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娟 《江苏教育》2014,(11):36-38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实施个性化学习。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一种经验加工,也是一种个体学习实践;是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个体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建构过程中的个性化学习,可以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开发资源,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实施课程,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3.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14,(11):38-40
新时期课程改革转型与深化的策略是"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课程建构",其意蕴是让儿童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和个体课程个性化的实施;其意义是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意境是让儿童主动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儿童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生本化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个体课程个性化挖掘。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新课程实施的聚焦中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种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建构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式、占有性学习方式.而是通过与“新课改”提倡的现代学习方式(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整合,来建构一种适合学生自己的高效率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应遵循幼儿生命成长的基本逻辑,强调生命初期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具身体验以及经验的自主建构。幼儿园课程实践要相信幼儿是主动且有能力的学习者,要促进幼儿生命的完整发展,要基于幼儿的生活世界并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化学习需求,要鼓励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去建构经验。其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要因循幼儿的学习规律与学习特点,通过改造课程环境资源、优化人际互动关系、开展课程审议以及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等方式来为幼儿创设有支持性的课程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周强 《教育艺术》2008,(3):12-13
课改背景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从学生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体验性课程。而体验性学习又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和心灵去感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学习是当代教育改革中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它是指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主动地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时间和地点。个性化学习的提出有其理论依据。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包括对所学知识进行同化、顺应的过程,学生元认知不同,对知识同  相似文献   

8.
现场学习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基于现实场景,通过直接参与生活过程、生活事件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在亲生命课程背景中,现场学习是幼儿参与亲生命课程建构与实施的有效路径之一,它既是一种幼儿的学习方式,也是课程实施的策略,同时也是一种符合幼儿天性与需求的教育样态。亲生命课程中的现场学习是从幼儿实际与生活出发,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强调走进真实开放的现场、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强调幼儿的过程性体验,强调在亲历体验中与自然、社会建立联结,吸收内化经验,尝试解决挑战和问题,获得自我认知和成长。  相似文献   

9.
杜兆义 《辽宁教育》2012,(10):62-63
生活化德育,是一个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生活化德育的价值引导,是指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促进儿童个体与周围的自然、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力求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也就是说,品德课程的理念在于让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去激发学生的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阅读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个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介质的反映.我们觉得,课堂教学,永远都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想,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叶澜教授指出,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而且首先是生命体.教育要把个体精神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化地提问、创造性地想象、个性化地表达,还学生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课程为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搭建了较好的平台,主要表现为高中阶段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个性化修习制度”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独立工作、对自己负责和自我就业的能力,其外在的标志是每个学生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表。个性化课程修习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学生的自我建构。因此,高中生必须注意理解学习的新意蕴、高考改革对学习的影响以及高中的模块化课程、学分制管理等问题。一、个性化修习应使学习成为一种文化“学习文化”是…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学习的根本目标是让每个学生个体获得发展。能否有效实施个性化学习,关键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日本学提出,开展个性化学习主要应适应学生个体的四种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关注学习者的课程:以学习者的兴趣为基础,学习者为课程控制中心,是一种个性化关于发现和联系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知识既是结果又是过程,作为结果的知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的工具;作为过程的知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既要迎合学习者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得兼顾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通过个体对内和对外两种交互维度,解析在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分布式认知建构的过程,对解决认知的实际问题是有意义的.其交互过程是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为载体的协同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其他个体的知识建构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使自己拥有更多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增加个体的分布式认知,以形成适应自我的自主学习方式,促使自身成为终身学习者.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通过个体对内和对外两种交互维度,解析在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分布式认知建构的过程,对解决认知的实际问题是有意义的.其交互过程是以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为载体的协同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其他个体的知识建构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使自己拥有更多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增加个体的分布式认知,以形成适应自我的自主学习方式,促使自身成为终身学习者.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理念中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新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探究发现、自己收集处理信息、直接体验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自主性"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两个基本特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建构,也有利于促使他们在获取基础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学习,能够创新,能够实践.  相似文献   

19.
陈慧玲 《亚太教育》2020,(5):178-179
当下,对许多幼儿园来说,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让专家、幼教同仁以及家长朋友们能够耳目一新,莫过于本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它是当前比较有创新性的新课程,是园所个性化的体现,是幼儿更为贴近生活、走进社会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化;更是教师对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认识理解或领会过程中的一种专业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方式,"目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人们在这样的模式下,实现自己所教学科课程的高效,关注所教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