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亚锦赛中国男篮9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国男篮在此次比赛中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提高男篮竞技能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在亚洲,中国男篮实力突出,内线进攻技术与外线防守技术是中国队获胜的核心因素,而在抢进攻篮板球和抢断球能力等方面与对手水平相差不大,团队攻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后卫进攻能力和进攻手段单一,应提高后卫队员突破技术和突分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取得本届世锦赛前4名的西班牙、希腊、美国,阿根廷男篮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和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各位置队员较年轻;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实力较强;后卫和前锋队员的3分球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强对抗,快节奏比赛中,中国男篮队员进攻侵略性和个人防守攻击性不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伊朗队比赛中后卫队员的技术统计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男篮后卫与伊朗队后卫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并对我国男篮后卫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我国后卫队员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青 《体育世界》2009,(5):11-13
后卫队员作为整个球队的核心和灵魂,承担着组织全队进攻与防守的特殊任务。后卫技术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全队战术的组织调整、比赛节奏的合理控剜、攻防时机的灵活掌握,进而影响到全队技、战术风格的体现和整体实力的发挥,对比赛过程和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第15届男子篮球世界锦标赛的观察,对中、国外男篮后卫快攻能力的比较分析,力图找出我国男篮后卫的差距,为今后我国隽篮后卫的进攻训练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男篮后卫进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其他参赛队后卫队员在比赛中的得分、篮板球、助攻等进攻能力,结果发现:中国后卫队员在场均得分方面与参赛队后卫队员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罚球次数远低于其他参赛对手;篮板、助攻数都高于其他参赛后卫队员;中国男篮替补后卫与主力后卫之间的能力差距明显。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强进攻的侵略性及突破造犯规能力,积极拼抢篮板球和在以后的篮球训练中要注重对后卫队员全面性技术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量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男篮与本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前4名的队伍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还留有落后的"篮球大型化"理念的痕迹和人才培养上有一定的断层现象;整体上与世界强队有差距;进攻过分依赖内线,内外脱节,得分手段单一;防守的压迫性、攻击性不强;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优势明显,后卫和前锋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男篮和与赛队手在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9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显示,中国男篮和与赛队相比具有相对优势,但中国男篮在半决赛、决赛中的竞技表现一般,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中国男篮内线统治力下降,外线队员进攻稳定性欠缺,突破攻击能力不强,内外缺乏呼应,全队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抢攻意识不强,阵地进攻机动性差,无效的传接球过多,进攻效率不高.全队防守伸缩性差,身体对抗不占优势.中国男篮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差距较大,队伍力量不平衡,替补队员的比赛效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录像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中国男篮后卫的技术现状、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卫二分球、三分球、罚篮命中率低,得分少,失误多,抢断少,助攻次数少.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数据分析和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对参加第16届锦标赛的中国男篮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指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并为中国男篮参加以后的比赛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第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决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找出了造成中国男篮失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我国男篮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显生 《体育科技》2011,32(3):27-29
通过对第15、16届世界篮球锦标赛决赛阶段中国男篮的投篮技术、得分能力、主要得分形式、助攻、失误、篮板球、断球、封盖等指标与赛队进行对比研究,剖析中国男篮攻防技、战术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我国男篮竞技水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27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篮球管理层对目前亚洲篮球运动的发展变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自身定位不够准确;中国男篮在与亚洲一流强队交锋时,在身体对抗、体能、技战术打法等方面已无任何优势;对聘请外教和中国男篮技战术风格的关系缺乏统一的思考;现行的篮球管理体制和竞赛体制不利于中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篮球后辈人才的培养体制过于单一等方面是中国男篮此届亚锦赛失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重新审视和定位中国篮球的发展等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记录、数理统计、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法,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各项技术进行统计和对比研究,针对对比数据差异,找出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为中国男篮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鹏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582-584
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女子篮球也在不断地向男子化的方向发展。但女生篮球选项课的学习中却存在着许多的消极行为。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访问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女生在篮球选项课学习中的惰性的研究分析,了解这些女生不愿活动的各种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提高女生篮球选项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4强队之间的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场均得分、总投篮命中次数、总投篮次数、2分球投篮次数、3分球投中次数、防守篮板球和盖帽等指标上,都是前四强球队中最低的;中国男篮除在投篮次数上略高于其他队伍外,其他技术统计指标比其他球队较低。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守能力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为我国男篮防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内线队员身高优势,场均封盖技术与对手差异不明显;但身体对抗能力差.在防守篮板球、抢断球场均失分、防守体系的整体效能都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王胜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17-518,528
CBA对我国的篮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目前CBA联赛各俱乐部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去向却都是难题。在概括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促成两种联赛在人员选拔与使用上的接轨,并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这是对CBA与CUBA都有利的选择,也应该是我国篮球体制发展的未来趋势、CBA篮球联赛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27届男篮亚锦赛的中伊男篮攻防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场均攻防数据对比中,除了三分球和失误两指标接近外,中国队在各项指标上都要明显低于伊朗队;球队风格方面:伊朗队高强度防守、快节奏攻防转换是整体实力高于中国队的制胜因素;在各位置球员效率方面:中国队在内线方面较伊朗队仍有优势,但其他两位置能力明显不足,使球队整体"木桶效应"突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