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是19世纪40至50年代俄国自由主义的思想流派。他们提出了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相互论战。斯拉夫派相信俄国的独特命运,把彼得一世以前的"神圣"罗斯理想化;西方派则坚信俄国要走西欧已经走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赫尔岑的"农民社会主义"理论和俄国民粹派运动,是两派论战的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俄国民粹派关于农村公社生命力看法的区别在于马克思坚持必要条件 ,即俄国革命引发的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所给予的物资支持 ,而这一点在信中没有提及 ,加上此信没有寄出发表 ,说明该信没有完成 ,其原因在于马克思寄予厚望的俄土战争以土耳其的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3.
研究俄国民粹派的产生和发展,弄清民粹派在俄国革命运动中活动的真实情况,对于我们正确评价民粹派的历史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苏联史学界,对于民粹派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提法,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的其关键是因为对民粹派在俄国革命史和思想史中的历史地位没有一个正确的估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史学界认为: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民粹派是马克思主义最凶恶的敌人.联共(布)中央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里写道:八十年  相似文献   

4.
卢梭"倒转式"思考问题的方式给了康德以极大的启发。卢梭在张扬理性的高亢的主旋律中,反思启蒙运动的内在矛盾——理性与自由的冲突。这激发了康德对自由问题的关注,并成为其终身研究的核心问题。卢梭为了维护自由而主张回归自然,康德为了维护自由而主张超越自然。康德以"人有善的倾向"的人性论为逻辑起点,以"现象界"和"物自体"的世界二元划分为哲学背景,以"自然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教育二元划分为理论根据,以其关心的"自由意志"为侧重点,提出了教育应该实现由"自然教育"向"实践的教育"的转变,从"现世教育"走向"未来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萨特的经典剧作《苍蝇》对于古希腊神话的改造入手,揭示40年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于早年"孤独的人"的自由观的超越。此时他关注个体与群体、思想与现实、文学与生活的联系,主张行动与介入,并强调自由与承担责任的不可分离。认为这一发展乃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不自觉的影响,其无神论的思想以及积极介入生活的主张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基本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的体育思想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维新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他的体育思想和主张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提出仿德日而练兵,用兵操和近代体育强民救国,德智、体“三育”并重,为妇女体育的兴起而主张男女平等、教育平等,重视兴女学.他的体育思想一方面受“西学”的影响,另方面,也继承和吸收了国内先人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立足于农民文化,考虑到接受对象、表现内容和承传方式以及思想旨归的特点而踏上启蒙农民的现代化道路。他始终实践着为农民忠实代言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古典功利主义因其以追求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为终极目的而饱受道义论者的批驳,并被认为是主张多数对少数的自由权利的剥夺.本文通过对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的观照,认为在理论上存在的一个分界,或可使功利主义与个体自由两者达到谐调.  相似文献   

9.
"以兵战为用"的外交思想指的是:不惧战,不惜与敌人动用武力,但不狂热地鼓吹战争.他只是把战争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主张外交以武力为后盾.简单地说就是主张"以战促战","以武力维权".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据在于:"同治中兴"以来,清朝的军事改革取得了较大进步,清王朝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兵可以为我所用.同时张之洞"以兵战为用"的思想也源自于张之洞的清流人物品格.  相似文献   

10.
作为正义问题以及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争论的主角之一,诺齐克赞同正义的首要性,他主张正义在于权利,而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本文主要从权利的角度阐述了诺齐克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俄国革命的借鉴过程中,注重"实境",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李大钊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中国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人性思想进行分析后发现孔孟的理想主义色彩较浓,也较接近"自我实现".他们虽然并不否认"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他们更多地关注在实现欲望过程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道德理想的实现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而在与马斯洛理论结合的过程中,孔子、孟子关于人性、关于人的道德理想的理论,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演进历史会发现,体育思想的形成从没有脱离政治的轴线,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演进历程中同样贯穿了民族主义政治的基本情怀.从清末开明专制运动下的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萌发、早起议会制度和强人政治下军国民体育思想由盛而衰到国民党威权政治下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勃兴,都暗潜着近代中国体育与政治的紧密联盟.把握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政治意涵,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体育突破传统思想的约束,开启与西方体育结合的现代化;但另一方面,由于对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强化,也使我们过于强调了体育的工具性、社会性和适用性,削弱了体育的人本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影响了其科学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儒民族思想内部分化非常严重,包容与排外共存。在国势强盛的时候,明儒普遍持宽容的民族思想,主张用文化沟通协调好民族关系;在国势衰弱的时候,则转向排外的大汉族主义,完全绝望于民族关系的可协调性。这种分裂可以说是明儒民族思想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潮也在影响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因此,必须加以正确引导,不断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斯在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结合以史为鉴的单元主题,通过客观、全面探究李斯的人生轨迹,从生命历程中要善于发现、总结;机遇面前人人平等,要善于创造机遇并利用机遇;人生需要积极上进;功过参半的实用主义人生哲学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被推上了基督教大学的领导岗位。在前途既不易推测,也无所依凭的情况下,各基督教大学华人校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所在学校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思想及实践。但又因他们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时代背景的影响,他们又有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创办中国的基督教大学。正因为如此,他们推动了基督教大学的中国化发展,为西方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发展、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列宁和邓小平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都有深刻的思考,都肯定了社会发展代价存在的客观性,都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发展代价,并探索出了多种减轻发展代价的有效途径。邓小平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在避免和控制社会发展代价的政治保障、战略、方法、检验标准、发展基础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社会发展代价思想。两人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社会发展代价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强的一个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更受着极大的威胁和考验。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日趋严峻,通过剖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着重阐述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照片是视觉世界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通过内容的传达,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并置影像是通过照片不同方式的组合让主题更加鲜明,可以拓展新的意义,具有比单张照片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潜力。本文从并置影像的起源和作用入手,探讨影像并置的几种主要形式,以及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