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红 《江苏教育》2008,(11):10-1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将“学习”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有许多精辟的论述,直抵教育的核心。在学习心理方面,孔子提出了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想学、好学、乐学,说明学习与情感、态度、意志有密切的关系,惟有“乐学”才是最高的学习境界。才可以产生最大的学习内驱力。在学习方式上。  相似文献   

2.
<论语·阳货>中,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就会找到怎样取得好成绩的秘密.兴趣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我们求知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鲁丽 《课外阅读》2011,(5):174-17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兴趣从何而来?兴趣从学生成功的体验中来,从教师的激发中来。为此我认为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英语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从提高教师素质、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跟踪课后反馈与测评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和培养英语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艳  李远洲 《考试周刊》2011,(29):170-171
本文针对目前现代高职教育中学生在政治课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阐述,认为政治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正确思想意识、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作为理论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得以把书本内容引申进生活,进而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反思提高,这些将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其中“知之”属于学习的最低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被动学”、“要我学”阶段;“乐之”属于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主动学”、“我要学”阶段。如何使学生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和内趋力,完成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历史教学中,笔者尝试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语言激趣。语言激趣是指教师运用简洁、准确、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8.
皮庆吉 《考试周刊》2010,(16):67-6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此,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培养,积极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的一种特殊认识倾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始终是站在了历次教学改革的前列。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虽然做了好多尝试和努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却不能提高。这里面的原因许多。例如,语文,学与不学差别不是很大,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可以立竿见影;还有学习语文无从下手,不知道学什么,从哪学:有的长期以来对这门学科不重视等等。我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求知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最大的内在驱动力,而求知欲的强弱,决定着参与意识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三十年代,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应付手段,而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去探索,以培养自学能力。”即要求教师要注重“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会”过程中“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甲午中日战争》《百家争鸣》《经济大危机》的教学实例为剖析点,阐述了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教具营造历史情境,创设特定环境,模拟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改一再强调,要变学生由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让学生到学校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让学生爱学习,仅靠外界施加压力是不行的,爱由心起,发自内心的爱学习,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中发  相似文献   

13.
每逢作文,学生先是唉声叹气,怨声载道;继而无奈,郁闷;继而抓耳挠腮,浑身生刺,如坐针毡;忽然如有所悟,眉笑颜开,立马翻箱倒柜,历史、政治等教科书一一呈现于语文课堂,在一一翻捡之后,课堂又归于一片沉寂,目似瞑,意暇甚,直至时间所剩无几,被逼无奈,才信马由缰,铺展开去;然后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徐惠珍 《中学文科》2005,(12):19-20
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作为教师本应该把理论讲具体、讲透、讲通俗,但现在有些教师把课堂变成了理论说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再也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政治课功能的发挥。3.职校学生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他们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和他们今后的工作环境、待遇直接有关,所以他们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对专业课表现出更多的兴趣,而把政治课放在可学可不学的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姜菊英 《文教资料》2012,(28):56-57
本文主要从几种上作文课的方法谈起,提倡学生要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文要抓住身边的事、熟悉的人来写,要抒写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倡教师上作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不愿上作文课到乐于上作文课,由不喜欢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  相似文献   

16.
孔子云: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两个分句,呈递进含义。也就是说,使学生能成为“乐之者”,是最高追求;学生能“乐学”,是最美好的学习境界。我想,如果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能成为“乐之者”,当然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求之不得的。可是,从现实的状况来看,孩子们中喜欢语文学科的比例都不高,学习语文的兴趣都不浓,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档案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创立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不尽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个性.因而,我们教师在实施指导时,应该考虑这些差异,应该以最大程度的个性化、个别化方式来进行指导、点拨.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我们的教学才会产生最大的功效.而个性化指导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智力特点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8.
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学方法中的核心,根据教学大纲,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每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用层出不穷的问题在教学中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等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各有偏颇,愚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众多教学方法中  相似文献   

19.
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创立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不尽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个性.因而,我们教师在实施指导时,应该考虑这些差异,应该以最大程度的个性化、个别化方式来进行指导、点拨.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我们的教学才会产生最大的功效.而个性化指导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智力特点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乐学"的源动力,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和感召力,这种"吸引和感召力"是教师的"善导"之基,是教师的整体素养的实际体现,学生只有被老师的整体素养所折服,其"乐学"的积极性才会健康、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