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病毒凶猛,以甲流为甚!现在,全世界都在防控甲流(H1N1),小璐和小诺也不例外。只是,小璐闹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病毒越来越频繁地骚扰我们的生活。除了2009年大面积爆发的甲型N1H1流感外,前几年的非典(SARS)、禽流感等,都给我们的生活制造了大麻烦,很多人在病毒的肆虐中失去了生命。病毒究竟是什么呢?本期特别关注,我们就来看看在"病毒"身上究竟发生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日前.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研发的一种自主知识产权新药——阿比朵尔类似物,被证明具有抗甲流病毒和其变异品种的作用。该药有望用于甲流病毒感染者的早期治疗.打破达菲的市场垄断。达菲的知识产权由国外公司掌握.而且达菲有一定的副作用.神经毒性较大.急需一种新型药物。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采用苯醌,经NenitZeSCu反应等新的原料及合成方法,合成了阿比朵尔类似物,并已申请国家专利,并证明了该药在动物体内具有抗甲流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文珍 《今日科苑》2009,(23):87-87
问:媒体宣传说甲流的易感人群是青壮年,但接种疫苗为什么把老人当做重点?是不是第二波甲流的易感人群有所变化? 答:甲型H1Nl流感是由新变异产生的病毒导致的,全人群普遍易感。不过,从现有数据来看,老年人的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拯救世界本来是电影里超人的工作,却似乎被侯云德做了。有统计说,古今中外的自然灾害或者战争对人类造成的伤害都不如病毒大。而在中国从"非典"到"禽流感"再到"甲流",每当人们陷入被流行病毒攻击的恐慌,一马当先出现在战场上的,总有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的身影。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病毒世界,利用所学铸就重大传染病防控之盾。  相似文献   

5.
骥无痕 《科学生活》2009,(12):22-22
2009年11月6日,社会上出现"华东理工部分学生患甲流,以致考试时间调整"的传言,为此该校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否认爆发甲流;并澄清期中考试时间并未延后,只不过安排了个别患有甲流或  相似文献   

6.
王文珍 《金秋科苑》2009,(23):86-86
英国《新科学杂志》近日载文,剖析了大众对于甲流的六大致命误解,告诫大家提高警惕。误解一:甲流一定会发烧其实,一半的甲流患者都没有发热症状。有些患者除了一般流感症状之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反胃,并伴有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加永泽培  李岳 《西藏科技》2010,(8):47-47,80
文章就西藏地区小儿甲流流行特征及诊疗经验作一阐述,同时提出了医疗机构如何应对和防控甲流疫情。  相似文献   

8.
从一名普通的防疫站职工到生物制品企业董事长;从甲肝病毒分离的苦心孤诣到SARS、甲流疫苗的运筹帷幄;从研究项目亏损到反向收购;从卖豆苗攒经费到远征纳斯达克……尹卫东,这名乐观的草根技术创业者,如今正在努力尝试产业创新、资本创新等多重角色,角色转身的瞬间,他也为企业的创新与责任做了精彩的注解。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也不是轻易就能传染上的。尤其是它不会因日常生活的普通接触(只要没有性的接触)而传染上的,实际情况表明,艾滋病局限于某些特殊群体。艾滋病病毒(HIV)同一般感冒病毒截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06-I0006
<正>世界卫生组织6日发布公报说,埃博拉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并且未有证据显示病毒出现变异。因此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臆测。世卫组织强调说,研究显示此前所有埃博拉病例都由直接接触出现症状的患者所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与患者体液直接密切接触,其中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呕吐物感染性最强,在患者的乳汁、尿液、精液中也能发现病毒,唾液与眼泪有一定的传染风险,不过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革新》2009,(8):53-53
随着全世界甲型H1N1流感蔓廷趋势的不断加剧,甲流传播形势日趋严峻。近日,一款由深企自主研发的“中药空气清毒液”被免费安放到深圳市数千辆上海大众出租车上,帮助出租车司机与乘客对抗甲流。到7月底,使用这种空气消毒液的出租车已达到8500辆。  相似文献   

12.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北京爆发后,北京市政府一边防控疫情蔓延,一边聚集一流的科技资源和人才,研究利用传统中医药防治甲流的方法.结果只用了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研制了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甲流的中药制剂"金花清感颗粒".  相似文献   

13.
写字楼和住宅小区乘坐电梯的人很多,容易传播病毒,意识到这点后,人们将一次性抽纸放置在电梯轿厢内,作按键专用,但是电梯轿厢外没有任何防护设施。为了让人们的双手不接触电梯轿厢外的按键,避免感染病毒,我发明了脚踢式按键器。我把一根短木条钉在两根长木条的同一端,将它们固定住。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没有疫苗预防丙肝,所以了解哪些人容易感染丙肝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谁是丙肝的高危人群有偿献血者,特别是有献血浆历史者;1995年前使用过血液制品者;静脉内注射过毒品者;HIV感染者;接受过手术、输血、血液透析或介入性治疗患者;有不安全性行为者;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接触丙肝病毒的医护人员、急救人员等。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我在国外的一家跨国制药公司工作。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跨国制药公司的资料,他们的所作所为竟是这般触目惊心,令我感到呼吸困难,实在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举个例子:逆录病毒是一种遗传性病毒,可能导致癌症和艾滋病。这种抗病毒的药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某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研制出来的,只是最后委托一家大药厂进行市场营销和宣传罢了。然而,这个专利一旦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科学生活》2009,(3):31-31
一些禽类可能存在"带毒不带病"的情况,它们体内带有可以传染给人的禽流感病毒,但却没有表现出患病的特征,隐蔽性高,更需提高警惕。——据《广州日报》报道,著名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表示,今年人禽流感有一个新现象值得关注,部分病例没有与带病禽接触的历史。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肺炎48小时不愈就要警惕。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3,(6):31-31
随着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增加,公众们都在担心H7N9禽流感会成为下一场SARS。5月5日上午,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做客首都科学讲堂,用科学的手段解密禽流感。据于康震老师介绍,目前的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征或疾病综合征,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上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直至急性死亡。禽流感中又有高致病性和低高致病性禽流感之分。人可能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第一,直接和感染家禽接触。第二,与一些带病毒的家禽,特别是带病毒的侯鸟、留鸟、观赏鸟接触。第三,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一些物品和食物。第四,接触到活禽市场中的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8.
流感病毒由于其易于变异的特点,不仅会导致每年的流感流行,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新型动物流感病毒会不断跨种属传播,导致人的感染和死亡,甚至引起流感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威胁.由于流感病毒重配的复杂性,很难预测何种病毒会引起流感大流行,因此在早期发现具有流感大流行潜能的病毒对于降低其危害至关重要.近年项目组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逐步建立了各种新型流感病毒的监测和检测技术平台、结合计算机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预测预警技术平台,显著提高了我国早期发现各种新型流感病毒的能力,在H5N1禽流感以及2009年甲流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3月,针对上海新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项目组利用建立的技术平台迅速查明新型重配的H7N9禽流感病毒,并率先开展了病毒起源、感染和致病机制等系列研究,为我国成功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百科知识》2014,(22):1
事件目前,全球因埃博拉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4500人,累计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超过1万例。随着埃博拉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世界各地纷纷拉响防御警报!一般来说,埃博拉病毒会通过密切接触途径从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传染给人类。埃博拉病毒在人际间也可以直接传播,主要是由于健康人接触到了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或者间接接触受到这  相似文献   

20.
《青海科技》2014,(1):83-83
<正>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传播于鸟类和哺乳动物之间的传染病。它是由黏液病毒科的RNA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为颤栗、发热、喉咙痛、肌肉疼、头疼、咳嗽、虚弱无力等。普通感冒也有类似的症状,但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而流感往往更严重,而且有时伴随呕吐。流感病毒一般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每年在温带的秋冬季节大量流行,与病毒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导致了在危重患者中有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