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的英勇斗争,都先后失败了;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都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出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创立以后,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前,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八十年间,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艰苦的英勇顽强的斗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悲壮动人.但是他们的斗争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此而抱终天之恨.自从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压在  相似文献   

3.
论建党初期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纳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从此,中国的妇女运动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紧密联系,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密切结合。从1922年、1923年的工人运动高潮到1924年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直至1925年北伐革命的胜利进行,都充分体现了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4.
韩镇阳 《下一代》2012,(12):31-31
小的时候我听爷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长大以后爷爷听我唱"有了共产党就有强大的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就有强大的中国,这是被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的颠补不破的真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各地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社会主义部分)中大都忽视了党在对外关系方面方针政策问题的讲述。建国以后党在对外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实践活动,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教学和研究。其理由是:第一,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我国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都是由中国共产党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我国对外工作的具体实践制定的。八大以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袖之一。“五四”时期周恩来同志踏上革命征途不久,就积极投入创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斗争。1924年他回国以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重视党的建设,并且善于从中国党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列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天,已经历了六十多个春秋。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大家在—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四十年,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和取得伟大胜利的四十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取得律大胜利的四十年。(热烈鼓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人民曾经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长期的、前仆后继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但是,都没有取得其正的胜利。直到伟大的俄中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马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尤其是大革命时期,对于了解农民问题的基本内涵以及如何解决农民问题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探索认识农民问题虽出现了一些不足与偏差,但是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在初期对农民问题的探索为其以后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五四”以后的女子参政近动。文章认为,西方资产阶级学说不能够解决中国的妇女问题,唯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能使中国妇女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近200年来发展的客观必然。近代的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段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没有为中国找到出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分子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政治变革史。鸦片战争以后,面对民族危亡和腐朽的封建统治,中国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先后提出过各具特色的政治变革方案.并为其实现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斗争与实践,留下许多经验、教训和启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曾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并先后成为执政党,其成败得失亦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从而给执政党建设这个专题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和李达都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们生长于同一时代。“五四”运动以后,共同的革命理想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可是,并肩战斗的时间不长,在大革命以前就因为意见分岐而决裂。实事求是地探讨他们在党的创立时期亲密合作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及以后两人意见不合和李达脱党的原因,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积极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积极理论成果,为我们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可将这种关系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建党初期传承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消极影响;抗日战争后,中国共产党高举传统文化大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阐明、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的基本关系;七大后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发生了巨大波动,为以后两者关系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大力弘扬、创新、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使其在实际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的性质的理论,即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后来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建国以后,对党的性质的认识一度出现倒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2年十二大和2002年十六大两次对党的性质的重新表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性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团结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的政策,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以后党的民族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缔造统一的多民族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张家口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从日本侵略者铁蹄下解放出来的北方最大的一座城市,面对这样一个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处于极其重要战略地位的"大城市",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怎样管理建设城市,因为从1927年"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确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农村活动的比较多,城市活动相对较少,所以对城市建设也是初步探索与尝试.而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张家口的管理与建设,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管理建设其他城市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新华 《老年教育》2011,(7):46-46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一大、二大上,分别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纲领》和《章程》都对党员的言行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并在以后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上,对党章不断进行修改,对党员的要求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武回忆 《华章》2007,3(12):69-69
"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提出人本价值思想的是周武王.以后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推崇"国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在近代"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内涵更加充实.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了"以人为本"思想,使其思想内涵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