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世奇人》一课,原选冯骥才的《泥人张》和《刷子李》两篇,因《刷子李》一文被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选作自读课文,为避免重复学习,2007年初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于对《语文》(八年级下册)进行了小  相似文献   

2.
冯骥才先生的《刷子李》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文章内容写得曲折有趣,融方言幽默于一炉,人物形象丰满,很吸引学生,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  相似文献   

3.
泥人张     
冯骥才 《少年读者》2008,(5):14-15,17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刷子李》选自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全书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泫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泥人张》也是其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4.
冯骥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俗世奇人》这部小说集。其中,《刷子李》《泥人张》也作为教材选进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有人认为它是在讲民风、民俗,该文从多个方面指出了这种观点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陈翎  赵飞 《贵州教育》2013,(2):33-35
全国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活动中赵飞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刷子李》,得到了与会老师的热议。"来自贵阳的赵飞老师执教《刷子李》一课,他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导读,明确学习要求;再自主阅读勾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接着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侧面烘托、细节刻画的精妙之处,抓住曹小三的态度变化‘半信半疑——相信——不信——完全相信’,体会文章‘一波三折’的表达方式;最后借势补充《泥人张》片段阅读以及推荐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引导学生体会文  相似文献   

6.
邱慧 《现代语文》2010,(3):98-99
<正>《俗世奇人》是我国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冯骥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燕赵故地——天津卫,因此地"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要上层,更在市井民间"[1],令作者生发出"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2]的感叹,遂刻画出了苏七块、泥人张、刷子李、酒婆等性格迥异、举止奇特、身怀绝技的"奇人",集成一书,冠以总名。作品  相似文献   

7.
《俗世奇人》是我国当代作家冯骥才所著,当中介绍了一些在天津的俗世奇人。例如专干粉刷一行并且在这行干得响当当的"刷子李"和手艺道上他认第一,无人敢认第二的"泥人张"。他们在各自行当上干得堪称一绝,直叫人听了赞叹不已,惊讶一时。  相似文献   

8.
冯骥才的作品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泥人张》就选自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这是一篇很有欣赏价值的微型小说。  相似文献   

9.
俞秀琳  林其雨 《福建教育》2022,(14):38-39+46
<正>【初次解读】《刷子李》是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选自冯骥才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俗世奇人》根据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奇人异事创作,刻画了天津老百姓生活(“俗世”)中的传奇人物(“奇人”)。《刷子李》一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为主题,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俗世奇人》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和语言。《泥人张》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特技艺和智慧的民间艺人——泥人张。他的从容自若、后发制人和他的对手海张五的狂妄、跋扈,都被刻画得形神兼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冯骥才先生写人叙事的高超本领更让读者拍案称奇:故事情节悬念跌出、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叙述语言更是津味十足、简洁传神,可谓余音绕梁,令读者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正>一、抓预测,从题目猜想感知人物特点师: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生活中那些鲜活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走进(指课题)——生:(读)刷子李。师:从题目中预测一下刷子李是干什么的。生:是粉刷墙的。生:是个粉刷匠,能挣钱。师:(出示题目《狼牙山五壮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同《刷子李》相比,同样是写人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生:《刷子李》一读题目就知道主人公有拿手行当。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主题的第七单元,编排了《人物描写一组》《金钱的魔力》以及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的《刷子李》三篇课文。编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至于应该体会和学习运用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教材的"交流平台"及配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语用点的选择上,如果面面俱到,则收效甚微。笔者从一节课谈起,从不同时期的同一课的教学,可以反映出笔者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理念指导下教学实践上的改变。《刷子李》是冯骥才先生的小说集《俗世奇人》中的一篇。文中刷子李之"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他刷墙的效果好,让人感觉"就如同升天一样美",作家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二是刷子李刷墙的动作神,让普通人发憷的刷浆活,  相似文献   

14.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冯骥才先生的小说《泥人张》.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自由朗读一遍,然后完成一个小任务,说说文中哪一个人物特别有意思. (生读,思考.) 生:我觉得是海张五.他本来想拿泥人张“找乐子”,可没想到泥人张“回报”了他一个“一脸狂气”的头像,结果海张五自己却成了别人的乐子.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在无锡市初中语文评优课上,三位教师共同执教冯骥才先生的短篇小说《泥人张》。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不同的课堂,通过师生对话完成教学任务,展示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静心思考,这三堂课带给我不少的思考。第一位教师上课的主要内容是:①这个故事中除泥人张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海张五。请在这两个人物之间加个词,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16.
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泥人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生:冯骥才。师:请大家先把课文读一读。  相似文献   

17.
看家本领,又称“拿手绝活”。在过去,倘若手上没有一点“绝活”,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更甭想吃香喝辣了。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就有着一手令人艳羡的绝活。“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刷过的屋子,  相似文献   

18.
【教材内容及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是对人物描写类文章的进一步学习、归纳和巩固。“人物描写一组”内容包括:《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节选自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相似文献   

19.
认牙     
孙进修 《中文自修》2023,(20):20-22
<正>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泥人张、刷子李、背头杨……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绝活,是“俗世”中的“奇人”。本期,让我们一起认识其中的一位“奇人”——《认牙》中的华大夫。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华大夫一看病人张开嘴便知晓病情)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描写了华大夫医术高超,为后面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相似文献   

20.
正语言习得是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本质,所以我认为略读课文不能因为教学要求的"略"而略去语言点学习。人教版教材的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洋溢。其中《刷子李》一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全文叙事一波三折,语言生动传神。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抓住一些语言训练点,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的,从而感受文章那独特的语言韵味。一、抓住语言点细品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