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燕丽 《青年记者》2005,(11):67-67
房地产广告是当前许多都市报、晚报的重头戏之一,然而一些房地产广告让人看了感到十分不舒服。有些分明打着“高尚社区”、“富人区黄金宝地”、“身份与尊贵的体现”等等字眼,把房、钱与名赤裸裸地画上了等号,更与人的品质拉上了关系,似乎不住在“高尚”社区的人都是低俗的。  相似文献   

2.
“您想领略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吗?您想感受重庆女孩的浪漫吗?”“阳光女孩、聊天旅游、公关应酬、休闲娱乐、翻译写作”……这些极富诱惑性的字眼被一些伴游公司赫然印制在各类宣传卡片上,“票串串”们再将它们塞进穿着笔挺的男子手里,或是从轿车门窗外不由分说地抛进车内,在重庆,这些“香艳”卡片在闹市区被广为散发。在重庆一些时尚刊物上,形形色色的伴游、陪游公司的广告也时有出现,其中不乏“大学生伴游”“提供大学生商务助理”等广告字眼。2005年9月9日上午,重庆首例开办色情大学生俱乐部的案件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宣判,伴游公司大量招…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有些报业经营者认为广告太多会招致读者反感,损害报纸形象,因此提升报纸品位必须减少广告的数量。从古至今,无论中外,少登广告似乎一直是衡量“主流媒体”的标准之一。 必须承认的是,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以前也曾接受过这种观点,从没想过这种想法是不是缺乏证据,是不是有些过时。然而在去年七八月间,笔者有幸参加了两项大规模的读者调查和内容分析研究。研究的对象是长江中下游的某省会城市党报和某地市党报,它们的参照系是《广州日报》。这两次作业涉及到了广告,有些出其不意的发现改变了笔者的看法。 广告未必…  相似文献   

4.
时统宇 《青年记者》2007,(11):76-76
今天,研究报纸的版面特色多少给人以“老气”的感觉,至少算不上是“显学”,因为一说起报纸的特色,要不说说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似乎就太传统,太不与时俱进,太难吸引人们的眼球和鼓动人们的耳膜。而我对《深圳特区报》版面特色的定量分析的目的,实际上是想说明这样一个定性结论:媒体永远是内容为王,内容为王是媒体的第一要务。厚报、广告、发行量、报业的冬天……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中,能否把新闻与广告等同起来,所谓“广告新闻”是否应该存在,这是新形势下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告新闻”的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以获取正确的认识。如果大家留心的话,就会从前一时期的报纸中发现“广告新闻”、或“新闻广告”的字眼,要分析广告新闻,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广告新闻”。《山西日报》84年10月7日的“市场万象”专栏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对广告新闻做了一番解释。  相似文献   

6.
“必须”,“应该”,“一定要”,“要着重抓好”,“要特别重视”,“要求狠抓”,“坚决制止”,“务必注意”……在报纸版面上,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出现得越频繁,在读者的大脑皮层上越引不起反应。而不少编辑人员却似乎把在报纸上大量使用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当作了“常规”。似乎处于报纸编辑的地位,就“应该”这样面对读者  相似文献   

7.
尚颜  傅西平 《出版参考》2010,(15):42-42
2009年德国报纸杂志频现“危机”字眼,而出版业似乎抵制了危机,这应该得益于网络书店,图书总体销售有所改善,同比上年增长2.8%。  相似文献   

8.
杨弋枢 《视听界》2002,(2):43-44
新闻一旦和“故事”《这两个敏感的字眼不加界定地并列,似乎就有了一点暧昧的意味,大抵就像“新闻策划”一样,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会引起传统新闻观的质疑。因此,当各地方台悄然兴起“新闻故事”类栏目的时候,代表权威和方向性的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与广告的修辞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永红 《新闻窗》2008,(2):48-49
广告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即广告文案与广告设计。一则成功的广告无疑是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如果二者难以兼得,那么似乎可以这样认为:蹩脚的文案+精美的设计=失败,精美的文案+粗糙的设计=及格。由此可见文案在广告中的重要性。一则成功的广告文案必须较好地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广告活动中的“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吕芳 《青年记者》2002,(8):46-47,48
广告经营必须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广告市场在不断地发生着新变化。广告经营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在经营主体、经营方法等方面适时“转轨”,拓宽广告经营领域,是媒体广告经营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学科研究的繁盛,“大众媒介”和“大众传播”这两个一度颇受冷落、令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字眼,现已时常在报章杂志上“亮相”,日渐为人们所熟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将作为正式的条目而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中去。“大众媒介”和“大众传播”究竟是什么意思? 本文拟略加疏释。什么叫“大众媒介”? 概括地说,就是传播机构向人数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也是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如,报社是一种传播机构,它通过报纸这个工具把新闻、言论、娱乐、广告等传递给大量的读者,而广大读者则可以借助报纸这一  相似文献   

12.
赵炜 《青年记者》2007,(14):13-13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干广告好像并不是特别风光的事。做广告的业务员成天跑到企业那里,央求人家“做点广告吧!做点吧!”好像要“广告”的“乞丐”一样。跑的广告多,提成就多;跑得少,提成就少,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里。同样是媒体人,广告人的地位似乎与编辑记者不可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3.
所谓广告创意,即是对广告对象进行精美包装,运用“点子”这一粘合剂,使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 好的创意广告,在创作手法和表现风格上应具有超商业意识,广告应作得委婉、含蓄,尽可能避免直接推销商品的裸露。因为,受众很明白:广告主为其商品作广告,无非是想促使人们购买他们的商品,从而赚消费者口袋里的钱。 创意广告,除了使用语言文字这一表现手段之外,还应使用图画、照片、色彩、美术设计等视觉手段。  相似文献   

14.
“必须”,“应该”,“一定要”,“要着重抓好”,“要特别重视”,“要求狠抓”,“坚决制止”,“务必注意”……在报纸版面上,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出现得越频繁,在读者的大脑皮层上越引不起反应。而不少编辑人员却似乎把在报纸上大量使用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当作了“常规”。似乎处于报纸编辑的地位,就“应该”这样面对读者说话——制作标题、加写按语、配合短论;对于各方面提供的消息、评论中以这样的命令口  相似文献   

15.
季红 《记者摇篮》2010,(4):51-52
一、谁动了“城市台的奶酪” 2009年11月18日,当聚光灯再一次聚焦CCTV每年一度的广告资源招标会时,当次日媒体大篇幅报道央视2010年招标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时,对于城市电视台的经营者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明年大客户的广告预算很可能又要从城市台身上“揩油”了。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2,(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 广告业也空前火爆。有些报纸、刊物大登特登专版、专页,仅在报眉上排上“企业形象”四个字,其整版内容则为企业经营决窍、产品质量上乘之类的介绍。明眼人一眼便看出这些所谓“专版”、“企业形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为收取费用的变相广告。 那么,何不在报眉上名正言顺地刊出“广告”二字呢?商品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为什么特别青睐专版、企业形象这样的称谓呢?明明是广告,却要以其他的称谓出现于新闻媒体上,无非是想借此而提高厂家、企业主或商品的身价和知名度。笔者多次见到药厂厂长、董事长这样的文章:“本产品驰名中外,疗效显  相似文献   

17.
曹海峰 《新闻世界》2008,(9):103-103
众所周知,一张报纸办得好不好,关键看三个指标:采编、广告和发行。就都市报而言,在采编、广告和发行三个环节中,采编无疑是要付出成本的,发行也基本上是烧钱甚至巨亏的,都市报的赢利指标主要是依靠广告实现。也就是说,看上去,只有广告在“挣钱”,这是都市报常态的但未必科学的赢利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都市报内部,渐渐形成一种“广告挂帅”、“广告压倒一切”的观念,采编和发行似乎成了广告这个大佬的可有可无的跟班。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有关期刊广告的“监测公告”,其中医疗服务广告有九成多涉嫌违法,结果让人吃惊;同时公布的违法广告比较多的10种期刊和10起典型涉嫌违法广告,涉及到的期刊也让人吃惊。这次被检查被公布涉嫌广告违规违法媒体,仅仅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期刊,实际上涉嫌刊载违规广告的应当不会仅有期刊这一种媒体。 街头散发、塞进邮箱、插进门缝的报型、传单型、纸片型等等名目繁多、花样不断翻新的“小广告”媒介,由于公众遇到的太多,或由于其中的一些没有什么信息价值、可信度不高甚至带有某种欺诈,人们对其似乎越来越不以为意。这些“小广告”的发布行为,有的属于个人行为,有的虽属企业行为但带有个人性质,也有的属于企业行为,其  相似文献   

19.
一说到娱乐新闻,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隐私、绯闻、低俗、庸俗等字眼。似乎,娱乐新闻成了新闻中的败类。虽然近年来不少批评文章言辞尖锐,但是娱乐新闻报道也未见好转。不过,《重庆商报》最近关于“小沈阳”的几组系列报道,给娱乐新闻报道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财大气粗的阿联酋人想将生意扩大到美国的安全软胁,但这从一开始就注定落空的结局,因为对经历了“9·11”之后的美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安全”这个字眼更重要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