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成为广大师生共同感到头痛的事情。一提到作文,学生感到无话可写,老师感到很难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被写作所困惑着。特别是学生不情愿去写作文,老师就逼迫着让他们写,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实在是不成样子,老师看了真是哭笑不得。其实我们这样的逼迫学生写作文是永远写不出来好文章的,学生作文必须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产生写作灵感,增强自主写作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迸发出不可估量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坐着,老师,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我们看见一棵好高的树,您挥动修长的手臂摇落满树的果子。您一生都这样站着。前面是讲台,后面是黑板,您面对着学生们的座位。老师,您把一个个四十五分钟连成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许您已经很累了,老师,毕竟我们坐着比您站着要好受得多。您也许想坐下,但您却没有。因为您最清楚,假如您坐下来,世界上就会少几个站起来的人。风刮来,雨打来,雪飞来,您总是站着,巍如泰山。没有什么能够改变您。有人说您站得很稳很稳。或许,在您脚下的这块土地便是您心中永远苍翠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那天去听一老师上教研课,课是经过准备的,但是我还是只坐了十多分钟,就觉得很不耐烦了,盼望下课。但也就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突然觉得,真正盼望早点下课的其实是学生,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在这里坐上几个小时,可能早就厌烦了。 也就在那时,我突发奇想,我们能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了解学生的感受。 诚然,多少年来,在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之间,老师始终是老师,学生也永远是学生,所以老师也就天经地义地站在比学生高的位置,老师也心安理得地俯视着学生,老师也理所当然地要求所有学生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做老师认为都应该做好的事…  相似文献   

4.
(一) 最近,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我十分佩服说这句话的人,佩服他对教育、教学感悟得竟如此之深。是的,在老师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老师是大人,个子高,站起来看,学生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  相似文献   

5.
测验的命运     
当田老师宣布进行数学测验时,课堂上一片抱怨声。田老师皱了一下眉对下面的37个学生说: “这样好了:我拍一下手,想站起来的同学就站起来,想坐着的就坐着不动。如果站着的人数和坐着的人数之差是个奇数,  相似文献   

6.
刘超 《中学生天地》2008,(10):38-38
我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上课铃响的时候语文老师走进教室的一刹那,然后我老想着最好这堂课永远都不要下课。我总是想着每一次单元测验都能拿到最好的成绩,这样就能引起她的注意。我总是策划着在放学的时候可以跟她偶遇,这样我们可以一起走出校门。初一时教我们的语文老师退休了。她刚毕业就来教我们班。也许是因为跟我们年龄差得并不多,也许是因为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她对我们特别亲切,一点都没有老师的架子。上课的时候,她常常不站在讲台上,而是喜欢在课桌间穿梭。上次出去秋游的时候,她和我们打成一片,又跳又叫的,玩得都快疯了。  相似文献   

7.
“潘小明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真正地交给了学生。”周玉仁教授是这样评价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的。确实,作为当今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大家,潘老师总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每一节课,每一次提问,他的出发点永远是学生。他认为:“作为一位老师,如果能经常为学生们想想,那他就一定是一位好老师。而想着想着,老师自己也就提高了。”潘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数学教学。他吃着自己喜爱的葱油拌面,思考着“数学生成教学”,阐述着自己对数学教育的深刻理解,抒写着自己精彩的课堂人生。所有听过潘老师课的人,无不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而叹服。究竟潘老师是如何一步步地演绎他精彩的“课堂人生”的呢?从这个个人专辑中,相信您会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8.
付霞 《班主任》2009,(6):58-58
我记忆的最深处,永远定格着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女教师微笑着,手牵着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走进教室。女教师姓张,是我的第一个老师,而那个小女孩就是刚进校门的我。就在张老师牵起我手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她是最美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句话:“赐子千金,不如授子一艺。”教师如果只注重传授知识,却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必将导致学生只能依赖老师被动学习,就像一个只会拉着父母的衣角走路却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老师,我们坐着,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是一尊庄严的雕像,容光焕发,光彩照人!众多的求学者,在您的面前受到启迪,获得感悟……您站着的时候,是一座耸立的山峰,挺拔峻峭,直插云端!众多的登山者,从您的身躯上一步步跨越,一步步提升……老师,您站着,一生都这样站着。您握着教棒站着,俨然一位出色的乐队指挥,一曲雄浑壮丽的命运交响曲在您的棒下铿然奏响。您握着教棒站着,仿佛一位叱咤风云的指挥员,一场威武雄壮的知识攻坚战在您的棒下拉开序幕。老师,您就这样站着,这样几年几十年地站着。也许有一天,您累了坐下,而我们却站了起来,站成一排排绿树,…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坐着,老师,只有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我们看见一棵很高的树,挥动着修长的手臂,摇落满树的果子_您一生都这样站着,前面是坐着的我们,后面是写满知识的黑板。也许您已经很累了,您也许想坐上一小会儿,但您却没有坐,因为您最清楚,只要您坐下来,世界上就会少几个站起来的人。风刮来.雨打来,雪飘来,您总是站着,稳如泰山,没有什么能够改变您。您脚下的这块土地,是您心中永远青翠的世界一有人说您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其实,宽敞的教室里整整齐齐排列着的是几十个学生的座位,您的位置是在我们的心中。谁能比您站得更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同学都坐着,老师,只有您站着。在您站着的时候,在您站的那个地方,我们看见耸立着一棵高高的树。您挥动着手臂摇落了果子,果子纷纷地落下来。您一生都这样站着,您的前面是讲桌,后面是黑板。也许现在您已经累了,毕竟我们坐着比您站着要好受得多。您也许想坐下,但是您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只有您最清楚,一旦您坐下,世界就会有很多站不起来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雪花飞舞,还是风雨交加,您总站着稳如泰山,因为没有谁能改变您。有人说您站得稳,从来就没有动摇过。是啊你脚下这块土地便是您深深扎根的地方。这里便是您永远苍翠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许黎剑 《河北教育》2002,(12):12-12
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乘车去科技馆参观航模展,车子开时,我发现车上站着两个人——我和郑老师,而学生们一个个心安理得地坐着,有说有笑。我脑子一转,对旁边的学生说:“你们都坐着,可老师还站着。”几个学生似乎想到了什么,往里挤了挤,不好意思地说:“许老师,您坐这。”我微微一笑,说了“谢谢”就不客气地坐下了。车上唯一站着的还有郑老师,我又对周围的学生说:“你们看,郑老师还站着……”又有几个学生说:“郑老师,您坐。”郑老师笑笑说:“不用了,没几分钟,我站一站吧。”“不,郑老师,”我接上去说,“学生给你让座,…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7,(13)
每位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任你老师讲得唾沫乱飞,可偏偏就有一些学生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甚至进入了梦乡……面对这些情况,我大声怒喝过、批评责骂过,有时干脆罚学生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久而  相似文献   

15.
房超平 《人民教育》2021,(3):97-100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而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学生以思维力为核心的学习力。每当说起“儿童是天才的学习者”这句话,大家一定会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围着老师或家长问着那些似乎永远也问不完的“为什么”,他们求知若渴的表情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6.
最近,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我十分佩服说这句话的人,佩服他对教育、教学感悟得竟如此之深。是的,在老师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老师是大人,个子高,站起来看,学生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幼稚可笑,甚至于看不顺眼。我们常说,老师要走近学生。什么叫“走近”?走近学生,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蹲下来,见了学生流鼻涕,便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见了学生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见了男孩子把毛毛虫放在女孩子的衣领里,就不会…  相似文献   

17.
想进来:“晾”会儿恐怕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规定,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事先得“请示”一下———规规矩矩地站在办公室门前喊声“报告”,得到老师“进来”的许可后方可入内。常常见到的是学生喊了“报告”,却要眼巴巴地站在办公室门前被“晾”上一会儿才能等来老师“进来”的回复。于是性急的学生只有提高嗓门,用力地再喊一声“报告”,或者干脆低着头一声不吭直接闯进去。进来后:站着吧看看学生为何被老师叫进办公室:作业错了要进办公室,考试砸了要进办公室,犯了错误更要进办公室!进了办公室以后,统统站着!站在老师的办公桌旁,等着坐着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校长与画框     
这是某校一场盛大的竞赛颁奖典礼!学生、辅导教师依次上台领奖,校长颁奖,然后合影留念.合影时校长站哪里?按一般情况,校长都会习惯性地站到中间.在传统观念里校长站中间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照片传递的信息是:校长似乎更像是主角,获奖的老师学生更像是配角.而此时,这位校长却走到师生旁边,站在最边角的位置,向着镜头,面带微笑说:"就这样拍."  相似文献   

19.
曾经的时光     
孙琳 《小学生》2010,(10):27-28
看着低垂着头站在面前的学生,我轻敲着“没收”来的书,曾经的年少时光一下子涌上心头,当年忐忑不安的自己也是这样站在老师面前的,而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呀!  相似文献   

20.
谁蠢     
一个老师在对学生们讲心理学,"谁认为自己蠢就站起来?"她一开始就说。小约翰尼站了起来。"你认为你很蠢吗,小约翰尼?"老师问。"不是的,老师,我只是不喜欢看您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