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妍  杨育智 《成人教育》2022,44(3):14-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颁布的社区教育政策切实指导和推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党十八大以来颁布的社区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发现,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目标逐步清晰但仍需全面化、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日趋丰富但仍需具体化、社区教育政策保障逐渐增加但仍需专门化、社区教育政策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仍需前瞻化。未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的修缮,需要从建立合理的社区教育价值取向、完善社区教育政策的内容体系、推进社区教育政策的高效落实、拓宽社区教育政策的实现形式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2.
“特岗计划”自2006年颁布以来已实施十五年。在发展过程中,“特岗计划”先后经历了政策规范发展、政策规模化推广、政策优化转型三个阶段,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然而面对新时代我国乡村教育发展趋势由数量优先转变为质量优先,“特岗计划”政策的修订却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现实矛盾。改进和完善“特岗计划”政策需要梳理十五年来我国在特岗教师队伍的形成发展方面所提出的相关政策,总结“特岗计划”的成效与问题,从严招聘、强化培训、扩大宣传,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社区教育政策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华  杨钋 《职教论坛》2020,(1):77-83
社区教育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最高层次的政策文件仍然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意见。既有关于社区教育的研究比较多,但以公共政策、教育政策的基本理论和视角,对社区教育政策文件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社区教育政策的研究从政策演进、本质属性、政策执行、实施主体、域外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认为总体上存在研究数量还比较少;理论自觉性不够,研究深度有限;研究领域较为集中,重复性研究较多;涉外研究较少使用一手资料等问题。新时代对我国社区教育及其政策的研究,应进一步增强理论和学术规范意识、实证意识、本土意识,不断提升研究和解释中国社区教育发展及政策现象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论高等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社区制”已经逐渐取代“单位制”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点,目前社区教育的现状与社区教育的地位不相适应,高等教育机构的介入则是提升社区教育质量、丰富社区教育内容、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自身也要求走出校园,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教育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高等教育介入社区教育是一条互利互补的、值得探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教育和精神生活的高层次的追求,国家政策的引导"互联网+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常态化发展对社区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同时江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加剧为社区教育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适应江西发展战略的创新机制、挖掘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推进独特文化资源的有...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使命,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社区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有强大的群体需求,包括老年群体、家政服务群体、新型职业农民群体、青少年群体等,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要贯彻“三协同”的精神,通过“合作型”“自主型”两种模式选择,加快构建政策供给、课程资源适应性、师资素质进阶、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资金投入等机制,增加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为社区教育提质赋能。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构建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为基本内核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善治的题中之义。在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探讨“新时代社区教育”的构建,是一种趋于融合型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路,有着严密的理论逻辑和清晰的现实逻辑。基于此,文章从社会系统、学习者、学习资源、教学互动等四个维度,分析了构建新时代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以为基层社会治理善治贡献新时代社区教育力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社区教育在政策中的不同内涵,可划分为初步探索社区教育、开展社区教育试点、收获社区教育试验成果、规划社区教育新阶段几个时期。中国社区教育政策有助于丰富中国教育政策内涵,保障中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明确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方向,形成中国城市教育新格局。中国社区教育应完善社区教育政策体系、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壮大社区教育人才队伍、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就并初具中国特色;但由于国家对社区教育的法律规制及制度设计尚未定型,社区教育实践尚处于初始阶段,且发展极不平衡,社区教育领域的竞争暗流涌动,因而广播电视大学推展社区教育正当其时。我国广播电视大学不仅要抓住机遇“挂牌子”、“插旗子”,还要“合纵连横”,争取法律、政策支持,积极培育优势,联手部门机构,互享资源,共创未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域,不仅是重要的物理空间,而且是具有丰富育人内涵的精神家园,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区空间已由单一生活功能向多元综合功能拓展,日益成为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高校应探索与实践将学生社区由“物理空间”转变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精神空间”的有效做法和...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教育是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社区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推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服务改善等的教育活动。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政策能否落实、管理是否健全、农民是否自觉等方面的困境。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劳动力、教育、科技、合作企业等方面均具有很好的优势。高等农业院校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四种实践途径:农村社区定向招生和奖助帮扶模式、中小学教育帮扶和社区成人教育模式、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模式、"院校—政府—社区"三结合的农业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黄蘋  陈时见 《教育科学》2020,36(2):76-8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并呈现出新的方向。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由“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情感共同体”“校企文化共同体”和“校企责任共同体”组成,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高形态,具有共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补性等特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需要构筑义利统一的发展共识,需要构建情理交融的共生合作机制,需要共建开放包容的合作文化,需要落实互融共生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13.
费红辉  吴进 《成人教育》2022,44(3):20-25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治的治理格局。社区教育是城镇社区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然层面的价值引领,更是新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主动作为的实然依据和必然趋势。一方面,社区教育从组织、群体、个体、社会层面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事务管理与共治,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各类社区教育活动融入社区治理,拓展和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形成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进而使社区教育更加契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区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毛艳  常玲玲 《成人教育》2022,42(1):71-79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层面出台的51份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民族中等职业教育扶贫、民族特色中等职业教育、民族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三大主题始终伴随民族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在推动民族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贫困文化、政策主体关注点差异、政策执行协同化差异导致政策效果出现偏差。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民族中等职业教育政策需要秉承多元和谐的政策价值取向、彰显特色与普适共融的政策理念、采取多方面协同增效的政策行动,为新时期民族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志鹏  赵迪 《成人教育》2021,41(2):31-36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取得了多方面的新进展。学习型自组织成为社区教育的新兴主体,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可以将资源转变为社区教育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型自组织能够开发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在学习型自组织发展的推动下,社区层面初步形成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进一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应将发展学习型自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区终身学习中采取志愿服务“银行”活动;在条件成熟的社区积极开办社区学院;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等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policy debate over “college for all” versus “college for s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college” (as a formal education attainment category) and earnings. Our evidence confirms—using data from the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ACS), the Panel Study on Income Dynamics (PSID), and the Survey on Income and Program Participation (SIPP)—that mor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on average,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edian earnings. However, there is emerging evidence that a proportion of workers who have attained lower levels of education (i.e., “some college”) earn more than those who have attained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bachelor's degree).

We focus particular attention on the subset of Americans who fall into the U.S. Census official category entitled “some college.” This is a heterogeneous group who have alternate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but who have not acquired a formal associate or bachelor's degree. Instead of an unequivocal focus on “college for all” or even “community college for all,” we argue that educators and policymakers should consider “some college” as a viable pathway to future labor market success. In sum, we conclude that some types of “some college” could lead to a reduction in earnings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常州社区教育尽管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政策和经费保障的支持力度与社区教育发展需求尚不匹配,主要表现为投入少、缺乏明确的保障渠道。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确保公共财政投入成为社区教育经费筹集的主渠道,在此基础上尽力完善社区教育多渠道经费筹集机制及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机制,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使大量农民实现向城市的转移就业、使涌入城市的农民实现思维方式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教育因其"全员、全程、全方位"等特征,在新市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推动了城镇化发展,而新型城镇化也赋予社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式、功能上以新的使命。目前,社区教育自身的发展还明显滞后于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水平差距也加剧了城市社区教育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观念认识、加强实体建设、完善保障制度、建立梯级资源共享,这是促进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助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已逐渐形成项目化运作、协同化发展、多元化参与的实践格局。在"一带一路"建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被赋予更加多元化的内涵使命,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因此,需要在中非战略合作框架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合作的新模式,通过筑牢合作理念、创新实践路径、深化内涵建设、构建协同格局等深化路径,努力构建中非职业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把为人民服务写进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落实。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方向和出发点。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和谐,这是新时期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