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爱青 《山东教育》2003,(33):43-43
一位母亲向老师求助:她在家里极为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比如在尊敬老人方面,要求孩子在吃好东西前一定要先给爷爷吃,然后自己才能吃。这个孩子也真的很听话、懂事,自己要吃苹果时,必定先给爷爷洗一个。开始的时候,爷爷还很配合对小孙子的教育,总是欣然享受小孙子的孝敬。可是时日一长,爷爷就不好坚持了,因为并不是每次小孙子想吃苹果的时候老人也想吃。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妈妈要求孩子吃时一定要先给爷爷;而爷爷却不想吃。小孙子给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由此妈妈产生的担心是:老人不吃也不好逼他;而假若因此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恐怕就难以养成…  相似文献   

2.
周礼 《家长》2011,(2):91-91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爱唠叨。 小时候,母亲经常在我的耳边唠叨: “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光吃白米饭没有营养。” “对人要有礼貌,不要满口脏话。” “要听父母的话,不要调皮捣蛋。”  相似文献   

3.
亲尝一口菜     
他3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上街,他要一个小包子。母亲买了一个,他很高兴,他一口咬下去,大哭。原来,包子太热了,烫到了他。从此,他每次吃东西时,母亲总会试试温度,或者先尝一尝。他如果看到母亲没试,就不会吃。他6岁的时候,他能自己吃饭了。一次,母亲和他一起在外面玩,玩累了,也玩饿  相似文献   

4.
城里孩子最聪明,小小年龄就知道1+1=2。妈妈经常教导孩子说:“不要害怕别人,别人打你你就不敢打他?他打你一下,你应该打他两下;他骂你一句,你应该骂他两句;他吃一个苹果,你应该吃一个拿一个,总之要比别人多一个才对,这就是2。”俺农村孩子比较笨,爷奶父母教导也似乎无方。邻居家老根的小孙子今年四岁,到村上学校教室窗户外听老师给学生上课,回到家里问老根:“爷爷,老师说1+1=2,你们小时候1+1等于几啊?”老根很认真地告诉孙子:“我们小时候1+1就等于2。做人也要这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谁打你一下…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4)
已经教了六年小学毕业班了,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文,我几乎篇篇熟记于心,但每次读《荔枝》一文,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依旧每次都被感动得流下眼泪。《荔枝》一文的作者是肖复兴。在这篇文章里,他以荔枝为线索,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后来有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  相似文献   

6.
怀念慈母     
汤礼春 《师道》2008,(6):57-57
我永远难忘那一天:1993年2月4日。中午快下班的时候,蓦地,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我走过去接,耳边骤然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我一下激动了,居然是母亲的声音!这是母亲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母亲说今天是我的40岁生日,要我中午下碗长寿面吃,又说我已是中年人了,不要经常熬夜,要早点睡,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母亲在叮嘱了我一番后,插空我问母亲是在哪里打来的电话,母亲说是家里打来的,  相似文献   

7.
亲尝一口菜     
流沙 《广西教育》2007,(12C):21-21
他3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上街,他要一个小包子。母亲买了一个,他很高兴,他一口咬下去,大哭。原来,包子太热了,烫到了他。从此,他每次吃东西时,母亲总会试试温度,或者先尝一尝。他如果看到母亲没试,就不会吃。  相似文献   

8.
儿子要到更远的地方去历练自己,左思右想,舍不得放下现在自己拥有的一切。在他非常困惑的时候,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乡下老人在山里打柴时,拾到一只很小的样子怪怪的鸟,就把这只怪鸟带回家给小孙子玩耍。老人的小孙子将怪鸟放在小鸡群里,让母鸡养育着。后来发现那只怪鸟竟是一只鹰,人们担心鹰再长大一些会吃鸡。然而人们的担心  相似文献   

9.
相反的忠告 美国总统杰斐逊曾给其孙子提出过这样的忠告: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绝对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有一年的春节,我们几兄妹看到邻居家的孩子早早就准备好了过年的新衣新鞋,回家便缠着母亲也给我们买。母亲说,别眼红人家,到时候我给你们一人发一个大大的红包。怀着这个美好的憧憬,春节在我们的盼望中一天天近了。年三十晚上吃过团年饭后,大家都不肯离开桌子,眼巴巴她望着母亲,等着她快点兑现自己的许诺。母亲显然明白我们的心思,在围裙上擦擦手躲到里屋,忙碌半天后果然拿出了几个红纸做的小纸包,然后一个一个分发给我们。  相似文献   

11.
校门 这个题目考察学生较之于一般的生活观察力更进一步的社会观察力。校门是社会的一个剖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交通的不一般的拥堵,那是父母开车送孩子上下学的结果;你可以看到许多年迈的老年人给自己的孙子送吃送穿,不论是雨天还是寒冬;你更可以看到,随着所谓。  相似文献   

12.
《荔枝》这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四件事 :一是“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 ,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荔枝 ,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二是母亲让客人吃荔枝 ,为“我”解围 ;三是母亲虽然喜欢吃荔枝 ,但是总把大个的留给“我”吃 ;四是母亲去世前把“我”给她买的新鲜上好的荔枝全让给她心爱的孙子吃了。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抓住重点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 ;然后再读课文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阅读反思 ,巧妙补白等来感受家庭亲情 ,唤起学生对自己父母的关心的人文精神。一、细读…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母亲的恩情》教学已接近尾声——“孟郊铭记母亲的恩情,写下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小朋友们,你们准备怎样报答自己的母亲呢?”我提问。“我也写一首小诗送给妈妈,她一定会很开心的。”可爱的孩子真是现学现用。“我的妈妈一直很喜欢汽车,长大后,我要赚许许多多钱,买一辆高档汽车送给妈妈。”我忍俊不禁,好一个现实主义的孩子。“等妈妈老了,我要经常陪她散散步,让她整天笑眯眯的。”没想到这孩子还懂得在精神上的报答。“等我长大了,妈妈想吃什么,我就买什么。”我想妈妈平时一定也是这么满足她爱她的。“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个小朋…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母亲买了新鲜的樱桃回来,可她没舍得先吃这她最喜欢的水果,因为她知道儿子也喜欢吃。儿子看到樱桃雀跃不已,迫不及待地就独自开吃,一顿狂吃以后,抬起头,对妈妈说:“我吃够了。”妈妈以为他会让她也尝尝,没想到儿子说:“帮我放到冰箱里,我明天吃。”妈妈不由得困惑:孩子平时经常把“我爱妈妈”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却不知道应该和妈妈一起分享这鲜美的果子。天下着大雨,一位刚下班的妈妈猝不及防被淋了个透湿。她急急忙忙赶回家,不是要给自己换衣服,而是急着回家拿雨具给女儿送去。母亲为了在放学之前把雨具送到女儿的手里,迎着风顶着雨裹…  相似文献   

15.
奶奶的一天     
赵熙 《老年教育》2014,(8):38-38
<正>爷爷去学校接孙子了,奶奶便在家里准备孙子要吃的水果:削皮切块的苹果,洗净去蒂的大草莓,还有饱满晶莹的红提子,把它们整齐地摆放在一个精致的果盘里。听见门响,孙子回来了。奶奶赶紧接过孙子的书包,给孙子擦了手,然后将精心准备的爱心水果端了出来。孙子满不在乎地接过去,边做作业边大口地吃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河风 《青海教育》2002,(11):6-7
很久以前读到过一篇美文,讲述一个打小生活在困难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首先给最疼爱自己、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学的母亲买了两斤鱼头。在她的印象里,鱼头是妈妈最最喜爱的食物。但是,当妈妈看到女儿提来的充满拳拳赤子之心的鱼头时,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落了下来。她哽咽着说:孩子,我哪儿是喜欢吃鱼头,我是为了让你们多吃点鱼肉,我舍不得和你们分那少得可怜的一点鱼肉啊。为了让孩子心安地多吃一点有营养的食物,当母亲的就作假说自己最喜欢吃鱼头,甚而至于说自己喜欢嚼鱼刺。舐犊之情,透过书页,浸湿了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不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自己曾经种下过一棵树,种下过一个希望……我的童年与一棵果树绑在一起。四五岁时,我喜欢吃橘子,经常缠着妈妈给我买橘子。妈妈提议:"小馋嘴,喜欢吃橘子,就试着自己种一棵吧!"就这样,我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唠叨     
母亲的唠叨是出了名的。母亲曾自诩,她是一个很好的饲养员,她的责任就是把一家人喂得饱饱的,尽可能地吃得好。于是,母亲的话大多与吃有关。每天买菜前,母亲总要征求大家的意见,是吃鱼还是吃肉;是吃黄瓜还是番茄;好多时候不吃含碘的东西了,要不要买些海带……菜买回来了,母亲紧接着又是一番询问:“鱼是要红烧还是清蒸?黄瓜是要清炒还是凉拌……”一天如此,自感母亲的体贴入微。然而,  相似文献   

19.
分享     
我很喜欢吃水果,对苹果更是情有独钟。每次吃苹果时,母亲都会帮我削好,然后只将半个苹果递给我。为什么只有半个呢?因为母亲怕我吃不下一个大苹果,所以每次都分一半给我,另一半给她自己。总以为母亲十分贪嘴,就连一个苹果都要分去半个,于是常常埋怨她不让我吃整个苹果。一天,母亲又想削苹果给我吃,我便执意要吃一整个,可刚吃了一半,便觉得有些吃不下了。看着母亲带有笑意的眼神,我只能硬着头皮将整个苹果啃了下去,这时我也品出了母亲的用心。这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总以为独享很快乐,但到了真正独享的时候,就又不觉得快乐了!其实,分享才是最  相似文献   

20.
胖嫂     
中秋节,我回老家探亲。一天傍晚,我躺在院里的槐树底下,把一个大白梨削得水汪汪的,捏住梨把在小孙子眼前转来转去,逗得小孙子口水直往下流。“好乖乖,喊声爷爷,就给你吃!”小孙子强忍着口水,甜甜地喊了一声:“爷爷好,好爷爷。”我乐呵呵地把梨给了他。小孙子正大口大口地啃着,大门“吱扭”一声开了,伴着一阵爽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