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的高效性基于有效性和实效性.在小学英语高效教学中,要实施“微笑教学”,创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要在“活动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要尊重语言的特点,从语言功能和意念出发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要注重学生稳定兴趣的培养,实施“兴趣教学,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2.
国家教委1986年12月颁布的小学语文修订《大纲》中提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为什么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我的认识是:  相似文献   

3.
“共同阅读欣赏”教学法是当代新西兰小学语言教学特别是小学阅读教学中广泛使用且颇有成效的一种著名的教学方法.“共同阅读欣赏”教学法的倡导者、新西兰小学语言教学专家玛克西认为,“共同阅读欣赏是我们整个语言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 “内核”.数学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抓好学生数学口语的训练,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用词要准确.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用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首先,要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刚入学的学生,往往不会正确使用量词,如说“1个桌子”“一个笔”等.尽管语文课本已经编排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但小学数学课也要配合训练.在教学准备课时,就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怎样改进教法呢?大纲强调: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宇.根据大纲的精神,我们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谈几点见解.一、创造语言环境识字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编排,几乎每一生字词都配有一幅图画,也就意味着识字先识图,从图中引出语言,再从语言中引出生字.怎样识图呢?首先应从低幼衔接,注重发展语言.儿童在人学以前,尽管大部分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但口头语言已有相当的基础,一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最基本的语言环境.如学“山”字时,先引导学生看图,再提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山)你们平常能看到山吗?都有些什么山?(经常看到山,有大山、小山,有青山、土山、石山,一座连着一座.)学生的回答就是新创造的语言环境.此时,教师就应借助这个语言环引导学生学习“山”字.重点是字形,难点是字音“sh(?)n”,翘舌音对广东人来说比较难掌握.字义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要做到这一点,语言积累的充足性、准确性和迁移性的把握非常重要。下面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要注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吴丹 《教师》2010,(32):76-76
教会学生有效使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把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当作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应从“切实重视阅读教学”“强化口语交际教学”“有效创设生活语境”三个方而来实践。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包括两个部分:“说明”部分指出了小学语交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方法;“教学大纲”部分规定了小学各学年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这个大纲(草案)是在几年来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说明”部分明确地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提高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什么说发展儿童语言是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呢? 这要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加里宁说:“如果人们不能用言语明确构成自己的意思,那末人类思想的最高成绩,最深刻的知识和最热情的心情,都无法使人知道。言语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思想只有用言语表达出来,只有经过言语倾吐出来,只有——如哲学家所说——被傅达和被体现出来的时候,它才能成为思想。”所以,教儿童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发展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作文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是《学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要实现小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化,首先要解决“序”的问题。以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相结合为序。因为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作文力11练的中心环...  相似文献   

12.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旗帜鲜明地号召: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从过度发掘课文的人文内涵转向重视学生的语言习得,要从“教课文”到“教阅读”的方面上来.特级教师殷光黎老师曾提出:“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读中学习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精致的布局,学习表达运用.”的确,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更要聚焦语言形式,学会表达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做到习得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说:“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提高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儿童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分析、掌握儿童写作活  相似文献   

14.
小学作文教学应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山西霍州市教研室杨凤玲小学作文教学要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为核心,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一、向学生开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文教学首先要向生活开放,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在这个大世...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善于发现挖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要学点“小学”知识。 何谓“小学”,传统之文字、音韵、训诂之谓也。 我所主张的是语文教师要学点“小学”,仅略知一二即可,而不是要做“小学”的通人专家。 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认识: 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学科的“器”就是“语”,就是“文”,“语”,语言;“文”,文字,一说“文章”。语文教学的目的和途径之一就是披文解读,遵语悟文。段玉裁说:“圣人  相似文献   

17.
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语言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因此,我认为:归类识字也要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在进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归类识字”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作法: 一、为归类识字开拓广阔的语言环境识字是为了阅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完全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归类识字中,如不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科属于工具性学科,语言文字是工具性的具体体现.学生只有在扎实的训练过程中才能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认为要把语文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A教师的训练程序为:一、“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在教学一篇课文或一个语段时,既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内容”(课文所负载的思想内容),又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形式”(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在处理“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的关系时,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请看A、B两位教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一段时各自设计的训练程序: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情感的语言”、“诉诸情感的表演”是音乐艺术的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发挥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以“了解歌曲的艺术构思和表达歌曲的艺术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费时、低效、负担重”的问题,必须把阅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语言训练课,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提高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具体地说,语言训练能否实现操作化,这正是目前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