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的永恒话题,师生冲突是师生关系中的重要现象,课堂冲突是师生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检验教学改革的试金石。在知识经济的视野下,师生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本文力图从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等视角进行剖析,管窥课堂冲突的正向功能,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大学师生之间的和谐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但目前,在我国众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认真分析这种不和谐产生的原因,继而构建一种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扩招等原因,大学师生关系呈现出隔阂、淡漠甚至冲突、对立的现象,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效果和声誉,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英国大学导师制的特点是以学业导师制为制度平台;以考核控制为主要抓手;以自主教学为课堂引领;以规则意识为行为底线;以网络应用为支持系统。改善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措施有:改革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进大学教师管理方式;完善大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师生沟通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行为类型多样,师生冲突的发生有教师行为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行为方面的原因。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行为是逐步形成良好师生关系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师生冲突进行辨证分析,以恰当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引导、调节与控制,并努力使学生达到较高的自我控制水平,促使师生冲突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各类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其健康发展关乎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国家人才培养的规格。本文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和土耳其高校的师生就有关高校师生关系的10项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大学师生关系的因素"、"好老师的标准"等6个问题的回答中呈现出显著的共同性,而在"师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师生关系的本质"等4个问题,以及在"对现今大学师生关系不满意的方面"这一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则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在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同时承载着大学精神与文化的高校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时代性的转变,出现师生间交往减少,关系淡漠,甚至由于矛盾激化导致师生冲突等现象。因此,探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师生冲突在现今社会异常频繁,引起师生冲突的原因是既有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有价值观的变化,既有师生关系的社会定位不同,也有家长和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心态,转变观念,科学、民主施教来减少和避免师生冲突。  相似文献   

8.
师生冲突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师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差异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冲突。而且冲突的性质、冲突的形式以及冲突的解决方式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前,社会变革对师生关系提出的挑战使师生冲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对幼儿园到大学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状况及二者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以考察师生互动关系形成的过程与机制,探讨亲密和谐师生互动关系的建构。结果表明,师生互动关系形成过程为:自幼儿园到大学,教师互动情感渐趋平淡,爱抚、鼓励与批评渐少,沟通渐多;学生互动由愉悦、敬畏与合作,渐显不满、抵触及无所谓;师生互动距离渐远,频率渐少;师生关系由亲密走向平等,渐显冲突与疏远。其形成机制为:教师的爱抚与情感支持,学生的悦纳,以及较频繁的零距离和面对面互动,往往促成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亲密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沟通,学生的敬畏与合作,形成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尊敬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淡漠与批评,学生的不满、抵触及无所谓,以及低频率的较远距离互动,致使高中和大学师生关系凸显冲突与疏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呈现新时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现实图景,本研究从亲密、平淡和冲突三个维度,选取全国1669名中小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师生关系以和谐为主,总体上是亲密的,但存在低强度的隐性心理冲突,偶尔发生高强度的对抗性冲突;教师应对冲突的主要方式是协商,而非武力;对教师而言,师生冲突有更多积极正向影响。然而,男教师、班主任、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更容易往冲突方向发展;男教师、班主任和高学段教师更倾向选择武力应对师生冲突;班主任和高学段教师更易受冲突负向影响。同时,低强度隐性心理冲突的累积亦可损坏和谐师生关系;武力将直接推动师生冲突升级,破坏师生关系;冲突的负功能会伤害师生身心,疏离师生关系。为此,新时代中小学师生关系的和谐之道包括合理应对、掌控强度及转化冲突的负向影响;给予易相处困难的教师群体更多的指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英语信息化资源学习环境下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英语教学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变化,因而师生互动关系是英语信息化教学研究的新焦点。英语信息资源学习环境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信息化资源为学习基础的相互促进的积极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学校、学生以及当代的教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当代的师生关系中出现了学生依赖教师、师生关系冷漠、师生关系功利化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加强制度和环境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拓宽师生交流渠道是消除当代师生关系中不和谐因素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3.
师生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和教学质量。目前高中生对教师情感较为疏淡。通过分析师生情感疏淡的原因,提出根据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等使高中生建立良好的教师情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师生交往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大学师生交往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年龄、性别、成绩以及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大学师生交往有重要的影响;师生交往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师生之间的交往频率不高,在有限的师生交往过程中,男女大学生所获得的成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校师生关系特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但是,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着诸多亟需改善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剖析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变化,掌握高校师生关系的规律,寻找到改善和优化师生关系的对策,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晨 《成才之路》2020,(9):8-11
课堂师生关系是决定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根据依恋理论分析应用型高校课堂师生关系的形成原理、突出问题,进一步分析师生关系矩阵,并从明确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制、实施有效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构建良性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提出改进课堂师生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现实要求,也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和高效进行的保证,更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远程开放教育中师生关系特点,从师生各自角色的转变进行分析,旨在积极探讨远程开放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师生心理偏差及其应对策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以及高校学生学习思政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和影响。提出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感,实现从“怠教”到“乐教”,以及增强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动力,实现从“厌学”到“愿学”的措施,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热情,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很早就曾使用"严"字来反映师生关系,在对"严"进行词源考察后指出,"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两个阶层。究其原因,在古代主要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统治的需要;在现代,既受到中国传统师权观念的影响,又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新课程改革使师生间能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不再有层级之分。  相似文献   

20.
阐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的特点,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逐渐增强独立、民主、平等、自由的意识和观念与教师的权限、师生之间结构的松散、教学评价制度这四方面是导致师生冲突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