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个人资料保护看人事档案法制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个人的权利意识日渐强烈,过于强调公共利益性质与绝对保密性质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法制无法适应个人资料保护运动所提出的在人事档案收集与处理中保护个人权利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将现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合并,制定统一的<人事档案法>,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人事档案等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将"保障档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档案事务对档案当事人本人公开"作为修法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2.
杜宇 《档案管理》2016,(5):94-94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发的《干部档案管理条例》规定,人事档案是指组织、人事或其他有关部门在人事管理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以备考查的人事材料。人事档案知情权是指当事人依法所拥有的,对档案部门保管自己的档案材料及其利用情况有知晓的权利。积极探索以知情权为保障的人事档案管理新模式,对于人事档案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小玲 《档案》2015,(3):58-5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事档案的管理逐步进入信息化管理的新时期。电子档案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但却使个人隐私权保护问题愈加凸显。因此,管理和保护好电子人事档案中所涉及的个人资料及隐私权显得尤为重要。一、电子人事档案中涉及的个人资料及隐私权问题分析1.电子人事档案与个人资料在过去很长时期,人们熟悉的人事档案大都是纸质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网络的应用,电子人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严格的管理体制和保密制度,把人事档案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当事人无权查阅本人的档案,无法了解档案记载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知情权.近些年来,因原单位在人事档案中记录了"不实之词",造成当事人人身伤害的事件屡见不鲜.随着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公民的知情权意识日益增强.在知情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打破人事档案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条件地开放个人的档案材料,实行人事档案的公开、透明管理.已成为一种不可避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知情权是现代民主、法制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民对知情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因人事档案引起的纠纷、争议、诉讼频频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事人对自己的人事档案无知情权所致。目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事档案仍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如何增强人事档案的“透明度”.让当事人获得对自己人事档案的知情权?在知情权保护逐步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这的确应引起档案界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6.
人事档案知情权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事档案因其固有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保密制度,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事人无权查阅本人的档案,无法了解档案记载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知情权.随着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公民的知情权意识日益增强.在知情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打破人事档案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本人有条件地开放个人的档案材料,实行人事档案的公开、透明管理,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人事档案是在组织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并经组织审查或认可的,记录、反映人员经历和德才表现等原貌,以个人为单位立卷归档保存的文字、声音、图像、照片等形式的档案。简言之,人事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个人德能勤绩等方面情况的,经组织认可归档保存的个人材料。此定义丰富了传统人事档案的信息内容,强调了归档的人事材料须经组织鉴定认亓丁,显示了人事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人事档案知情权——一项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人事档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王英玮主编的《专门档案》一书中下的定义为:“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并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人事档案材料。”人事档案知情权,顾名思义就是指当事人合法拥有对本人人事档案材料内容情况及其利用情况等知晓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北京档案》2012,(8):13-17
正人事、婚姻档案1、个人对其人事档案是否享有民事权利?人事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属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人事档案均不可随意处置。单位对人事档案负有保管义务,并根据需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流转和移交。  相似文献   

10.
人事档案知情权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事档案因其固有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保密制度,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事人无权查阅本人的档案.无法了解档案记载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知情权。随着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公民的知情权意识日益增强。在知情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打破人事档案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本人有条件地开放个人的档案材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巍 《兰台内外》2013,(6):66-66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事档案资源的巨大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知,若继续沿用原始的管理档案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新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成为一种必然。适当开放人事档案,把利用的权利交给个人,即是知情权在人事档案中的体现,也是人事档案适应时代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人事档案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有效平衡人事档案的保密性与个人知情权的矛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确保人事档案的个人知情权  相似文献   

12.
张健  刘珂 《中国档案》2024,(3):56-59
对档案领域内发生的民事纠纷开展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档案治理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情况,消解多方主体民事纠葛,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以1998年到2022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档案民事案件为研究样本发现,在纠纷类型方面,档案民事纠纷集中于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和人格权纠纷。纠纷的频发暴露出档案服务外包工作法律风险较高、法院对是否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裁判观点不一、职工人事档案纠纷的案由归属不一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过程、将人事档案纳入“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的认定范围以及明晰个人档案的权利归属和保护路径等纠纷化解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或其他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并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人事材料.人事档案作为人事管理的重要工具,是人事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档案这个大家族中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专门档案之一.我国人事档案长期实行的是内向型封闭式管理模式,其在固有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保密制度下,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加速和社会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这种过度强调保密的传统模式下的人事档案管理理念与现代民主社会强调的信息"公开、公平、公正","以人为本"思想已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9,(Z1):173-174
<正>医院人事档案知情权是指在不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前提下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领域,医院职工依法拥有的对自身档案材料状况及其利用情况等知晓的权利,以及医院和人事部门依法拥有对本院职工人事档案记录内容的客观真实程度知晓的权利[1]。如:保管状况、保管内容、考核鉴定等。我国大部分医院人事档案基本属于人事部门管理,普通职工无法见到自己的人事档案,甚至档案管理者也无法见到自己的档案内容。医院职工无法对自身的档案进行查阅,无从了解自  相似文献   

15.
知情权是一种天赋人权,在当今世界各国知情权保护已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共识.在诸多种类的档案中,人事档案作为对公民基本情况的客观记载,无疑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依照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法规,公民不能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人事档案.  相似文献   

16.
提起档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也许是自己的档案,那么你对自己档案的了解吗?你自己档案里到底有什么内容?那些内容都真实可靠吗?对于这些问题,别说一般人员,就连我这个档案工作者也很难说清楚,因为个人不能查阅自己的档案,这是铁律.可是为什么不能看?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提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了. 长期以来,人事档案因其固有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保密制度,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大量人事档案被人为地束之高阁,长期沉睡在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库房中,价值无法体现,作用也不能发挥.由于人事档案的透明度差,因某些不符合实际的评价和鉴定给个人晋升晋级造成危害的事情时有发生,既导致组织用人失误,也给个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近年来,随着人们档案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日益增强,当事人对自己档案知情权的要求也愈加强烈.笔者仅就此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兰台世界》2015,(S5):79-80
<正>人事档案是反映个人情况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真实、齐全、完整、规范的档案材料,比较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个人德能勤绩方面的内容,能够较好地发挥其为干部人事工作和人才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人事档案还存在材料内容待规范等诸多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作用的正常发挥,对档案工作的声誉也十分不利。针对人事类档案的某些不足,提出己见,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见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与传统人事档案工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人事档案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历史记录,在档案当事人结婚、出国、人事调动等社会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凭证作用。然而,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事档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正日益弱化:一方面.人事档案对人们的求职、就业已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可以“无档生存”.非国有企业员工可以“无档择业”;  相似文献   

19.
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传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与档案信息本人见面制度,制定科学的鉴定、更正和更新程序,明晰人事档案管理主体、人事档案形成单位、档案信息本人的权责关系,建立个人信息监督、保护机构,建立“人事立户”的存档新模式等设想。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人事记录.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人事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更好地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笔者结合几年来档案管理的实践,就如何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谈谈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企业人事档案的定义 人事档案是在组织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并经组织审查或认可的,记录、反映人员经历和德才等原貌,以个人为单位立卷归档保存的文字、声音、图像、照片等形式的档案.简言之,人事档案即是记录和反映个人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经组织认可归档保存的个人材料.它是我国国家档案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