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媒体与媒体价值观,认为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受制于传媒文化,是传媒文化操纵、策划的结果,因而具有某种价值导向性。媒体批评对传统批评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文学批评带来了生气和活力。从媒体的价值观及媒体批评的基本特征、自身利弊中可以体现出媒体批评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批评呈现出泛文化、娱乐化、大众化的特点。批评主体的迷失;批评功能的弱化;基于文学文本的感悟的缺乏是文学批评的主要缺失。建立起文学批评内在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尺度、构筑一种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双向互动的双赢局面是文学批评的未来构建。  相似文献   

3.
媒体文学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媒体文学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必须加强对媒体文学批评的建设,使它增强规范意识,并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与其他批评形态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4.
媒体文学批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媒体文学批评还不够成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必须加强对媒体文学批评的建设,使它增强规范意识,并与大众传媒实现良性互动,与其他批评形态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5.
大众传媒的勃兴大大扩展了文学批评的空间和覆盖面,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发展形态。同时,大众传媒的肆虐却又使得具有精英品性、人文素质和启蒙意识的学院批评被边缘化,其生存空间日益逼仄。因而,在大众传媒与学院批评互相对话、监督和激励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多元共存的公共空间,对于重振学院批评,进而引导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语境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媒体批评具有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征.首先,媒体批评的主体泛化,批评意图多元化;其次,媒体批评的批评对象是文坛新动向、有争议性的文学话题、能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等;最后,媒体批评的接受过程呈现出开放互动性.  相似文献   

7.
媒体批评具有传统文学批评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媒体批评对推进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激活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以及促使文学批评走向多元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媒体批评具有传统文学批评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媒体批评对推进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激活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以及促使文学批评走向多元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媒体批评具有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征。首先,媒体批评的主体泛化,批评意图多元化;其次,媒体批评的批评对象是文坛新动向、有争议性的文学话题、能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等:最后,媒体批评的接受过程呈现出开放互动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生态批评是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主导、聚焦自然与文学之内在关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生态批评视阈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解读,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教育与感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我们将文学批评看作是一个由批评主体、批评对象、传播媒介、接受主体等因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成的生态长链.只有文学批评内部各要素之间、文学批评与大众文化语境之间建立和谐、健康的生态关系,文学批评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沿着文学媒介的技术演进轨迹,考察文学从孕育萌芽、生长繁荣,到出现转型直至发生新变的发展历史,明显可见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几次重大的传播技术革命,直接带来了文学表现媒介和文学传播媒介的变革,从而引起了文学形态的发展变化。在此意义上,一部文学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学媒介演进史。充分认识文学发展的这一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可以为揭示当前文学研究范式由文化批评转向媒介批评的必然性和应然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百家讲坛》作为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融合的典型个案,"鸳鸯蝴蝶派"和"百家讲坛"作为两个时期大众文化的代表,都出现在我国社会的重大转型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共同境遇都是知识分子边缘化;上个世纪的"鸳鸯蝴蝶派"文学和当下《百家讲坛》的盛行,都以新型大众媒介的兴起为基础;不同的是,《百家讲坛》是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传媒发展后出现的,电视声像文化构成了文化消费的主流。《百家讲坛》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在文化普及、娱乐大众方面的成就,以及在构建多元文化空间的独特尝试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妨吸取新文学家们以及百年来文史学家对待"鸳鸯蝴蝶派"的经验和教训,对《百家讲坛》采取包容与理解的态度,更多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批评,共同提升大众文化审美底蕴和艺术水准,构建多元互动、和谐共生的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的出现是文学传媒方式的一次革命,文学从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方式转变为以"视听符号"为主的传播方式,也可以说是一场"符号革命"。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符号革命"背景下文学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嬗变。从宏观角度而言,文学的地位被边缘化,媒介的地位被中心化;从微观角度而言,传统文学生态系统中的作者、读者、作品、等构成要素也在发生嬗变,此外,编辑、出版商、销售商等与媒介相关的人员地位的凸显,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的文学生态平衡。因而,新的诗学——大众传媒诗学———的构建就成了摆在文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