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时代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阐述,也是对高校根本性问题的精准解答。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诉求,是全面客观把握习近平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道德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树人思想。习近平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重要论述顺应了世界人才竞争的时代召唤,是稳步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诉求。  相似文献   

2.
王鉴  姜纪垒 《教育研究》2021,42(7):16-2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两种基本样态,经过了初创、规整、重构、形成四个发展阶段.考察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百年历程,可以系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目标、内容与方式,可以发现"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审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创新发展和实践变革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并成为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思想源泉。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锻造培育中国社会牢固的精神纽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干部教育的角度,在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阐述习近平干部教育理论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习近平干部教育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作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有效教学研究,面临着适应时代、继承传统、基于实践进行创新发展的问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适应新时代社会与教育变革和人的发展要求,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包括叶圣陶等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的优秀教育思想,基于学校和教师自觉主动、系统设计的教学实践探索,以公平质量为改革愿景,以立德树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的重要论述,从理论逻辑看,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思想资源;从历史逻辑看,是对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新凝练;从实践逻辑看,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道路和前进方向,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积极推动党的理论及实践创新,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容、严密的逻辑和鲜明的导向。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和“四个服务”的育人方向。从生成逻辑看,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赓续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反思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践行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年教育和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从理论逻辑分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教育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教育思想以及对西方青年教育思想的批判借鉴;从历史逻辑分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青年教育的有益探索、汲取了苏联青年教育工作失误的经验教训以及结合个人知青经历的实践土壤;从现实逻辑分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提出为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供了理论指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擘划了青年担当,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注入了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不断培养优秀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奋进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最重要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够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理论勇气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这既是我国教育事业也是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基础教育研培工作者,深入挖掘习近平教育立德树人思想的理论渊源、现实意义、科学内涵,全面研究和系统总结习近平教育立德树人思想的内涵,可以为当今的基础教育工作把握正确的方向和指针。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让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后备力量。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之灵魂,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之精神,锻造大学生艰苦奋斗之体魄。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为路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同时还要看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深厚力量,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深层次动因所在。重读和领悟这一讲话精神,必须站在历史高度,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高等教育创办、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给养功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掘两者内在关联,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深度融合,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既是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需要,也是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育人机理的契合性、价值内涵的相合性以及理论内容的继承性,文章提出构建“三实一体、三堂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着弱化、空泛、针对性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创新。引入逻辑层次理论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性、逻辑性和针对性,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14.
探寻习近平浙江足迹,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一把密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及其生动实践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尤为典型。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使命来抓党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其生动实践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将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基本哲学思想贯彻始终,强调以筑牢文化育人根基和铸造优良师资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5.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资源。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理念,站在为民族复兴凝聚青春力量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以党的精神引领教育,以过硬的师资力量办好教学,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品质培养青年学生的德育品质,以马克思主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全面领会、发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荣历史,使青年人树立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学生自觉自愿地为他人服务,促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开展"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应创新思路,挖掘各类有益教育资源,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应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首先解析了"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可行性以及意义,最后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教育理论创新。中国传统德育文化奠定了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历史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教育探索奠定了其实践基础。新时代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根本任务以来,研究者围绕立德树人内涵、理论依据、落实机制、实践与评价等方面初步勾勒了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基本论域。鉴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式立德树人教育观亟需在基础理论、系统化、实践和评价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要论断,极大拓展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与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党中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重要部署,务必以“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遵循,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地位及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魂脉”“根脉”要求,探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通”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更加突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学业辅导,在线辅导覆盖全市所有初中学生;持续推进教材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百年演进呈现出于“不变”中求“变”的发展趋向,主要体现为“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立德树人进程中,始终在“不变”的前提下创新求“变”,其一脉相承之处在于坚持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结合;层层递进地提倡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途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保障机制。通过对立德树人中“不变”与求“变”的规律梳理和动因探析,揭示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百年发展经验,为正确把握我国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