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举办校园招聘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买方市场",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  相似文献   

2.
今天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面对史上规模最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强调,要大力创造就业岗位,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通过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通过开展现场招聘或者网络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一个提供就业信息的渠道与平台,为毕业生开展  相似文献   

3.
正"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4.
杨辉  粤仁宣 《教育》2012,(2):44
2011年12月22日,广东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招聘活动惠州专场"迎新年送岗位"大型招聘会在惠州学院举行。笔者参与多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发现,虽然人社部门一直极力撮合企业校园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过,许多大学生对此并不"领情"。由于专业不对口、不愿到基层、岗位待遇低、学生学历相对高,很多大学生前往招聘会,直言只是"打打酱油"。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岗位需求减少。面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2009年,北京物资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起点前移,终点无限",搭建"课堂+基地+活动+网络"的就业指导平台,启动学生"德育·素质档案",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近日,北京银行、自来水集团、北辰实业这些知名企业都来到了"2021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之一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此外,众多中小企业也参与其中。据主办方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此次招聘会共有78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300余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7.
数据     
4万余个1月5日至2月4日,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推出全国化学化工行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化学化工行业就业。500余家化学化工行业企事业单位报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个。10323名2020年以来,新疆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截至目前已为10323名符合条件的2020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F0004-F0004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全国559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带来强烈冲击,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空前严峻。08年10月以后.到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和岗位有所减少.部分毕业生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就业压力更加突出。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能够走出校园求职、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从2013年2月起,在全省范围内不断开展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活动,为70余万名大中专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3月2日至3日,河南省举办了2013年春季大型综合人才招聘暨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现场设400多个招聘展位,岗位超过2万个。4月上旬,将开展产业集聚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周,以产业集聚区企业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对象。5月下旬,将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为民营企业和  相似文献   

10.
3月10日上午,株洲市举办了2009年首场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160多家企事业单位为求职者提供了1400余个就业岗位,来自湖南工业大学及周边高校的5000多名大学生将招聘现场挤得水泄不通。据了解,2009年株洲高校毕业生达1.8万人,亟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相当庞大。湖南工业大学负责就业的副校长范进军告诉记者,尽管学校在寒假前就开始四处联系用人单位,但效果并不乐观。今年企业来学校招聘的只有243家,这比去年企业主动来招聘的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人才,因此,采取合适的公共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人才缺乏的"双赢"路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三个主要渠道是政府和准政府岗位、市场化岗位、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2.
国内传真     
教育部:"三个严禁"治理就业歧视"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要",曾是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的明文规定,这种"就业歧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此,教育部日前发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强调各地、各高校在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时,要加强对用人单位资质、招聘信息的核查,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凡是教  相似文献   

13.
王飞 《成人教育》2014,(2):86-88
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如何做到高职毕业生的"体面就业",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所谓"体面就业"是指在就业岗位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其获得专业对口、待遇公平、权利保障、具有人格尊严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体面就业"主要从自主选择就业岗位的机会、就业岗位质量、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观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实现毕业生"体面就业"应从完善就业指导教育、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发展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曲显昊 《成才之路》2009,(24):I0010-I0010
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人才招聘会目前在哈尔滨中高级人才市场举行。记者从招聘现场了解到。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基层或生产一线岗位就业,但却经常遭到拒绝。对此,一些企业的招聘人员表示。一些大学生求职基层岗位失败,是因为他们常常把到基层工作当成权宜之计,而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5.
徐州工程学院于2008年11月29目举行了2009届毕业生冬季就业双选会,会上有招聘单位150家,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左右,该院本专科毕业生3000多人参加了招聘会。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的较大影响,校党委深入分析、准确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从11月1日起,学校启动就业指导与教育必修课,对2009届全体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授课辅导;  相似文献   

16.
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研究生们来说,最迫切最实际的梦想无疑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年年呈不断上涨趋势,用人单位提供的招聘岗位却日趋减少。曾经就业不愁、生活享有国家充分保障的"天之骄子",如今却在现实面前紧锁愁眉,"皇帝的女儿"也开始"愁嫁了"。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寒潮的凶猛来袭,毕业生们还"顶得住"吗?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的就业、用人单位的招聘,要通过市场来配置,通过供需双方的"双向选择",最大限度地实现"人职匹配"和"职人匹配",这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然而,在现实中,一个社会要真正实现"人职匹配"和"职人匹配"的就业情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的状况下,大学毕业生确立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往往成为他们就业成败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一当今职业指导面临的困境和机遇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大学生毕业数量最多的一年。2014年预计大学生毕业人数更将突破700万,加之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对于就业难问题,教育部政策要求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发文规定,严禁就业歧视,教育部门举办招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了当前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一方面是大量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苦于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并存的困境。自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趋紧,今年的大学生就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饱受了"就业难"所带来的冲击,而且这一就业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其实,在高校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就业难"作为一个阶段性特征,并非中国的特有现象,也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曾经经历或仍然面临的一个难题。据国际劳工组织2013年5月发布的《2013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显示,  相似文献   

20.
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但是最近流行的农民工起薪与高校毕业生起薪差距缩小的报道让高校毕业生的薪酬前景蒙上了一丝阴影。高校毕业生就业经历了近几年的寒冬后2011年迎来了就业岗位复苏的春天,在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向好的背景下用人单位纷纷扩大招聘岗位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