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订书、咨询热线:023-63658987 E-mail:xkt20本期热点《王力宏纯属意外》这本超值档案内容包括两本书和一张VCD,记录了力宏的私密档案书+十首历年精选乐谱书+珍藏Home Videos VCD,里面还有图文对照,力宏1976-2003年的数十张珍贵私人档案照片,还有他自已写的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在VCD里有2003年追踪力宏24小时生活全记录,还有力宏Q&A独家专访。是力宏迷们不可不买的好书。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起,就深深爱上了力宏……毋庸置疑,力宏是一个音乐天才。他对许多乐器都十分精通,对许多音乐类型也都熟稔。他用吉他弹奏了那曲意韵无穷的《大城小爱》,用钢琴演绎了感人至深的《唯一》,用二胡拉出了旋律非  相似文献   

3.
Look 1 动感之星 No.1!这次的发布会上,王力宏除了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了自己的新专辑之外,还从东广流行音乐频道的主编黎延平手中接过了“动感之星”的星状奖杯。“动感之星”倡导“无处不在的创意和活力”,力宏可是获得这一称号的第一人哟。看力宏雀跃的样子,还真的“动感”起来了呢。Look2 力宏眼睛在放电!力宏其实不常笑,但是一笑起来的样子真是很迷人,哪怕只是如此浅浅的,都让人感觉很优雅。当然,从他的笑容当中,你也能很轻易地觉察到对于新专辑,无论是从制作上,还是销售上,力宏本人都是非常满意的。你可知道,按照最新的统计,《不可思议》在内地9天的销量已经突破了50万,厉害!  相似文献   

4.
《王力宏纯属意外》这本超值档案内容包括两本书和一张VCD,记录了力宏的私密硒奋档案书+十首历年精选乐谱书+珍藏Home Video,VCD,里面还有图文对照.力宏1976一加3年的数十张珍贵私人档案照片.还有他自己写的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在VCD里有2003年迫踪力宏24小时生活全记录,还有力宏Q&A独家专访。是力宏迷们不可不买的好书。开学啦l经过漫长的等待,新课堂读书俱乐部终于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的图书简直就是超级精彩,抓住这个机会,赶快汀购吧l别忘了留意杂志彩页后面的教师节活动哦l 新学期,俱乐部提醒有了新地址的会员朋友来信域者来…  相似文献   

5.
不愿只是个“优质偶像”,不愿空负“年度音乐家”的美名,为了自己的音乐理想,为了更淋漓尽致地痛快地创作,王力宏在去年推出了他加盟新力音乐后首张国语个人专辑——《公转自转》。在这张《公转自转》的全新国语大碟中,力宏不但自己担纲半张碟的制作人,还自己创作了5  相似文献   

6.
2003年5月17日是一个人的生日,那个人我们称他为“优质偶像”。而在这之前的一个月,Easy的邮箱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来自他歌迷网站(www.leehom-cn.com)的来信,希望能通过我们来向他传达生日的祝福。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于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我们跳出《纯属偶然》的框架,将目光放在他对于日本市场的开拓上,推出这版中文偶像TOP私密地带的SPERCIAL VERSION,为你独家分析力宏决战日本的三大关键Step,让你第一时间掌握他的近况先机。  相似文献   

7.
高静雅 《家教指南》2021,(6):116-126
敦煌本《文场秀句》部分内容发现之前,《文场秀句》早已散佚,但日本存有多部文献,如《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仲文章》《注好选》等对《文场秀句》进行了著录、援引,为了解《文场秀句》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考察日本所存文献,可推断《文场秀句》传入日本的时间当在889年之前,并从日本所存文献中采得其佚文及相关内容35条,可进一步增补敦煌本《文场秀句》缺失的部类、事对、释文等,探讨《文场秀句》在日本的流传及其对日本类书、秀句集编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与我国有着悠久文化交流史的日本 ,对于《诗经》的翻译、改写 ,突出地体现了日本接受中国文化化汉为和、和汉并存的特点 ,日本学者将《诗》不断消化 ,使之融化在日本文化之中 ,形成不似《诗经》的《诗经》变体 ,从《国调周诗》、《诗经国风》及霞朗咏会的汉诗吟诵中可见《诗经》在异文化背景中之命运。  相似文献   

9.
《李家庄的变迁》在中国并未受到如《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那样的重视,在日本却形成了"《李家庄的变迁》热"。以竹内好为代表的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并以其为"方法",倡导了日本的国民文学,批判了日本的近代主义,从而为日本的主体性重构提出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南开大学俞辛焞教授著日文版《孙文的革命运动与日本》一书作为《东亚范围内的日本历史》丛书第9卷,由日本六兴出版社于1989年4月在东京出版。全书包括序言及正文7章,即《观点与方法》、《孙文革命运动的兴起与日本》、《中国同盟会与日本》、《辛亥革命与日本》、《二次革命与日本》、《三次革命的准备与日本》、《第一、二次广东军政府与日本》及《第三次广东军政府与日本》约合中文20余万字。近年来俞教授数度赴日本研修,有机会接触各种日文资料,《孙文的革命运动与日本》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该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研究“孙中山与日本”问题的第一部专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1872年颁布的明治时期的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可谓开创了日本的近代教育。《学制》为日本的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短短7年,《学制》就以失败告终,接踵而来的《教育令》也在短短几年之内经历再三修改,国家至上的道德教育得到公开宣扬,最终《教育敕语》一锤定音似地终结了明治中前期日本对近代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开创了日本自己的近代教育风格。这一系列变化充分反映了日本吸收外来文化之特点,也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些许日本人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南宋水墨画传播到日本,对于日本的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结合日本史料《金泽贞显书状》、《圆觉寺佛日庵公物目录》、《等伯画说》、雪舟《破墨山水序》、《空华日用工夫略集》的记载,对于中国水墨画传播到日本的实际历史状况进行了考证。并且发现在水墨画的传播中,中日禅僧的往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南宋水墨画漂洋过海到达日本,不仅增加了日本上层贵族与知识分子的审美趣味,而且有利地促进了日本本国的水墨画的诞生与繁荣。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是通过朝鲜而传入日本的。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儒家思想最早传入日本是在公元二五八年。当时百济的学者王仁,受日本学者阿直岐的邀请,带着《伦语》10卷,《千字文》1卷来到日本。之后,公元六世纪时,百济王派五经博士段杨尔,汉高安茂带《诗》、《书》、《礼》、《春秋》等儒学经典到日本。此后,儒家思想的陆续传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学、哲学、宗教及艺术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日本是一个儒教徒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二十二年前,现代日本最优秀的文学人杰川端康成,最终未能摆脱“人类终极”的桎梏,在其寓所自杀身亡。而后,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动物的日本人似乎无力再在世界文坛称雄。然而,二十二年后的今天,由于“以一种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59岁的作家大江健三郎终于为日本和他个人荣膺了199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22岁的大江健三郎在大学校刊发表处女作《奇妙的工作》而在日本文坛崭露头角。大学毕业前后,他接连创作了《死者的奢望》《捕获》《人年》《鸽子》《鸟》《星各有河》与长篇小说《拔牙杀崽》。1958年11月,他又以《饲育》荣获日本非常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我一直很关注日本,不仅关注这两天有日本科学家获得201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关注被誉为日本"国宝级匠人"的新津春子。最近还看了美国人写的与日本有关的两本书:《丰田人才精益模式》和《日本第一》,受益匪浅,尤其是美国的社会学家傅高义(也是《邓小平传》的作者)写的《日本第一》,今天读来感触尤深。《日本第一》首次出版于1979年,距今已近40年。在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日本经历  相似文献   

16.
古学派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诞生的一支重要的儒学流派,标志着日本儒学特征的正式形成。其《诗经》人情观彻底改变了日本《诗》学的走向,由原来追随汉人的人云亦云,转变为立足本国文化传统以"人情"为内核的《诗》学观。在日本《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牡丹灯记》是《剪灯新话》中的一篇小说,它在日本经历了编译、翻案、改造,形成了日本文坛中举足轻重的"牡丹灯笼"现象,从"牡丹灯笼"现象可以窥探到《牡丹灯记》在日本的流变和本土化历程,以及接受《牡丹灯记》时对作品内容的选择倾向,最终形成了日本幽艳的文学审美观。  相似文献   

18.
黑泽明编导和拍摄的《乱》,是对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一次成功地移植和改编,黑泽明移植了莎剧的情节,但又依据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对其作了改编。他变换了作品中人物的性别,增加了日本武士道特点和东方的佛教色彩,融入了日本的传统艺术,使改编后的《李尔王》——《乱》,不仅适合日本民族的阅读心理,也反映了日本时代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恐怖片风靡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午夜凶铃》、《咒怨》、《鬼水凶灵》、《鬼娃娃花子》、《富江》等,这些影片有个共同之处,即都反映了御灵这个主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东方式恐怖。本文以御灵为解读线索,探究日本恐怖片中"御灵题材"反映出的日本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晚清之际,内忧外患的因缘际会,近代中国人竞相赴日,创作了大量的日本竹枝词。如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姚鹏图的《扶桑百八吟》、何如璋的《使东杂咏》、濯足扶桑客的《增注东洋诗史》等。这些日本竹枝词的内容丰富、记叙生动,以竹枝词加注的形式记叙了日本的地理风貌、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反映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然而,前人与后人所创作的日本竹枝词呈现互文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