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与活力,但毕竟经验少,阅历浅,学校领导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应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成才立业的条件,要鼓励老教师给青年教师以有益帮助。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青年教师一定要有一颗谦卑之心,一份敬业之情,一股向上之力,一个容人之量。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直接为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它的教学兼具双重任务:既要学生“会学”,又要学生“会教”。由此可见,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而且要注重实践环节,即切实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学导读———教师点拨———范例引路———参与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为指归,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以适应现实和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自学导读。在定向、定量、定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自读教材。这样做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由被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点拨。在检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答疑,并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当前小语教改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动地理解、把握了教材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视野,弥补我们的课本不能短周期翻新的不足。范例引路。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放教学录像...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普拉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与自杀有不解之缘的普拉斯对死亡问题非常痴迷,她运用意象、哥特场景和黑色艺术等修辞手法来使死亡主题诗化,把死亡和生命的升华糅合在一起。在诗化的死亡中,普拉斯对生命有了双重认识,她不仅留恋生命,对再生也充满渴望,揭示出流淌着生命意识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4.
在“活动”中学习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要把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学中,我巧妙地把自己置于幕后,把学生推到台前,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例如:在讲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较时,学生4人一组,每组有一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还有一个大一些与一个小一些的圆柱和一盆带红颜色的水。每一组同学都拿起圆锥和那3个圆柱,比一比高和底面的圆直径的大小。然后,学生把圆锥装满水倒在自己选择的圆柱里,只许倒3次,看看有怎样的情况。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倒3次刚好倒满圆柱。这堂课,我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探索知识,同学们都感到很愉快、很自豪。我想: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是方法。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以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满足他们好胜、好奇、好表现的心理,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江夏,湖北省武汉市的南大门,也是一个以农村地区为主的新兴城区,现有各类中小学校118所,教师6221人.学生8万2千人。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里。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立足区情,  相似文献   

6.
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小说《钟形罩》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描绘了女大学生埃丝特在虚伪世界中迷失、抗争、追寻的心路历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埃丝特,或者更可以说是普拉斯本人,以自己的方式执着地反抗并追寻着自我.  相似文献   

7.
一群人归拢在一起,那尚不是一个“组织”;四、五十个学生以简单机械的手段聚于一室,那只能称作一个“组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真正健全的班级应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个领导核心,有优良的风气,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由“组合”到“班级”是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8.
著名旅美作家王鼎钧曾经说过,“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乡愁因乡土而生,漂泊在外的游子以心灵安顿中生命展开的追求,拓展了乡土、故国空间,构建起超越家园之思、国族之愿的乡土观。离家去国的心灵剧痛,异域羁旅的现实禁囿,使乡愁获得了丰富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9.
尹旭华 《中学文科》2009,(18):119-119
课程改革的施行,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要重新认识课堂及其教师、学生、教材等诸组成要素,树立新的课堂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德育》2006,1(10):48-48
中国德育杂志社从2006年6月1日至7月1日面向全国举办了“征集建议,免费赠刊”活动,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杂志社共收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上千名读者的来信,编辑部将陆续选登部分读者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都要有一个爱好,一个健康的爱好。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如收集邮票、收集古玩,而我是收藏图书,古今中外的签名书都在我收藏之列。有时候,斯人远去,收藏签名书有困难,我也以收藏盖章书为乐。古人写信,见字如晤,古人掌军,见印如令。通过这些签名书和盖章书的收藏,我和这些作者们会面、交谈,亲耳聆听他们在书中的叙说,感受他们人生的缤纷多彩,并借此体悟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内容以“新、活、实”为立足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适应新课程内容改革的“有所为一有所不为”思维模式。“有所为”即紧扣新课程内容之“本”来选择授课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关联的内容,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有所不为”即舍弃新课程内容之“末”去更新授课内容,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不必照本宣科,局限师生的“随意性”发挥,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的结论。唯书本是诺。  相似文献   

13.
以“真“作为抓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真话,真实地袒露自己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是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中明白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活动的深入,各地中考数学试卷中的探索性试题逐年增多,特别在2004年的试题中,加大了结论开放与探索的力度.可以预测:探索性问题将仍是中考命题追求的目标,下面例说解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观察、探究、发现、证明,  相似文献   

15.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注重鼓励学生质疑、猜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人托·富勒说过:“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相似文献   

16.
说到小动物,大家一定会想到自己所钟爱的那些小精灵——也许是温柔和顺的小猫咪,也许是活蹦乱跳的小狮狗,也许是伶俐机敏的白鸽,也许是色彩斑斓的鱼儿……是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大家庭中的成员,有了它们,世界才变得那样多姿多彩、趣味无穷、奥妙神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作文方法.笔者在多年的初中作文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作文训练的方法,那就是“模仿、积累、创新“,这是学生易于掌握的一种方法.古代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以辞为载体,按文方能入情.“模仿、积累、创新正是初中学生所寻求的作文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谥号、庙号、年号、尊号是学生比较模糊的知识点.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介绍如下:谥号。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继位新君认可: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评定,然后赐予。谥号按性质分三类:  相似文献   

19.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苏联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以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