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素质教育已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在有些人的意识中,似乎只有取消考试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应试教育不等同于考试,考试这一形式并不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考试,科学化的考试同样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当然,这种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变化,比如如何对待考试,如何看待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等。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初步地提出了一种教学改革方式,即进行“中子裂变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素质教育要勇敢地面对考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常会把应试教育与考试等同起来,而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数学素质教育必须勇敢地面对考试,回避、淡化素质教育的考试功能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数学素质是可以通过考试加以测评的,但考试需要进一步改进:考试类型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举行必要的考试,学生考试前进行必要的复习准备,这与应试教育完全是两码事。素质教育并不是取消“考试”,只是考试的目的和方法与“应试”相比应该大力加以改革。一、评估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素质教育评估也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探索增值的过程。当前,在中小学倡导素质教育,带动了对教育评估方式的改革。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  相似文献   

4.
由于目前人们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看待,认为应试教育是一种以考试为手段,以选拔或淘汰为目的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升学学生的一种教育。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主张以否定应试教育与过去基础教育方式为突破口,实践中存在许多误区。误区之一,认为要推行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取消考试。过去教育中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与淘汰学生,在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小学生普遍升入初中学习了,选拔或淘汰学生的现象根本不存在,因此小学升初中要取消考试,实行就近入学。这种推行措施带来的问题目前有三:问题之一,作为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考试方法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素质教育与考试方法改革河南教育学院王冬桦考试是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考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应试教育”将考试异化为教学的目的,以致带来一系列教育教学问题。为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6.
一、由“应试教育”的“教练员”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引领员”应试教育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人们憎恶“应试教育”,但又热衷于应试教育,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舍弃“应试”方式,客观条件不具备,继续使用“应试”方式,大家又心有余悸。事实上,考试只是一种评价形式,我们可以用来评价“应试教育”,也可用来评价素质教育。运用考试的评价方式推进素质教育,教研员大有可为。教研员是一个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练员与监管员,赋有评估教学的职责。教研员要负责期中、期末各年级考试的命题,要负责中考的命题,要负责高考前的各种模拟考试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讨论课,一种有益有效的教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教育界提倡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教师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讨论课的教学方式则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高校的应试教育与中学的应试教育含义有所不同。尽管二者都是针对考试,都随考试的指挥棒转动,但中学的应试教育侧重于升学率,侧重于有多少人考上大学。而大学的应试教育则追求考试的及格率,出现了考试前复印课堂笔记,背得快,考试完忘得快的现  相似文献   

8.
<正> 一、考试在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考试是中小学教育教学长期实行并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考试仍是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及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此,实施素质教育不能排除考试制度和必要的选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意味着取消考试制度,不要以考试作为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分界线。考试不是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9.
考试是应试教育的核心,因此,凡谈到应试教育就不能不谈到考试。今天,随着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考试似乎成了一种罪恶,成了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对立物。于是每年的高考、中考研讨会改称素质教育研讨会,有的区县把统考改称“素质检测”,甚至一些地方的主管考试部门也羞于讲“考试”二字了。难道考试真的是一种罪恶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拦路虎、绊脚石吗?为此,笔者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缩短我国藉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历程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命题,试图就此问题以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方式的演变方向为切入点阐述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以期能对素质教育的考试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事实的角度看,“应试”仅仅是一个中性词,它既不必然是贬义的,也不必然是褒义的。但“应试教育”与“应试”不能混同,“应试教育”并不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应试”的“事实”,而是因为有其特定的“价值”,故“应试教育”在根本上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从价值判断的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贬义性概念。同理,对与之对应的“素质教育”的概念亦当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概念的把握方式以及怎样理解“对立”的内涵,是认识两种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素质教育应是一种思想,而不应是一种实践模式。只有认清素质教育的实质,给素质教育以合理定位,才能找到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中,考试题也与"应试教育"中的有很大的区别.开放性题目就是这类试题之一.这类试题立足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它重点在考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它的作用不仅是考察学生的能力,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它还是一种引导手段.  相似文献   

14.
当前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艰难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针对"现在应不应该从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以及"具体应该如何有效地促使这一转变?"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教育模式要改,教育效益更要提."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是实现应试教育全面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本文以化学实验为载体,探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考核理念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考核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考核长期受应试理念支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考核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人为灵魂,以考察和促进大学生哲学素养为目标,以考察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特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主体性原则,给学生更多发挥和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远程开放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跨越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因此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正确协调素质教育与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赏析教学法在素质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英语》第一册《礼物》一课为例,就文章赏析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现实背景及带来的诸多正面效应,作了分析和阐述,论证了赏析教学法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交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原因及素质教育推行的现状分析,认为高考制度中以分数做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原则是导致素质教育推行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改革,并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家庄市部分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具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更受欢迎;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合作意识及较强的学习能力是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优厚的薪金是企业激励员工的主要方式。该调查对教学的启示在于:要融素质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加强思想引导,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