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新轮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性质的重新定位,在理念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课程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结合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实际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0,(3):80-80
陈小娅:要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 陈小娅指出,作为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既要带动基础教育发展,也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劲。因此,各地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普通高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要更加注重高中的质量和特色发展.加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对普通高中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普通高中是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定位在理念上实现了普通高中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课程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因此,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德育工作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化德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同时也是促进教育和社会公正和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广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造成这种非均衡的原因主要有高中教育认识不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高中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等。广西走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困境,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普通高中教育,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从多元选择服务向基本公共服务转换,将教育公平与教育选择纳入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体系,使得普通高中教育能得以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对高中课程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强调普通高中是在几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把课程的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全民基础教育。三年制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促使全面发展的面向全民的基础教育。但目前的基础教育,却存在许多与此矛盾甚至相悖的应该反思的问题,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课程改革与传统模式、有效教学与功利追求、教育发展需要与教师队伍现状,等等。笔者就这些问题,在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落实全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实现国家教育意志的基本要求,也是江苏基础教育发展转型的时代命题。江苏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从“规模扩大”到“内涵发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的历史阶段。解决“内涵发展”和“上好学”的问题就是教育质量提高问题。将基础教育发展重点从改善办学条件转移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标志着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9.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落实全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实现国家教育意志的基本要求,也是江苏基础教育发展转型的时代命题。江苏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从规模扩大到内涵发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的历史阶段。解决内涵发展和上好学的问题就是教育质量提高问题。将基础教育发展重点从改善办学条件转移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月.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有步骤的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各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面对这种形势,普通高中办学的方向如何定位,并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管理者而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就普通高中发展的趋势作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定位了普通高中语文教育,认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而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将培养学科核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就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谈谈自己粗浅的设想。一、构建教师评价体系的背景 1、学校管理的需要。普通高中课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新课程对普通高中课程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3.
舒曾 《文教资料》2014,(4):121-122
尽管目前普通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但它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成绩分班的做法违背了基础教育的非排他性、公益性和公平性。从教育公平的概念出发,普通高中按成绩分班的做法并非是差异化教学,反而剥夺了部分学生获得优势教育资源的机会与权利.形成了教育中的优势阶层和劣势阶层,损害了基础教育的公平。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教育,培养国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奠基工程.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力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和训练。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和扫盲教育。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是准确把握普通高中的功能定位,包括普通高中要强化属于基础教育的基本定位、要承担从基础教育过渡到专业教育的枢纽功能、要发挥职普融通“主阵地”作用。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发展综合高中和学科特色高中,强化政策配套和资源统筹,以学校多样化重塑高中阶段教育格局;要通过强化和硬化共同基础课程,提供多种层次、类别丰富的选择性课程,实现普通高中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一个特殊学段。政府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应基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普通教育性质、基础教育性质以及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特殊阶段性质而采取相应的行为策略。具体说来,我国政府在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中扮演着制定公平的教育政策、提供完备的制度环境、承担基本的教育投入和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等角色。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这必然给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系统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譬如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学生角色的新定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课程研究方面的专家对《纲要》的解读会对我们如何来应对新课程的变化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内在质量上应体现为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充分体现与使命的全面落实。在多维度认识视野中,当代普通高中教育是再生产“普通人”的普通教育,是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层次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是主动适应受教育者升学与就业需要的预备教育,也是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当代普通高中教育的上述性质与使命集中指向素质教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与文化品位的惟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内在质量上应体现为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充分体现与使命的全面落实。在多维度认识视野中,当代普通高中教育是再生产"普通人"的普通教育,是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层次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是主动适应受教育者升学与就业需要的预备教育,也是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当代普通高中教育的上述性质与使命集中指向素质教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与文化品位的惟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0.
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政策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理论、法律、政策、历史和社会现实等诸多复杂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在普通高中阶段. 从理论上讲,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属于规范性命题,强调的是合法性,其上位标准是教育公平.学校特色发展问题属于规律性命题,强调的是合理性,其上位标准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义务教育首先要解决均衡发展问题,之后进入学校特色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普通高中教育由于其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普及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同时承载两个阶段的任务:一方面要像义务教育学校一样强调均衡发展,以为国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条件;另一方面则要比义务教育学校更加强调每所学校的特色发展,以为学生提供适应个性发展的受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