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初中数学教学贯穿着两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是一条明线。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条暗线.数学思想较之于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数学方法又处于更高层次,它来源于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在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及方法处理数学问题时.具有指导性的地位,可见获得思想方法能强化、促进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初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做了这样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一、突出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它明确地将数学思想方法纳入了基础知识的范畴,这是加强数学素质教育的一项新举措。数学思想方法和基础知识是数学大厦中的支柱和桥梁,如果把数学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比作计算机“硬件”,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就是计算机的“软件”。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乃至每一道习题的解答都是知识、思想、方法的有机结…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已经把数学思想方法列为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应增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知识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本(以下简称初中数学课本)的每一章、节内容都渗透着数学思想和方法,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本质认识的反映,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而数学方法则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是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合为一谈,称之为“数学思想方法”,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无不以某些数学思想作为指导,所以,数学思想带有理论性特征,数学方法却具有实践性倾向。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纳入数学基础知识,既揭示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  相似文献   

6.
焦瑛 《天中学刊》2000,15(2):108-10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的方法.”第一次明确地把数学思想纳入基础知识的范畴.这是加强数学素质教学的一项创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举措.数学思想内涵极其丰富,种类也很多.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只是注重渗透和介绍一些基本的,经常应用的数学思想,如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等.本文仅就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谈一些看法.在初中阶段的…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大纲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基础知识写进去 ,这是新时期大纲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所以在数学中除了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还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 .相对于数学知识而言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呈现形式是隐蔽的 ,学生难以独立地从课本中获得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 ,能站在方法论的高度 ,讲出学生在课本的字里行间看…  相似文献   

8.
程金锋 《时代教育》2006,(12):90-90
数学教学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能力,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且不能脱离内容形式的传授。  相似文献   

9.
孟尚 《甘肃教育》2001,(10):35-35
数学思想方法和基础知识是数学大厦中的支柱与栋梁。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依存。一方面,数学思想方法和基础知识同属于数学知识的范畴,教科书中的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习题的解答,都是知识、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它共同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思想方法寓于基础知识之中,以知识的发生、发展和问题的解决做为它们的载体,数学思想方法一方面是知识、技能通向发展能力的桥梁,另一方面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初中数学教材是按知识体系来安排的,但在初中课本中渗透了诸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初中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作出这样的描述:"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初中的基础知识在"标准"  相似文献   

11.
叶红军 《考试周刊》2011,(93):69-69
数学方法指从数学角度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方式、途径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是紧密联系的,一般来说,强调指导思想时称为思想,强调操作过程时称为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纽带,是把知识化为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课标》明确指出,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及其内容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纳入基础知识范围,不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些基础知识是指: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作这样的描述:“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中明确提出要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若把解决数学问题看作建筑一座大厦,那么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就属于建筑材料,而数学方法则是施工手段,数学思想就是建设蓝图.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具体来说,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有以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作这样的描述:“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初中的基础知识在标准中明确提出,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想是数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要从初中数学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升华,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新课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初中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它是数学发展和繁衍的内在动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见,九年义务教育新大纲把数学思想纳入了基础知识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里把数学思想方法列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有利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精神实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必须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由其所学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纵观近年来的中考数学命题,都加大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包含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等和数学思想方法两大类.现时数学思想方法是隐藏在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知识的背后,它比一般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而更深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数学知识运用的核心,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