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育人观,尤其是班主任的育人观,是学校德育工作制胜的关键.教师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把提高教师的育人素质和育人能力视为学校德育的关键.教师要更新育人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关爱学生,要成为每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忠实伙伴和领航人.要整合学校一切德育力量,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育人观念,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要把好"育人为本"关。基础教育把好"育人为本"关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保障。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是关键。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根本。基础教育要把好"育人为本"关,至少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即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整体发展与尊重个性的关系、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社会对教育需求与教育对社会引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就是要“以德育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德育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要把好"育人为本"关.基础教育把好"育人为本"关是一个系统工程.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保障.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是关键.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根本.基础教育要把好"育人为本"关,至少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即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整体发展与尊重个性的关系、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社会对教育需求与教育对社会引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首先学校要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要建立全面育人机制,学校的每位教职工都有育人职责,每个工作岗位都有育人目标。把德育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育活动中,努力达到德育目标的要求。其次要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总结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得失.我们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类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总目标,是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具有优良的育人环境,而优良的育人环境,主要来源于以下四大建设:一、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育人的关键。首先,学校应注重德育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选择业务能力强,工作踏实肯干,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作班主任,并经常召开德育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定期组织他们出外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去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强调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许多学校的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对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才,起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本文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特点、育人功能,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丁雯 《辽宁教育》2021,(4):31-34
教育要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学校课程是最重要的"养料"。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在确定了"融教育"办学特色之后,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变革和特色发展的核心要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学校遵循"让孩子们经历100个世界"的课程理念,构建"融+"课程体系,以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思路,用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新民 《教师》2019,(4):8-9
学校德育工作的群体是每位教职工,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都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功效。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教师抓住了课堂,才能抓住全员德育的精髓,才能抓准学校德育的命脉。课堂中的德育应该贯彻到每一个学科,贯彻每一节课的始终,教师要更新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发挥示范作用,在一切教育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学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教师要了解“三全育人”的内涵,分析“三全育人”的价值,并且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能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提升校园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特色学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特”与“色”理解不全面,具体表现为当前特色学校建设的四种状态:无特无色型、有特无色型、无特有色型和有特有色型。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为了应对畏难不前和急功近利两个误区,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实践上要处理好学生特色与教师特色、教师特色与校长特色、学生特色与学校特色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雪琴 《考试周刊》2013,(7):172-17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事关学生的一生,事关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事关社会的整体文明进程,严把德育"出口",无论对学生、学校还是社会,都显得重要而紧迫。学生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入口"。本文拟从职业教育育人方案的制订、全员育人环境的建设、职校课程的渗透等几个方面来探求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效果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成为中职学校育人的焦点。加强德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德育教学的研究探讨,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的四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思政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托,专业课教师则是实施课程育人的关键主体,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重任,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意义非凡。专业课教师要从自觉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努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方式融合四个维度促进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应具备科学育人的能力。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环境育人的最好体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景申 《湖南教育》2003,(13):48-48
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中学生接触的新知识、新观念,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跟随时代的变化,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形式,营造育人环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首先,要利用校园空间,营造育人氛围。学校要把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的目标教书育人,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文化氛围。从校门到校道、走廊,从花园到操坪、教学楼,要有宣传画、宣传牌或宣传窗,学生能受到名人语录、人生格言、伟人画像、道德楷模或名人名诗的熏陶感…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过去,我们往往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常常忽视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特色育人".其实,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学校文化对于优化学校德育实效性具有难以估量的潜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爱华 《辅导员》2009,(11):50-51
学校是育人的圣地,“育人”是班主任的天职。作为落实学校德育目标的班主任来说,加强对他们整体素质提高的培养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校长的使命和心愿,也是家长和学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如今,许多中小学在管理上采取了“全员育人”制度或称“全员班主任”制度,倡导全体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以此强化教师的育人职责,显然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在有些学校却把“育人”简化为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扣分。其不良后果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