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老校易地新建,需要去把老校做"新",把新校做"老",使学校蕴含精彩的历史语言、光亮的现代符号、理想的未来远景。把老校做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善的需要,也是破"旧"立"新"的具体表达。然而,学校是孕育、传播和传承文化之地,如何在"变"中求"不变",在"不变"中寻"变",是学校和校长教育智慧的具体表  相似文献   

2.
“不变”是“变”的演绎基础,“变”是“不变”的发展升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最新成果,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其出场情境在变,历史条件不变;目标定位在变,谋划原则不变;内涵范畴在变,价值功能不变;推演步骤在变,进阶方法不变;行动方案在变,执行策略不变。新征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需要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坚持居安思危,基于历史条件运筹时代变局;坚持守正创新,基于谋划原则创新发展方式;坚持知常达变,基于价值功能塑造内在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基于进阶方法再造演进机制;坚持破立并举,基于执行策略升级行动质效。  相似文献   

3.
校校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十年前,我接手了学校,也接手了复杂的遗留问题。一方面我要“继承”,“继承”是妥协、是寻找解决的办法:“继承”是为了稳定,如果学校稳定不了、人心涣散,管理就无从入手。一方面我要创新,走出一条新路来,让老校换新颜。但是欲速则不达,三把火烧不得,只能用中医的保守疗法,架文火慢慢煨。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文化翻译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周如俊 《吉林教育》2005,(12):18-20
我们知道,物理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场”的概念,有重力场、电场、磁场,这些“场”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位置能,即“势能”,把这种场也称之为“势场”。“场”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奥妙之处在于物质之间无须接触就可以通过“场”的作用、将力和能量传递过去,从而在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情况下物质实现了相互问的力和能量的传递,打破了“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势。这就是物理学中“势能效应”。同样学校也存在着一种“场势效应”,即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校园文化和环境、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舆论氛围等形成的“学校文化环境场效应”,它是学校的一种气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数学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化构成体系中,数学是一种特殊的、备受推崇的文化。本文对在大学开设“数学文化”课的实施方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如果能在文化层面上把数学运用于大学教育,必定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编采视角作为发展学校组织和个体生命不可替代的长效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时代旋律。设若把聚焦的目光回到原点,我们不难望见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课程和管理。设若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师生交往及其引动的生命成长,则学校课程是师生交往的内容和情境系统,学校管理提供的则是师生交往的航向、动力和条件保障。作为学校全员价值认同、精神追求和行为模式的集中表达,学校文化涵盖了以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管理文化、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文化、以促进生命自主发展为取向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先进的学校文化表征着现代学校的品质、磁力、张力和个性,影响着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可谓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魂。我们固然需要从一般意义上明晰学校文化的特质、内涵和价值,更渴盼“历练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的策略和技术。因历史积淀、环境资源、思维方式、理想追求等的不同,各个学校的构建策略亦有差异,学校文化因之而摇曳多姿。基于这样的认识,从学校文化构成的要素出发,沿着学校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建设的个性化路线,以案例解读的方式,呈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技术,是我们接续“用思想办学”主题后,聚焦学校文化建设的最新尝试。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年的办学,学校不但成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而且还把崧泽文化发扬光大。崧泽文化的成功秘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崧泽学校在传承崧泽文化时注重“软”“硬”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校构建“做最好的我”特色学校文化,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做专业加创新的教师,育全面加特长的学生。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教育教学质量过硬、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学校通过设计特色主题活动、创新三级课程管理、提升社团活动品质、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指南、精心创设育人环境等五条途径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盛行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丧文化”,是多种解压文化中表现最为持久的文化形态。从文化类型来看,“丧文化”与“躺平文化”均属大学生亚文化现象。“丧”式亚文化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生成与传播,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表现为社会发展存在的负面问题、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大学生的外在归因。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青年大学生中抑“丧”扬“上”,将“上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主阵地、融入课外教育主阵地,并以“上文化”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从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学生以批判的思维正确看待“丧”式亚文化。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在他的湘西系列小说、都市题材小说以及湘西本土文化与都市文化两相比照的过程中.基本肯定了湘西本土历经数千年不变的恒定文化因素(“常”),而对湘西在朝现代转型过程中.自外而来并传染侵蚀的异质文化因素加以否定(“变”)。从而让人感受到沈从文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既有稳定性又有发展性,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变”与“不变”,对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视野、意蕴和结构呈现新特点,但其建构依据、本质要义和基本遵循不变也不能变。“不变”是“变”的依据和基础,“变”是“不变”的发展和升华,“变”与“不变”辩证统一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更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主旋律”是国家试图建立“文化主导权”的文化战略工程。借助体制优势。“主旋律”文化变换战略与战术.使用更具弹性和富于活力的方式,表达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意识形态”。“主旋律”战略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采取了不同于此前意识形态战略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主旋律”文学(小说)在这一宏大工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创作、传播、评奖、改编等生产与流通过程具有多种复杂情形。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民族地区鹤庆县高中教育成绩斐然,高考成绩在全省民族聚居县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被称为“鹤庆教育现象”。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由及历史背景,总结鹤庆中学办学模式,认为“鹤庆教育现象”在升学成绩斐然的同时,也隐含着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缺失问题,由此引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反思:学校教育与校外“文化心理场”互补具有重要性。提出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需要建立起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之间的互补共谐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林珍 《福建教育》2013,(12):47-4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班级作为一个“物质存在”,它的外延就是教室和课堂,是学校的共性存在,但班级作为一个精神性的“文化存在”,它又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与精神气质。是学校中的“个人”,这种自立的班级文化精神是建设学校文化的根基。班级是否能成为一个自立的文化主体,班级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个性的生成,影响着教育文化的真正解放与独立。因而,探讨班级文化如何走向自立是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育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影响的是稚嫩的心灵,所以它是门慢的艺术,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和卓越的追求。而精致管理是“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过程,因为精致,源于精细,成于极致;精致,始于精心,成于精彩。那么,如何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实现“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精就是不平凡”这一追求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教师博览》2010,(11):F0002-F0002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们一起做研究”是迟晓燕营造“和”文化,推动教师提升的有效抓手。迟晓燕崇尚“和而不同”“止于至善”,重视教师的自主发展。鼓励教师张扬个性,积极营造“激情工作、理性思考、快乐生活”的教师文化。她相信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是能干的,致力于将校园建设成全体师生愉悦工作生活的“幸福场”,注意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9.
卫立华 《语文知识》2014,(12):76-77
最近,笔者观摩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改观摩课,课题为《变色龙》。教者以“变”为中心,组织了与《皇帝的新装》的比较教学。在这节课里,笔者感受到三个特点鲜明的“变”。 第一“变”:教学内容的连接。在这节课里,教者在引导学生梳理《变色龙》之“变”的现象与本质之后,要求学生以“变”来审视《皇帝的新装》这个富有寓意的童话故事,寻找文中涉及“变”与“不变”的人物并挖掘他们“变”与“不变”的社会原因。这种教学将语文课程学习内容前后连接起来,起到助推学生深度阅读文本的作用,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学习的抓手。  相似文献   

20.
阳光,代表着青春、活力、明媚和光明。义乌市实验小学以此寓意学校教育,希望让校园温暖每一个人,感染每一颗心。早从2005年开始,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就以《“开放、自主、人文”的现代学校管理文化》课题研究成果为依托,提炼了学校文化的统领词——“阳光”。通过精心培育,该校“阳光”文化凸显,“做阳光教育,炼阳光教师.育阳光学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在千帆竞发的教育潮流中,树起了一面属于自己的“阳光”大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