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学课程设计是一种深入自然和社会的生活实际,发现和研究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科学方法论。我国基础教育三大地理期刊成立的“九州杯”研学大赛组委会,近五年先后举办了五届研学课程设计比赛活动,探索和实践了一些研学方法,取得了一批研学成果。文章从研学实践角度论述研学课程设计的区域选择、主题选择、评价方法和实施步骤,提出了研学课程设计的成果推广和转化。  相似文献   

2.
有关研学旅行的文件出台后,如何设计与实施研学旅行活动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如何领会政策、把握原则、选择目标、实施活动是做好研学设计的关键,以"第二届九州杯全国研学实践大赛决赛"为例,分析了此次研学大赛方案设计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解读时政教育的内涵及价值、时政教育与地理研学融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地理研学和时政教育为“双核心”的研学课程设计理念,旨在以时政教育的时效性促进研学成效,以地理研学的实践性提升育人成效,并以“双碳”为例,探讨“双核心”式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期推动地理研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学旅行广受关注,研学课程的开展和实施都离不开地理研学导师的引领。高校作为中小学地理教师的培养基地,可充分发挥其优势,在高校地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尝试增加研学相关的内容。文章以“首届全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现场赛暨研学培训会”为契机,基于地理研学导师培养视角进行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研学课程设计,探索如何通过研学活动,培养地理专业大学生的研学素养与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评价研学旅行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效果,是当前研学旅行教育深入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本文以珠海淇澳岛地理研学为例,从知识的实践价值视角出发,探讨基于问题情境和真实任务的地理研学课程实施表现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淇澳岛地理研学课程实施评价的标准和方案进行了初步构建。分别从“个人探究”和“合作互动”两个过程维度以及地理观察、地理操作、地理探究、地理表达与交流四个能力维度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进行了水平等级划分与设计,旨在为进一步优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开展地理实践力素养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融入思政元素开展地理研学活动,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协同,提升地理研学活动的育人价值,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文章以“钢铁变形记”地理研学活动为例,探讨了将思政元素融入研学活动的价值、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两山”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思想,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在这些乡村开展地理研学旅行,对于解决当前地理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优化地理研学方案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两山”理念首倡地——余村为例,将“两山”理念的内涵、生态经济的转型及乡村振兴的实践等融入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学活动,并探索了基于“两山”理念的乡村振兴与地理研学旅行融合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8.
李泽熙  周隽 《地理教育》2023,(S1):112-114
<正>一、地理主题式研学1.研学旅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做学问除了要有理论积累更要有实践支撑,实践里才能出真知。实践研学活动自古有之,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先生足迹遍布我国的西南地区,留下了《徐霞客游记》等地理名著,为后世地理研究打下了基础。近代对于研学旅行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陈建南(1998)最早指出为了增长知识、丰富阅历和开阔眼界,研学是一条很好的出路[1]。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逐步推进中小学研学”,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建意见》中,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2]。本文认为,地理研学是适应新课改,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应对高考变革的重要扶手,通过一定时间和范围的野外旅行把地理一轮复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乡土资源为载体,创建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实现“游”与“学”有机融合的可行路径。本文以“寻美虹山”为研学主题,以寻找虹山乡独特的“原始森林之生态美”“流水地貌之自然美”“闽南古厝之人文美”“花瓜盛事全域旅游之美”为分主题,从研学目标、研学内容、研学活动实施及研学反思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在研学中渗透“行中去悟、实践中学、学以致用”的理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依托地理学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是地理课程彰显其实践属性的主要担当。本次研学旅行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融亲子旅游与和研学旅行于一体,融假期学习与娱乐于一体,让学生在“游”学,在“玩”中成长,达到了学生“人在假期里,心在知识中游”的预期。为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探索出了良好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1.
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乡土资源“深圳市梅林绿道”作为研学地,从确定研学地点、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内容和研学评价等方面阐述研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学课程以“探秘梅林绿道,助力深圳发展”为主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和真实任务,分别从自然探秘、人文体验和创新发展规划三大子主题对研学内容、活动实施及评价系统进行设计。本研学活动设计方案可以促进初中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活实践,进而提升其地理实践力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以“古田县银耳生产”为例,从地理主题的选择、研学思路的确定、研学活动的开展、研学成果的评价与使用四个方面探索高中地理主题课程资源开发与地理研学旅行深度融合的方法,以解决常规研学旅行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结合乡土地理资源,组织学生通过研学实践的方式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提升核心素养水平,也有助于推动义务教育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文章在明确了研学路线的基础上,从“明确各研学点的探究主题”“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确立师生‘双主体’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的过程性与多元性”等方面,对如何基于研学实践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一、研学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研学旅行设计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理念,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时空观念为导向,结合地理有关该理念的相关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和研学的具体情况,设计“保护深圳湾绿色长城——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主题研学课程(图1)。  相似文献   

15.
从研学旅行、劳动教育和地理教学“三位一体”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出发,以丰县农业研学课程为例,分别从地理时空视角、学生素养视角、研学旅行视角、劳动教育视角、学科思维视角,就课程设计的诸多方面提出了设计建构县域农业研学课程体系的方法,并以“农业覆盖技术”为例,说明主题课程的具体实操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综合的,因此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往往会接触到很多丰富而杂乱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主题,研学旅行难免会出现“问题随意、探究浅层、行为被动”的现象,“学科融合下的地理主题探究式研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云南省红河州“特色农业”为例,阐释了教师如何借助地理主题探究式研学的“四精”——目标精准、线路精心、问题精细、内容精深,指导学生在具体的研学主题引领下,确定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真实而复杂的地理问题,真正实现“研”“学”和“旅行”三者的深层次融合。  相似文献   

17.
海岛型目的地研学价值大但实践经验少。文章甄选福建平潭岛、湄洲岛、鼓浪屿和东山岛四个兼具地域代表性与研学价值的特色海岛作为研学目的地,以“地理教学+思政教育”为主线,将“四化”(研学地点地域化、研学内容综合化、链接学科多元化、融入要点思政化)作为纲领,就研学课程地点、思路与目标、实施和评估等方面展开探究设计,以期在特色海岛研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地理素养、思政认识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课改提倡的实践育人理念,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房山综合实验基地特色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从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内容、活动设计和总结评价等方面,设计针对高一年级的、紧扣“土壤侵蚀”主题的单日短途研学旅行课程,以期为京津冀及其他地区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学旅行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目标分类法,剖析研学旅行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构建了“哑铃型”研学旅行课程思政模型,以地理研学为案例,设计了融入课程思政的研学方案,最后提出研学旅行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小校 《天津教育》2022,(36):52-54
<正>新课程理念的推行与实施,学校更加侧重于由学生知识理论教学向素质技能课程教学转变。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学生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广州市从化银林研学基地围绕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研学课程,并通过课程实施,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提升地理思维能力,达成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一、地理研学的基本概念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地理研学是指与地理课程相结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