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2001年修改《著作权法》时将魔术写入作品的范围,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但并未进一步明确具体的保障方式。实践中,也很少有魔术师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便有魔术师想尝试维权也是异常困难的,其缘由在于魔术的秘密性特征限制了其不同于杂技作品,也不同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其它客体。从现有立法来看,这的确是个难以克服的障碍,但这并不影响魔术师作为表演者而享有的表演者权益。  相似文献   

2.
魔术是一项依托于秘密方法制造奇迹的表演艺术,魔术秘密的保护在业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今年,刘谦在春晚的精彩表演以及各国顶级魔术师在北京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上近乎幻觉的表演令全国观众对魔术产生了空前的兴致。同时,魔术揭秘和大量仿制、劣质道具也充斥于市场呈现泛滥趋势,使魔术从业者喜忧参半。为了实现我国魔术艺术的良性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魔术秘密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与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高科技条件下,网络隐私权引起广泛关注,各国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模式不外两种:行业自律模式和法律保护模式。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存在明显疏漏,应明确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制定专门的隐私权法对其实行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品牌由于存在上的无形性,相对于有形资产来说,构成侵犯的可能性较多,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来保护。国际奥委会通过《内罗毕公约》、商标注册、版权保护、举办国相关法律规定和赛场清洁政策等方式对奥林匹克品牌加以保护。美国奥委会通过各项法律、法规规范各组织与个体的行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澳大利亚作为奥林匹克知识产权立法的第一个国家,出台了《奥林匹克五环及标记保护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体育产业中建立了完善而有效的品牌保护计划。中国政府和体育组织充分利用立法、行政、司法和宣传手段,针对中国市场上奥林匹克品牌侵权行为的不同形式,加大了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5.
《杂技与魔术》2009,(3):57-58
近日我们拜读了中国高校魔术联盟关于保护魔术艺术的倡仪书,大家一致表示赞同和拥护,同时也希望业内外人士尤其是电视和互联网能响应联盟的号召,不要把魔术解密作为传播主体,大家应该把魔术看成像其他艺术一样,欣赏其表演,品味其技艺。  相似文献   

6.
论中华传统武术的法律保护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起一整套的法律、法规,以保护中华传统武术已是学者们的共识。分析指出对传统武术在宏观上进行保护模式的构建是建立这种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们应加快综合性及专门法律、法规制定的步伐,实现国内法律与国际条约接轨,以地方性法规配合全国性法律、法规实施,强调民族主体权利优先、同时兼顾个人主体权利,采取防御性与救济性法律保护综合措施,最终构建起中华传统武术的法律保护立体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对法律关系概念再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法理学的分类方法归纳出绝对型法律关系、平权和隶属型法律关系、诉讼型法律关系和保护型法律关系是我国体育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体系,其中,每个体系都会因不同的体育法律事实,即体育行为和事件引起具体关系的产生、变化和消灭.同时,也会由各种针对性的体育法律规范设定出不同体育主体的体育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杂技与魔术》2009,(3):58-58
众所周知魔术的‘秘密性’是魔术表演的生命所在,魔术机关的揭秘直接威胁到了魔术艺术的安全。作为魔术艺术领域的一个民间组织,中国高校魔术联盟能够在魔术遇到大范围解密时首先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发出保护魔术的倡议,可喜可贺,在当前缺乏行业协会组织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声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为唤起人们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武术的法律保护意识,通过追溯福建畲族武术发展源流及保存现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剖析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法律保护上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探寻完善其法律保护不足的对策。即完善各位阶的法律规范,地方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立传承人层级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张玉超 《体育学刊》2004,11(4):16-19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奥林匹克形象与价值在互联网上得以延伸,为了解奥林匹克域名的法律性质,预防奥林匹克形象与价值在互联网上受到伤害,对中国奥林匹克标志与域名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中国奥林匹克标志具有专门的法规和《商标法》去保护,而其域名保护仍主要采用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去调解、仲裁。通过研究提出了加强相关立法、完善行政与司法救济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魔术的核心秘密,行话称为"门子",保护"门子"是每个魔术表演者最基础的任务。所以,魔术师和魔术爱好者在被问到魔术秘密以及见到魔术被揭秘时最常见的反应是讳莫如深和痛心疾首。本文就魔术揭秘之良性猜测类型做出说明,并从魔术设计、观众认知等角度提出其成因假说及识别、处理方案。恶性揭秘与良性猜测的区分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奥林匹克标志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一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问题研究;②具体权利主体所有奥林匹克标志保护问题研究;③保护对策研究;④保护途径研究;⑤保护历史进程研究;⑥国内外比较研究;⑦国外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法评价;⑧个别问题研究。后继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①北京奥运会后奥林匹克标志的法律保护依据;②其他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奥林匹克标志法律问题;③法律保护模式;④《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修改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奥运会中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奥运舍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对28届奥运会中的相关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营销,环境保护,资金运作,体育彩票的法制化管理,电视转播权和体育比赛门票出售等法律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在魔术小组活动中又看到郭士发老师带来的《鹅幻汇编》,翻看之余,引起我许多联想,连缀为如下絮语。《鹅幻汇编》可说是我的启蒙课本,在研究魔术的大半生时间里曾多次翻阅,越来越觉得确是经典之作,首先是内容上非常广博,不光是汇集中国传统戏法,还有当时的外国魔术、江湖生意和带特殊道具和技巧的小型杂技,比我见过的许多中外魔术书的内容都全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民族传统体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族传统体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法律保护的基本要求,加快专项立法,鼓励地方立法,加快体育法的配套立法建设,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魔术艺术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魔术艺术的发展途中遇到了不少问题,魔术资料遗失现象十分严重。本人从事杂技魔术艺术资料工作多年,对此感受深切。我认为,为了振兴中国的魔术事业,加强魔术资料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已成为了中国魔术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体育赛事品牌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事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它是赛事外在的形象标识.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体育赛事品牌知名度的提高,针对各种赛事品牌的侵权行为开始出现并有扩大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赛事的健康发展.文章全面阐述了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品牌法律保护的现状,对体育赛事品牌侵权行为进行了分析,从构建完善的体育合同法律体系、加强体育赛事转播机构的法律约束力、完善反埋伏营销法律体系、维护明星运动员的权益等方面提出了对体育赛事品牌进行必要法律保护的措施,研究目的在于促进体育赛事品牌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幸运的是,国家已经加大对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这个进程中,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已经唤醒了人们对其的热爱和追寻。本文以"山西挠羊赛"为视角,通过追溯其发展历史及目前的保护现状,然后分析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在法律保护上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积极探寻解决其法律保护不足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性,希望对我国民间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比较、实证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从民商事法律关系视角,审视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研究认为,体育赛事是体育赛事主体实施的,以提供竞赛产品及相关服务为目的,能够引起体育赛事主体之间民商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行为.根据体育赛事行为的内在特征,体育赛事民商事法律关系可被类型化为:体育赛事组织法律关系、体育赛事参加法律关系、体育赛事赞助法律关系、体育赛事消费法律关系和体育赛事服务保障法律关系.对体育赛事进行民商法学界定及关系分类,目的在于从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角度,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赛事法律制度,保护和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企业兼并立法存在法律渊源广泛、法律体系松散、法律效力层次低等问题。外国企业兼并的立法原则是:自愿原则、自由竞争和效益原则、反垄断原则、保护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原则。我国企业兼并立法应注意的问题:正确界定政府在兼并中的职责和职权,职工安置,关于企业兼并的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