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探讨《道德经》写作历史背景,认为其是道家哲学思想重要来源;指出《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和辩证法思想;提出《道德经》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认为现代人生活富足但是社会问题又层出不穷,我们应像《道德经》中所提出的那样回归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进而消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是当今世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道法自然、和谐以及无为等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圆融无间、共生共荣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拯救自然环境免遭人为破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人与大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追求双赢、多赢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极其高明.文章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和谐"的哲理来弘扬老子的"和谐"思想,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宋延高 《文教资料》2011,(31):97-98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四个层次:身与心的和谐;个人发展与他人发展的和谐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传世经典《道德经》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和谐理念,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蕴含着系统的社会治理思想:对社会治理的根本要素——人;社会治理目标;社会治理原则;社会治理方法论;社会治理者的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治理的其它诸多方面都有论及,形成了对社会治理系统的哲学思考,可谓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社会治理著作。《道德经》所蕴含的古老社会治理智慧具有现代价值,对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中提出的要取法于道,万事万物和谐于道。《道德经》中有很多和谐的理念可以在职业教育中起到作用,有利于和谐社会和校园的建设,便于我们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贡献。本文通过《道德经》所具有的和谐理念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和谐思路为社会的和谐起到现实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即《老子》,为春秋时期哲学家老聃所著,是一部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哲学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为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可以提供很多借鉴。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不争、知足、谦虚、有爱心等四个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重要之源《周易》蕴含非常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自然之美、人和自然的和谐美、人类社会的和谐美以及人自身德与行的和谐美;英国作家劳伦斯在其作品中深刻地批判了工业化对自然、人的精神、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带来的破坏,用自己的创作竭力寻求自然之美以及和谐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者的生态思想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中所体现的生态主义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正确的价值导向。书中对自然规律系统而深刻地认识,正是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典型的生态主义影视文学作品《阿凡达》承认自然在地球上的地位和价值,提倡尊重自然规律,反对人为地破坏自然界的有机结构来满足人类的贪婪和欲望。这正符合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道法自然"的生态主义观。  相似文献   

10.
“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老子《道德经》的重要命题.老子认为,只有以“啬”这一理念去修身治人和敬畏自然,才能符合“长生久视之道”,从而达到天人和谐的人生境界.根据“治人事天莫若啬”的生态环保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应大力提倡与宣传“崇尚简单生活”的理念.“崇尚简单生活”是人的一种美德,是一种新的环保理念,也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绿色生活,更是人的一种幸福快乐的最高人生境界.在现代社会中,老子的“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尊道重德”蕴涵的心理健康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虽越来越丰富,可很多人的精神生活依然贫乏和空虚。《道德经》“尊道重德”蕴涵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其对于加强现代人的道德修养、化解心理;中突、维护身心和谐有重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辩证法”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实现人与自然(包括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就不能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不掌握和应用自然辩证法.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贯穿了辩证法思想的专著,老子主张我们要归根复命,返回生命最自然的本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其思想精髓.和谐思想对建立生态哲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老子把大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天、地与人的和谐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是统一体,认为自然界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视天人一体,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追求天、地、人的整体和谐.老子主张对万物和人类都应有一种慈爱的情怀,使天、地、人之间维持着一种祥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廉政观构建在辩证法与宇宙论的哲学基石上,《道德经》以事物的差异性为基石,阐释了包容性行政的理念.《道德经》廉政观体现出从"道德修持"到"为政导向"的转变.寡欲情操下的廉洁政府,慈爱品格的民本政府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高效政府成为《道德经》廉政观的核心内涵.《道德经》廉政思想具有浓厚人文色彩,其廉政追求与当代廉洁、高效的政府建设多有理论契合.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和”的思想。《老子》中的和谐思想可大体概括为: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四个方面。老子的和谐思想对现代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心灵的和谐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老子《道德经》中有许多独到的社会主张,尤其是他的和谐观给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老子“道法自然”、“尊道贵德”、“无为而治”等和谐观,对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公民的素质、倡导社会和谐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德经》一书作为哲学著作,是老子对古代帝王统治经验的总结和对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的继承,同时,在对人类社会变迁、自然万物繁衍及宇宙星辰发展变化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劝诫领导者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治国安邦系列。本文主要介绍"天道人事"的和谐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重要的哲学经典著作《道德经》中,具有丰富的关于幸福观的思想。虽然在《道德经》的全文中没有提出幸福的概念,但其全文的主旨就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关系来展开的,这些关系顺应自然的状态就是幸福的状态。笔者通过对《道德经》的研读,从中发现老子的思想对人们理解和实现幸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古代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原始统一关系,到近代人支配自然和自然的异化,再到20世纪后半叶,人类意识到自然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奴隶.单从统治与被统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并不能合理、科学和准确地把握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关系.通过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易经>、<道德经>中自然哲学思想的分析,以及美学中对美的理解,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体现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道德经》具有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道德经》以其符合宇宙规律,显示出其独有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对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新的美学理论创造吸纳、包含中国美学的有益成分提供了可能,显示出我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推动作用。它是首部在中国历史上保存非常完整的哲学文化著作,是中国唯一在世界上翻译印刷的数量仅次于《圣经》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力图真实反映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在对《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应从哲学角度对比《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差异,借此来说明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发过程中呈现的多变思想,并通过对比五大类的翻译研究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差异,研究如何使《道德经》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更为清楚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