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语文应该是最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课程。但是,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情感的大门。如今,新课标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语文教师更是学生情感的引导者。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该是改善和发展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对客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一片充满情感的天地。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师情感世界构成的要素——职业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基础,有了高尚的职业情感.才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师生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核心,有了良好的师生情感,才能谆谆教诲,乐此不倦;教学情感是语文教师情感的归宿,有了浓厚的教学情感,才能教文育人,完善人格。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愿语文教师洒下更多的情与爱。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兴趣。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 ,怎样才能激发起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新近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明确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 ,这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的。可见情感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语文课程的这种文化属性就使得语文课程含有情感、意志等成份.所以,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固有的因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想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由此可见,不论是读写还是听说。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那些美文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无不凝聚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以教材为本。以“情感”为教学的纽带,让教材激情传神。将学生带进丰富的情感世界.无疑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也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具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情感的,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活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状况,语文教学失去自身的特点,沦为应试的工具,影响教学潜能的发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关注过少,不能正确运用情感功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语文教学的优化。语文情感教学是有其存在的依据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语文情感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内容中的丰富情感、受教育者的情感潜能,以及充分发挥教学者的情感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朗读教学,在师生、生生、生本的互动中激发学生情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诱发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将爱融注教学,用爱呵护心灵,唤醒学生最真挚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刘晓华 《学语文》2004,(5):22-22,2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法”的意义特别显著。一方面,教学者面对的是有情感的教学对象;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正是在以情感丰富的课文为载体、以师生情感互动交流为基础的过程中完成的。没有情感的教学,是空洞的教学;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更是如嚼蜡般乏味,毫无意义。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实施“情感教法”,让“情感教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呢?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滨滨 《教师》2013,(36):32-3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这要求教师从语文本身下工夫,让学生沉浸在博大精深的祖国语言里,感悟语言文字魅力,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课应该如何教,才能上出“语文味”呢?本文从奏响情感体验曲;奏响美感教育曲;奏响语感训练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一直是教学活动,特别是语文教学中需提倡的观念。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提出来,强调教学活动以人为本,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便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出色设计师、有力执行者、成功迁移者,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学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拟从情感教学出发,探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以期能对语文教学研究的发展起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在遵循语文教育情感活动规律,正确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苦恼”事:我们认真备课,精心写教案,讲授课文时语言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然而往往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兴味索然,不乏有怏怏欲睡或交头接耳者。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这课太没劲了!”静心细想造成这种“苦恼”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更主要的是教者情、学者情、作者情这三情各自为政,没有产生共鸣,是我们的教学只注重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乏应有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用心对文本教材独特感悟、体验的过程,是最具人文意蕴的探究过程。南朝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可见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的和谐统一,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于无痕处滋润学生的心田,从细微处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心灵在学习活动中闪现光彩,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呢?本文谈一下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丰富的情感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个性和灵魂。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囚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用真情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魏海玲 《考试周刊》2014,(26):51-52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只有把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认真了解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发挥情感教育功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教学效果,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语文教学承担着育人的重任,应是培养健康积极情感的主阵地。许多著名的语文教育教学专家更是以情感教育为宗旨,开辟了语文情感教学的新天地。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加强情感教学,加强对学生健康积极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嗨,语文》,这个题目出得好!一个“嗨”字,包含了我们对语文;多少复杂的情感:兴奋、痛苦、思念、期盼、挚爱、不满、感慨、无奈……千般滋味,怎一个“嗨”字了得!嗨,语文,我们对你的情感本不该这么复杂—就像我们对自己的母亲的情感郝样与生俱来,可是现在,我们在你面前竞像一个长久离开母亲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董玲 《考试周刊》2013,(46):44-44
<正>一、实施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语文是最具生命力的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语文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