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认为毛泽东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其重大贡献从五个方面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2.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一生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人民利益观.重温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整个革命思想体系的精髓。这一思想是孙中山在充分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民本思想和欧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内实际状况而确立起来的。这一思想在指导孙中山等革命派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完善,包含着革命程序、地方自治、五权宪法、权能分治等内容,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的理论指南之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民主建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列宁关于实现人民幸福的思想是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制度保障;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实现自身幸福的主体力量;人民幸福要通过劳动来实现;理性对待资本主义有助于更好实现人民幸福;发展国民教育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有效途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列宁关于实现人民幸福的思想意涵对于推进新时代人民幸福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它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意蕴,其民生思想的核心是“保民”,“爱民”.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实践形成的.既在“革命”中践行“民生”,又把“民生”的履行作为“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进而达到“革命”与“民生”目标的融合与实现.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关怀的一面,又体现出与时俱进,超越前人的一面.因此,深入研究毛泽东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和灵魂所在,其内容包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三层概念解读分别指向发展的目标指引、关键途径和最终归宿。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论述、总结建党百年探索经验和中国民本思想有益成果基础上,这一思想被作为关于中国发展问题的创新成果提到了党和人民面前。在建党百年视域下,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于进一步坚定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打破兴亡盛衰的历史周期律,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学说。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思想化有着许多可以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地方,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传入中国后就受到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工人阶级和贫苦人民的欢迎,并在革命、建设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指导着中国人民结束了受压迫、受奴役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今日,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仍将一如既往地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宣传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的重要渠道,也是引导广大中国人民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时的几十人,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全世界第一大政党,并带领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此道路形成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进行了艰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哲学依据--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从而奠定了这一道路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0.
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在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风雨飘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过程中,从中国国情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方法论。其中,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与灵魂,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线索。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机融合,贯穿中国共产党工作方法的方方面面,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果,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仍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本主义,就是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以人民为本位的思想,是以民为本思想的理论化、系统化.我国民本主义发端于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经过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发展,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走向成熟.现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当代共产党人又有了新的探索.本文试从这一理论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其应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导和可靠的思想保证。同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源泉。社会主义在我国建立已40年了。社会主义发展的40年,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40年,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3.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一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全力以赴地为建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奔走拼搏,直至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张太雷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在阶级分析和革命力量的探究中不断探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认识。这些理论探索和思想贡献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料。他的思想求索和理论创新精神对后继革命者也具有意义非凡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八七会议前后,瞿秋白对中国革命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进程中解决农民问题、获取革命力量、赢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策略;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手段,渐次提出了武装工农、人民军队、游击战争等具体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在农民割据区域以政权为革命依托,保存、发展革命势力的存身之处。瞿秋白在八七会议前后所形成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开发革命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基础性任务。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开发革命力量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中体现的基本理念是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本的基本理念贯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深化,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发展,不断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是其宪法思想的一部分 ,而非全部。五权宪法思想是关于国家权力如何配置与控制的理论 ,具体包括权能区分论、权能平衡论、五权分立论和五权关系论四个部分 ,其根本目的在于造就一个人民希望的而又不惧怕的万能政府 ,从而为人民谋幸福。《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等虽然都在某种程度上贯彻了五权宪法思想 ,但均对其作出了一定的修改。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了隔阂。五权宪法追求一个善的目的 ,但其缺乏对政府权力的警惕 ,过分强调权力之间的协调合作 ,走向了贤人政治。这是在宪法中国化的过程中值得记取的一个教训。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毛泽东早在建国初期就倡导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商品生产,中国工业化道路,国民经济长远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而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这些重要的思想材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先河和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始终贯穿社会主义经济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世界性难题上形成了中国经验、中国理论和中国智慧.进入新发展阶段,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时代命题,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水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又被称之为欧化、西化或工业化。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过程。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站在学习古今中外思想的基础上融会创新,在探求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构想了具有“中国特色”政治蓝图:以“全民政治”为核心的“权能分治”体制。今天,我们重温解读孙中山宪政理论的思想内核.从中或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