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佛与佛音》是印度现代新佛教创立者安倍德卡尔的代表作,也是新佛教的圣典。文章试从这部书的写作背景、缘由、始末及引起的社会反映等方面探讨新佛教的佛教性问题,尝试回答悉达多王子的出家原因、佛陀达磨的精神实质、比丘、僧伽乃至佛教的社会性问题,并对新佛教运动的现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霍旭初 《家教指南》2011,(1):1-7,125,128
僧衣是佛教信徒形象的标志,又是佛教戒律的重要内容,还有成就功德的内涵。佛教对僧衣有严格的轨制要求。随着佛教的发展,特别是部派佛教时期,为了区分不同派别,易于识别派属身份,各派在僧衣颜色和样式上各有自己的特征。说一切有部比较考究僧衣标识,制定了与众不同的式样标准。龟兹石窟壁画中的供养比丘和佛教故事中的比丘僧衣,充分反映出说一切有部的僧衣特色。本文通过佛教文献和龟兹石窟壁画对照,并用唐代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有关印度说一切有部"著衣法式"等记载,对龟兹石窟僧衣的相关问题作探索与考证。  相似文献   

3.
印度早期佛教如何对待种姓制度是印度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资产阶级学者的印度史著作里,对于这个问题,一般所论很少,而且也未能作出深入、明确的分析。就英国资产阶级学者的印度史代表著作来看,V.A.斯密司的《早期印度史》对佛教几乎无所论述;《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关于早期佛教时代的两个专章也未论及佛教政治思想。再就印度本国资产阶级学者的代表著作来看,《印度人民的历史与文化》第二卷有一节专论佛教教义,组织与早期发展史,而关于佛教对待种姓制的态度,则只是简单地说“婆罗门之对优越种姓地位的要求遭到了反对,但是种姓制却因刹帝利是高于婆罗门的种姓的教条而暗暗地被认可了”;R.C.马占达在《古代印度》一书中也只是说佛教“反对婆罗门所僭占的优越地位”。他们也说明了一些历史事实,但是由于没有联系到当时历史条件与阶级矛盾特点来进行分析,所以没有能充分阐明佛教种姓制度观的真相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敦煌莫高窟早期西魏大统四至五年(公元538——539年)开凿的285窟壁画中的禅定比丘图象有独特的特征。这种山中或草庐中坐禅修行的比丘图象,还见于中亚至日本辽阔地域的佛教艺术品中。我对阿富汗至日本现存佛教石窟壁画进行具体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敦煌285窟之意义。禅定为佛教出家者最重要的修行,即坐禅瞑想。随着佛教的传播,各地可以看到比丘们在山中树下和草庐中禅定之事,由此佛教从中亚传播至东亚的过程中,便产生出与  相似文献   

5.
《大唐西域记》里有关印度婆罗门教记载的注意,揭示了一个中土高僧眼中的当时在天竺诸国印度教盛于佛教的形势,并且显示出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差别也是其与印度民间风俗结合上的差别。这说明玄奘到达印度时,佛学在印度已经过了高峰期。《大唐西域记》里如实记载这些情况,是符合唐太宗经营西域宏愿之参考需要,所以不能站在纯粹的佛教立场上臧否详略。此不仅预示这二教日后在印度的彼此势力消长,还使中土的该书读者,尤其是僧人容易产生一种危机感。自唐宋以降,佛教中国化的速度遽然加快,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僧徒们惧怕佛教重蹈在诸天竺被异教所消亡的这种末世感,亦当是推动力之一。不过玄奘也看到当时婆罗门教在理论上还没有升华,无疑增强了玄奘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兴教信心,以及在中土发展佛学理论的意念。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原始)佛教逐渐传入中国时,其思想与中国本土儒家思想的不融合,重点体现在佛教戒律思想对亲人父母的孝道伦理上。印度佛教并没有着重提倡孝道思想,有些戒律甚至与孝道相违背,佛教既要融入中国,必然要经过本土化心性化的过程,体现中国的特色,然最早涉及此类的问题的比较普及的戒律经典是《佛说梵网经》。通过对此经的梳理统计,找出其戒律中的孝道思想,有助于为印度佛教中国化提供些许依据参考,也对当今社会伦理价值的体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佛教的创立意味着印度自公元前7世纪以来纷乱的思想混乱状态的结束。佛陀否定了婆罗门教的祭祀万能等巫术观念,并批判了体现在形形色色的“沙门”思潮中的虚无主义,从而确立了道德因果律与自由意志在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为当时的印度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信仰-价值系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佛教的兴起看作是伦理革命,本论述了古婆罗门教与道德律的缺失和沙门思潮中的虚无主义,并对佛教教义作了伦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王雪梅著《弥勒信仰研究》于2016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选取古代印度弥勒信仰为研究对象,借助保存至今的大量印度古代佛教文献及近现代以来陆续发表的考古资料,以古代印度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多角度、多层面地研讨弥勒信仰在印度的产生、发展、演变轨迹,从而揭示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的基本内涵、基本进程、基本特性及其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同时,《弥勒信仰研究》还将古代印度的弥勒信仰,与佛教其他思想信仰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佛教逻辑也称为因明学,是印度逻辑和中国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逻辑的产生与古印度的激烈论辩风气紧密相关,与古因明家的学术探索相互促成,正理派的逻辑研究更是功不可没,这三方面的融合便促使佛教逻辑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提并论。从公元前一世纪到第一世纪,在古印度大陆创造了平等的佛教。此后,佛教已经蔓延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佛教在过去两个汉朝时期从古印度传来。佛教文化也伴随着经文不断引进传播。虽然中国佛教源自古代印度,但佛教在中国开始传播,佛教始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起点。本文将对中古佛教的制度与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就中国的民间佛教而言,它是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既承接了印度佛教的基本元素,又吸纳了中国民问特有的成分;是以印度佛教为基础,中外多重文明不断交往和丰富的成果体现.探析民间佛教对于研究居士佛教、精英佛教、佛教历史、正统佛教、非主流宗教等相关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佛教产生于印度的恒河盆地,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起源最早,典籍最为浩瀚。在它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外文化的渗透、交融,佛教实际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儒、道并称“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兴盛,虽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但也不能  相似文献   

13.
佛教戒律中广泛涉及了当时印度的婚丧嫁娶民间信仰等诸多内容,而在三藏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律藏,对研究印度古代社会史及文化人类学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长期以来,学者在研究中未能表现出对律藏文本的足够重视.因此,更加值得深入地考察.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诞生以前,各门科学并没有独立的文化地位,而是附庸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机体上,佛教文化就是一个包合有一定教学与逻辑学知识的庞杂的宗教体系。借助于佛教传播,中国与印度、日本、朝鲜等国家的教学等科学交流曾盛极一时,但受制于佛教自身的宗教本性,数学等科学只能得到十分有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教雕塑的内容、题材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印度教与佛教的发祥地,整个亚洲是印度教与佛教思想和文化的宝库.亚洲文化对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解决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它们具有多样性,既具有差别,又表现了某些相似性,并体现了亚洲各种价值观的融合与对话,对其要进行正确的理解和鉴别.从印度的视角概括亚洲文化思想的历史,可见印度教与佛教的不可分离性以及它们对世界的意义.亚洲国家要在全球化与一个泛亚的平台背景与基础之上,发现其共同性,估量彼此的实力与不足,为世界的和平互相努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诠义思想的区分与讨论,可以看到佛教教说的内在或者说自我诠释之路的旨趣。其中,主要分析了解瑜伽行派思想所涉的能诠与所诠的关系,梳理了其基本诠说方式,并进一步具体讨论了作为其立说基础的三性,以及名与义的问题。可以认为,佛教内在诠义思想对当代佛教研究方法依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中古逻辑后期之多种趋向佛教逻辑注释派达玛吉以后,许多佛教著作家还撰写了很多逻辑方面的著作,但大都是注释性的,即对陈那和达玛吉的著作进行注释和再解释。他们可以说是中古逻辑的守成派。他们之所以守成多而创新少,一方面是受教派师承等有害观念的束缚,另方面与佛教在印度转向衰微有关。达玛吉以后,佛教在全印度开始失势。幸而当时在孟加拉地区崛起了一个波罗王朝。这个王朝约从公元660年开始,至1139年灭亡,十八世  相似文献   

19.
早期佛教是在与古代印度各派学说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应该从其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之后的被神化为标志。佛陀寂灭后,佛教与各派学说的交锋十分激烈,仅被佛教文献记载下来的有六十二种学派,但对诸多学说在提及时都极为扼要,抹煞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出唯物主义是当时佛教神学最有力的论敌,《弊宿经》的主要内容,就是极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两千年前就有了交往,汉武帝时候派人到南海去购买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曾经到过马来半岛的南部和印度,当时南海各国的商船已经相当活跃。中国往印度半岛的航线必需经过马六甲海峡,武帝的使者就可能接触到印度尼西的人民。到第四世纪以后由于印度佛教发达,并传播到南海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