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选官制度史上的一次创举。在屡经更迭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以其"选士公平"的特点得以发展和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成为历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并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唐时期,是隋唐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在封建社会,这种制度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更是封建王朝吸引人才充实政权的主要方式。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并推动着中华文化圈的发展与扩大。随着中华文化圈的不断扩大,科举制度也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甚至西方国家和地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科举制度的人才选拔方式被引入欧洲地区。直至今天,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仍有科举制度的影子。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刘廷富 《文教资料》2012,(19):137-139
从隋代至清末的一千三百多年间,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国家管理与政治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有其合理性与进步性,但其后来内容上的规范化、形式上的程式化和价值取向上的利禄性,使其最终走向极端封闭和衰败,阻碍了我国社会形式进化,延缓了我国近代化进程。重新审视科举制度,客观评价科举制度对我国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选拔制度,在东汉和西汉时期是举荐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度,到了隋朝之后便是科举制度了。宋朝的科举制度继承了唐朝,但录取的名额大大增加,在制度方面也更加完善,理论上尽可能地实现了公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隋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诸多发展,包括:强化科举制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通过科举制强化国家教育制度;把科举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的发展赋予了科举制更深刻的内容,以至科举制在封建社会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6.
唐代武举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唐长安二年(702年),唐朝设置了武举,改变了以往选拔武官的方式.它的出现,是对科举制度的重要发展,使我国古代军官的选拔开始步入经常化和规范化的阶段,堪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和军事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虽然不论广义、狭义的科举都是由中央主持的考试,并以成绩作为取舍的主要依据,但是针对武举而言,武贡举与武制举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唐代武贡举的创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7.
治国之道,首在选才。封建社会中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而且二者在精神实质、特点、功能、方式等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科举制度因其种种弊端已被历史所淘汰,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当今社会批评和争议的热门话题,因此考察古代科举制,寻找历史之鉴,以改革和完善今天的高考制度,使其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的比较1.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其中又以科举制为中心环节。这就…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其产生和演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9.
精英循环理论视野下的科举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精英循环是任何社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精英循环渠道。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只存在王朝的更替而没有制度改变的原因,正是由于其科举制度只是部分的解决精英循环的问题。科举制度在强化国家功能,圣化封建体制等方面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既促成了中国在古代的先进,亦造成中国在近代的落后.西方国家纷纷在19世纪前后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也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雏形,从意义上来讲,它是我国现代考试制度的一面镜子,对当代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分科取士而得名.它肇端于隋,至唐而始盛,宋、元继其踵武,明、清继续沿袭。然而,跟其他朝代不同,科举制度在元代却经历了一个废——兴——废的曲折过程。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行卷制度又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僧孺是中唐时期政治家,新、旧《唐书》均有传。那么,牛僧孺是否行过卷、唐人是否有用传奇来行卷的可能、《玄怪录》是否被用来行卷,这都是本文予以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应当重新正确认识我国的科举制度,并从科举制度是具有相对先进性的人才选拔方法、科举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与政治兴衰起了巨大作用、科举制度对西方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认为应当重新正确认识我国的科举制度,并从科举制度是具有相对先进性的人才选拔方法、科举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化教育与政治兴衰起了巨大作用、科举制度对西方建立现代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收买和笼络知识分子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它是逐渐形成的。从周代的三年一次“德行道艺”的“大比”、汉代的察举贤良方正的制度、魏晋南北朝的九品官人法品评人才优劣授官任用到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的平等精神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各种制度中历时最久而影响最大的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平等精神,正因如此,它才历经千年而不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一般考试发展的规律,即日益的客观化和严密化。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的目标,选拔德行之士还是取用才能之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两难问题。为公平起见,科举制度主要以文才取士。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必须以平等为核心;高考改革的任务是,坚持平等的精神,消除其形式和内容对教育的不利影响,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治国之道,首在选才。封建社会中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而且二者在精神实质、特点、功能、方式等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科举制因其种种弊端已被历史所淘汰,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当今社会批评和争议的热门话题,因此考察古代科举制,寻找历史之鉴,以改革和完善今天的高考制度,使其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的比较1.考试内容科举制是中国封建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其中又以科举制为中心环节。这就决…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的公平原则对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才选拔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公平精神,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了一般考试发展的规律,即日益的客观化和系统化.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的目标,选拔德行之士还是才能之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两难问题,为公平起见,科举制度主要以文才取士.公务员录用考试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必须以公平为核心,在考试理念、考试管理、考试方法上坚持公平的原则,消除各种因素对考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峰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中国隋唐科举制度与当代公务员考试选拔制度之比较研究》一文中对比了隋唐科举制度与当代公务员选拔制度,对比分析后可见:不管是隋唐科举制度,还是当代公务员选拔考试制度都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考试途径可以不断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在知识、技能、能力上更具有竞争力的优秀分子进入到国家管理机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