦虑的文化视角展现出来——这些焦虑之前主要是从技术、经济的视角加以探讨的。本文的实证部分将阐明,在理解由数字化变革引发的媒体经济变革中,独立新闻业的社会意义是如何呈现和运作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8,(11)
本文聚焦新闻业报道样态变迁的两条脉络。从精确新闻到数据新闻,新闻业拥抱社会科学中量的研究路径。数据新闻进一步借由透明来宣示客观,透明性正成为客观性的新内涵。从新新闻到非虚构写作,新闻业则从文学范式转向拥抱社会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路径。非虚构写作与质的研究方法有三个共同的特征:在采访方式上,推崇在自然主义;在记者与受访者关系上,提出向受访者学习;在意义的生成阶段,记者要与受访者达成视阈的融合以求真正的理解。近四十年前,Weaver等学者倡导新闻业要拥抱社会科学,但他们只关注到量的研究路径对新闻业的积极意义,本文进一步提出非虚构写作实践中映射出对质的研究路径的运用,我们将其视作新闻业与社会科学的第二次联姻。社会科学应用于新闻实践,使新闻业日益具有走向理解知识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拓展了媒体的发展空间,新闻业也无法逃脱激烈变革的命运。通过回顾近年来新兴科技应用于传统新闻业的情况,重点从新闻的生产、传播以及接收三个层面介绍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新闻业带来的变革,并探讨技术发展对新闻业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1,(2):5-13
本文通过对"客观性"这一概念的深度辨析,以"客观性1.0"与"客观性2.0"为历史分期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并以此为思想基础对当前的美国新闻业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新闻业以客观真实为原则组织起生产行为,这构成了新闻客观性的基础维度;然而,如何将记者本身的价值融入新闻生产之中,探寻一种更稳定、更具阐释力的新闻业,成为当前新闻业的另一核心任务。以这两种生产原则为基础,新闻业或许能够为我们理解并改善当前价值混乱、情感化的社会有所助益。文章进而提出新闻业应当在"后特朗普时代"的观念分裂中致力于坚持自身的专业信念。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8,(4):86-94
约旦的新闻传播业是从无到有随着国家的独立和发展而壮大起来的,政府的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力,因此约旦的新闻传媒业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同时政府的过度管制也造成新闻业的裹足不前。独立前的约旦在奥斯曼帝国版图内属于边缘地带,当埃及、伊拉克和沙姆地区(大叙利亚)纷纷建立起成熟的现代报业时,约旦尚未出现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1921年外约旦酋长国的建立催生了该国新闻业。20世纪70年代,约旦政局趋稳,其领导人着眼于国家现代化,约旦新闻界抓住历史机遇并获得长足发展。约旦强邻环绕,周边局势长期动荡,政府奉行低调务实的发展策略,受国家政策影响,约旦新闻业长期以来在地区内保持低调风格,致力于追求有限的地区影响力。尽管国家新闻政策多变,但约旦新闻业依然锐意进取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21,(10)
本文探讨了可供性概念为数字新闻学提供的创新性认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首先,本文简要回顾了可供性概念进入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旅行轨迹,特别是在数字新闻研究中的应用和误用;接着,本文提出,当前数字新闻业作为生态系统的属性以及可供性本身的生态学视角,使得可供性概念具备了理解和分析数字新闻业的认识论潜能,应将可供性作为生态性的认知概念,而非工具性的技术特征;基于以上论证,本文认为,可供性概念为理解和检视数字新闻业提供了关系的、过程的和网络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0.
呈现在各位读者朋友眼前的,是改版后的2010年第一期《新闻窗》。之所以改版,诚如业内已达成的共识:随着新闻业的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随着新闻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与政策规则的变化,随着以网络媒体兴起为代表的媒介基本技术革命性进展以及对媒介形态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新闻竞争向更深层次发展,随着中国新闻界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新闻舆论的竞争和斗争,  相似文献   

11.
Amateur photographs must fulfill specific standards if they are to be used in professional news media. These standards include news value, credibility, ethics and taste, as well as the technical and aesthetic quality of images.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value of poor-quality photographs for the news industry, and the view that they can be good enough for certain news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reveals strong reservations regarding the incorporation of amateur photographs. The article asks whether such findings manifest necessary quality standards, or whether they constitute claims to defend the posi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news media. The data for this article were collected in 2010/2011 us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textu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新闻传媒业呈现出媒介样态多样化、符号系统复杂化、事实呈现方式多元化等特征,但新闻真实实现的最终归宿依然是新闻收受主体。本文讨论了不同传播时期,由不同媒介形态和符号系统表现出的新闻真实特征,通常包括描述性真实、纪实性真实、过程真实和具象化真实。尤其是依靠新兴媒介技术进行事实表征的新闻样态,在对收受主体多元感官施以多样化符号刺激时,形成不同于传播主体视野下的新闻真实特征,具体表现为经验真实和主观感受真实。  相似文献   

13.
吴江文 《新闻界》2007,(6):98-99
媒介生态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新闻事业的发展状态,本文着重从“企业经营“角度对新闻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特殊属性的分析.并将新闻视为产品进行研究,引入了成本概念,指出媒介生态对新闻成本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温少杰 《大观周刊》2012,(40):19-19
目前,各家电视台都把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看成提高新闻报道影响力和收视份额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是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低俗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亚待转型与提升,已经成为业界共识。随着栏目品牌的不断增加,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建立高品质的栏目品牌,在如雨后春笋般淋漓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是值得广大新闻人考虑的又一课题。  相似文献   

15.
The Internet continues to grow as an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medium. Internet growth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news industry. Twenty-four hour news networks such as CNN and MSNBC regularly encourage viewers of their television programs to visit their Web sites. While visiting news Web sites, visitors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opinion polls. Unfortunately, these online opinion polls are not scientific and have little real news value. In spite of these limitations, news Web sites' Internet polls are often treated as serious topics in broadcast news discussions. This article examines media organizations' Internet online polls and critiques them as instances of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and pseudo-events that have arisen largely out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int, broadcast, and Internet media.  相似文献   

16.
王志标 《出版科学》2016,24(2):51-56
在构建的河南省文化产业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测算新闻出版业的经济效益、新闻出版业投资的后向总效应和后向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出版业具有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前向完全经济效益,后向完全经济效益处于社会平均水平;新闻出版业投资对自身的后向效应最大,除自身外,受其投资影响较大的三个部门是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部门,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非文化用纸、教育和体育用品部门的总产出增量受其投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财经新闻信息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入手,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分析了我国财经新闻信息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产阶层作为广告的主体受众和电视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在新闻内容、信息来源、新闻价值观和趣味等多方面深刻影响了电视产业的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19.
20.
新闻博客与博客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忠青 《新闻界》2007,(5):136-137
新闻博客与博客新闻都有自己的传播特性,发挥着特有的新闻传播功能,它们与传统媒体共生互惠,给新闻事业注入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