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言为了使反吊技术能尽快应用于高低杠比赛,取得竞争中的技术优势,1981年笔者开始对该技术作了可行性研究,并在训练实践中探索。1985年方芳首先完成中穿反吊前空翻,并多次成功地用于比赛,两次蝉联全国高低杠冠军。继方芳之后,贵州省少年运动员罗莉、藤敏又完成了反吊大回环。这一成功,为进一步开发反吊技术领域,增大振浪速度,在该领域内进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李娅完成的高低杠反吊分腿前空翻再握杠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年轻运动员学习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单杠的反吊技术用在高低杠上,是高低杠技术向新领域开拓的创举,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有利于我国高低杠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应该提倡更多的运动员向这个新领域深一步开发。在一九八五年第一届青运会体操予赛和今年两次全国比赛中,贵州运动员方芳都成功地完成了反握手倒立中穿前回环接反吊前空翻再握高杠这一创新动作,并获得第一届青运会体操予赛、一九八六年全国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和一九八六年创新一等奖。在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六年的比赛中她所完成的动作在技术上有所不同,即中穿前回环由没有经过倒立部位而达到了倒立部位,这是技术规格上的一次飞跃。这个飞跃经过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艰苦努力,从量变  相似文献   

4.
梁琼高低杠反吊屈体分腿前空翻450°越杠再握动作是我国首创"莫氏空翻"之后的又一创新的高难度动作,是一个至还无人问津的最新动作,梁琼本人也没有在比赛场上亮相过。作者运用德国阿莱Ⅱ型高速摄影机对梁琼的创新动作进行了定点拍摄,并主要采用运动学分析法,对该动作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梁琼高低杠反吊屈体分腿前空翻450°越杠再握动作是我国首创"莫氏空翻"之后的又一 次重要的创新。研究中,较完整地提供了该动作各技术阶段的运动学参数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 示,该项技术具有"晚顶伸"、"晚鞭打"、"早撒手"等特点。同时指出,跟肩速度不快,导致再握杠 时肩角、髋角过小,身体重心离杠轴太近,是影响该动作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六年冬训以来,训练基地体操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了世界体坛上目前还没有的反吊前空翻抓杠的高难度动作。反吊前空翻这个动作,一个运动员试做需要3-4人保护,有时在一个训练小组里难以办到,必需别的训练小组给予支援协助。由于党支部狠抓了技术训练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狠批技术私有观念,打破了过去各训练小组各抱一摊的小组界限,大搞群众运动,并在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的三结合科研小组,群策群力,经过不断实践,较成功地摸索出了该动作的技术要领和一套教学训练方法。现将该动作的技术分析和教学训练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反吊前空翻的技术分析 1.关键技术要领有五点:①反吊上后,不要过早顶肩、打腿,要等到重心过  相似文献   

7.
缩短我国高低杠项月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关键在于高难动作的创新。本文介绍了“高低杠大回环转体360°接交臂前空翻”动作的设计过程和训练、运用效果。该动作设计是在腾身转体360°的基础上,在大回环转体180°的过程中,将反握倒立向前反转180°成一个交臂动作接前空翻下的创新。该动作获全国体操协会创新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多年的体操训练与科研工作中,坚持超前性的设计思想。在高低杠项目中,创新了反吊和反吊大回环的系列动作,对于高低杠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符合运动项目发展规律的超前思想很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七十年代以来,女子高低杠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技术的发展促使器械的改革,高低杠的安装方法仿照了男子单杠的安装方法,两杠间的宽窄范围加大,杠面弹性也增强了。目前有许多男子单杠动作能在高低杠上做了,如分腿支撑向后或向前回环成手倒立、腾身回环经手倒立换成反握手倒立或推手前空翻成悬垂等,已普遍的被运动员所掌握。高低杠的成套动作及其编排水平也都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
该动作是贵州体操队11岁的孙萍在全国二青会上完成的具有独创性的超高难度动作,国外尚无人闻津。提高反吊前旋下技术质量的关健是在提高反吊大回环速度的基础上,正确利用鞭打技术以提高腾空初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莫慧兰在第12届亚运会上一人独揽4枚单项金牌。她是迄今参加亚运会女子选手夺得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她的高低杠动作更是引人入胜,并成功的完成了前空翻一周半越杠抓杠的高难动作,创造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莫空翻”,使人叹为观止。无论是难度价值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高低杠全套动作的评价是由难度动作、加分因  相似文献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任务七七年苏联沙波什尼柯娃在高低杠上成功完成了大回环,在体坛引起了轩然大波。接着,她又在七八年十九届世界体操锦禁赛上独创了“大回环前摆转体180°分腿前空翻抓高杠”动作,从此,掀起了大摆潮流。近年来,大回环转体、特卡切夫腾越、京格尔空翻、叶格尔空翻等动作纷至沓来,极大地推动了高低杠技术的发展,不仅使高低动作连接的编排顺畅,惊险性加大,而且,使高低杠下法又得到了新的开辟。  相似文献   

13.
该动作又称为“猫跳”,是高低杠上的一个新的高难度动作,并可以发展其他的连接。先进的向前大回环和高质量的振浪技术是完成该动作的动力基础,而正确的撒手时机和撒手瞬间的主动拉压杠的用力方法是完成动作的技术关键。只要掌握好振浪技术和撒手时机及压  相似文献   

14.
单杠前空翻和腾越类动作振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单杠向前类型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对振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振浪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法和脱手再握动作的掌握和技术质量,所以分析研究振浪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的动作有:团身前空翻二周转体180°,屈体前空翻二周转体180°,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猫跳”,反吊前空翻抓杠,燕式转体360°,团身前空翻二周越杠下。  相似文献   

15.
高低杠历来是我国女子体操队的强项,但自1999年天津世锦赛后,我国高低杠水平开始走下坡路,在以后多次国际大赛上没有上佳的表现。其原因是我国选手原先掌握的反吊类优势技术已被各国选手所掌握,而衡量高低杠水平的标志性技术——高难"飞行"动作和换杠动作却不占优势。因此,本文通过比赛录像观察与文献资料法,分析第25-28届奥运会高低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飞行"动作和在此期间的世界锦标赛中出现的高难"飞行"动作,并结合体操评分规则修改和器械变革,论述了高低杠"飞行"动作技术发展与演变,以及每一阶段的技术特征,为我国女子体操高低杠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从80年代我省体操运动员方芳首次在高低杠上开创反吊技术后,十多年来反吊技术在我国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很快推向全国。我国运动员使用该技术在国际体坛独具特色,艺冠五洲,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夺取金牌。当前以反吊大回环为中心,拓展出各  相似文献   

17.
女子高低杠向前大回环系统的开发,是近年来一些教练员不断探索的“高低杠前沿动作”。包括体操强国苏、美、罗、东德的运动员中,前空翻类动作虽已熟练,但用向前大回环动作去联结在比赛中尚未出现,其原因首先在“向前大回环”的可能性还没有完全被教练员所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低杠大回环已经出现在国际体坛上,使得高低杠技术更加丰富多彩,编排更加新颖独特,从而把高低杠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高低杠大回环,不仅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而且也是连接其它高难动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动作。例如用大回环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19.
高低杠一直是我国女队擅长项目,郭可愚、丁小平都曾在国际比赛中获得过好名次。特别是我国优秀运动员马艳红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23届奥运会上以高质量的“腾身回环转体360°成倒立”和独一无二的“高杠腹回环低杠团身前空翻转体180°下”,两次为祖国夺得金牌。近年来由于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辛勤努力,在高低杠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规格上都有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年轻选手,带出了不少有竞争力的高难创新动作,樊迪在第2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以她独创的“反握大回环成倒立”接高出杠面一米的“前空翻握杠”,获得了第6名。这些不仅显示了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阔创新之路,丰富体操技术动作内容,提高难度,走我国体操技术自己发展的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重点研究、设计了单杠、双杠和高低杠几个项目的新颖动作。因为所有的动作都是初步设想;没有实验过,盲目性较大,一定有许多缺点和谬误,请批评指导。一、单杠1、向前大回环挺身腾越屈体前空翻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