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历史,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甚至改造环境的历史。而这个环境中,包含了人类和与人类相关的各种生命。可以说,这也是人类改造自身和其他生命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生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的。以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运行、发展、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等特点为研究方向,提炼出的生命观念有生命的物质观,物质、能量和信息观,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调节观,适应与进化观和生态观。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命是其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这三种生命属性对应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三种生命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为了生命、通过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应该以尊重生命主体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高度关注人生命的六大特性为基础,从而有的放矢地成全完整的人的发展,努力成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生命伦理视角下的教师生命观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而不是亵渎与践踏;是理解与宽容而不是冷漠与苛求;是捍卫生命的平等与尊严而不是特权与歧视;是尊重差异与个性而不是整齐划一、唯一标准;是促进生命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灌输加复制;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丰富生命和完善生命,帮助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生命     
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甚至荣誉,被许诺的未来的发展与幸福的可能性,所有的一切都更神圣。所有的生命都无法被另外的生命所代替,生命具有唯一性。所有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密码,都令人肃然起敬,都值得敬畏。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所有生命的行为都无法重复,无法再现,无法替代。所有的生命都具有过程性、丰富性、多样性和不可知性,同时还具有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由生命,我们要探询以下关系的价值张力与命意所在:生命与权利、生命与自由、生命与个性、生命与发展、生命与归宿……生命化的教育内涵概括而言就在于:教育是自主的、互…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引导     
朱李平 《家庭教育》2014,(11):M0002-M0002
孩子的成长与什么有关?这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五个字:时空人事物。一个人的一生,无非就是在他度过的一定的时间内、在他身处过的一定的空间里、与一定的人和物互动形成一定的关系、参与了和完成了一定的事情;这五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这个人的生命内容。人的生命是否有意义,是否精彩,是否快乐,是否幸福,与这个人应对与他有关的时空人事物的能力有关,与这个人应对的态度、应对的方式方法、应对的过程、应对的结果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是一曲生命的颂歌。文章借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来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些寻常小事,形象地阐发了让生命在奋斗中闪耀光彩的哲理,歌颂了执著的生命追求、顽强的生命意志和伟大的生命力。文章高远的境界,源于作者对人生、命运等的深层思索。其实,作者就是一位努力抓住生命纤绳的强者。作者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不断恶化,在与病魔搏斗中始终笔耕不辍,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本质,演绎出了一曲动人的生命乐章。人生在世,每天都要在平凡琐屑的生活中与生老病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原则性方法、具体操作方式、方法运用的艺术和技巧三个层面阐述了生命在场与生命成长这个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重要方法。在具体操作方式上包括:教师自我敞开,做到生命在场;全面深入理解学生的生命困顿和生命状态,并将这种理解表现出来;生命成长中的预防教育法;反馈法。  相似文献   

9.
生命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本。它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活动。它以生命为本,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生命课堂应该是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动的课堂。一、生本的课堂:我的地盘我做主司机认路的启示生活中我们很佩服司机会认路、走近路,给乘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不少的乘客即使是随着司机走  相似文献   

10.
生命意识的文化底蕴与生命教育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意识是对生命体的一种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以及具有的生命情感与意志,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人类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各种思想中汲取生命文化的精华,构建个体的生命意识;通过生命文化建设、生命价值伦理观的培育、生命情感与意志教育,激励人们注重生命、尊重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网上看到几篇报道,不少学生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舍弃生命,娇嫩的花朵来不及开放就已凋零,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我不禁感慨:如今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相当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生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存在本身就是最珍贵的价值。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的生存权视为儿童的四大基本权利之首,每一个儿童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2.
人之生命除了生理性实体生命之外,还可以分出血缘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因此,对于人类生命的独特性、本能的生命与自觉的生命、超越性精神生命的意义等的正确理解,是生命教育开展的基础与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教育     
赵冬俊 《班主任》2005,(7):43-43
当各种练习册充斥学生书包的时候,当漫天而来的知识塞满孩子头脑的时候,我发现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人,消失了.他们置身于"书山题海",疲于应付,没有了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的时间;他们穿梭于教室与书房之间,没有了放飞理想的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感受到的不是童年的快乐与幸福,却是生命的沉重与疲惫.他们的情感与知识分裂,知识没有给予他们热情,反而让他们愈加冷漠、人性远逝.  相似文献   

14.
<正>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信念与生命管理。生命信念是关于生命由来、存在方式及其意义的认识,它决定人的生活态度、目标定位与价值追求;生命管理是建立在自我概念基础上的人生规划与成长力,决定生命的宽度与境界,以及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目前,我国面向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目标和路径不清晰,成效不明显。为此,笔者在这里强调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清欢     
清欢,乃清雅恬适之乐,独享清欢,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恬淡境界。一般人爱追求喧嚣下的浮华与富丽,在觥筹交错间获得尊荣的认同,似乎春风满面,荣光无限;而独享清欢者往往清心寡欲,在与自然、自我的深切交流中获得清静恬淡之乐,独享生命深处那份少有的宁静与释然。清欢是自然而然,不可刻意为之。不必专意置下一杯清酒、两碟菜豆,不必于清风明月之中,专意寻一竹林,听那竹叶萧萧;  相似文献   

16.
顾崴 《华章》2012,(15)
有人把教学工作看成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自然就享受不到教育的乐趣与幸福.教师面对的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充满了灵性的美丽灵魂.在生命的对接中闪烁出的智慧之光、悄然绽放的爱的花朵,构成了教育路上最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大气压强、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物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人体与生命活动,让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并适时介绍了一些保障生命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因此,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加强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为现时缺乏与初中生匹配的生命教育,一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往往因一件小事就自杀或损害别人的生命,还有一些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影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问题,如打架  相似文献   

19.
丁晓明 《考试周刊》2012,(31):174-174
1.生命关怀 1.1生命关怀的定义。 生命关怀是对人类和人的生存情况和生存价值最深层的关心与热爱,它是以生命中实际的需要为起点,为生命创造出自由和自然的状态,帮助生命领悟和体验生命的价值所在,以便于更好地实现生命的全面发展与协调。个体的生命关怀其实质上是关怀个体生命的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不同个体的生命是不同的、独特的,并通过各种经历、感受展示出来,从而使生命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草原     
马塞马拉草原就在眼前铺陈开采,轻柔地起伏,只与蓝天接壤。正值旱季,草尖上泛起一片金黄,在夕阳下摇曳。 这棵树就是电影《走出非洲》中,玛丽·丝特里普与罗伯特·瑞佛德吃野餐的地方。它在一块坡地上,成为四周的制高点。草原上的大树本来就稀少,这样繁茂华丽的更是难得。极目远眺,成群的斑马、羚羊、大象、长颈鹿在不紧不慢地进食,它们吃得专注而尽兴,从早到晚不停止咀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