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散文之分     
关于散文,有种种区分。先说文体之分。现代以来.文学上流行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及戏剧。这其中不属于诗歌与小说及戏剧而义具有文学质素的.都归入散文,如此散文中就不止一体.而是多体共存。与传统相比.有些文体仍然延续下来,如日记、书信、游记、传记等.有的则有了变化.比如小品与随笔。当然也产生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文体,如杂文、...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代和语境下的散文概念,反映不同的散文观念。宋元时期古文运动与文章评点之兴等外部因素,加上文体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促使宋元散文最接近古典散文概念,即古代散体文,后世散文大抵沿袭宋元,故宋元散文最有资格代表散文的文体概念。直至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思想引入我国,散文文体与文法才发生变化。现代散文纯粹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与宋元散文有着实质性的差别,除了语体之异,二者最突出的差异乃文体观念之异,具体表现为现代散文文体等级的倒退、文体层级的倒错。  相似文献   

3.
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困惑了无数研究散文的人。对于范围广阔、创作自由的散文文体不宜也难以给以一准确的定义,应于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散文的经验感受中体会归纳散文的特质,并从其与成熟文体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区别中寻找散文的理论生长点。文章即循此思路,试图总结、归纳、提炼、深化"真我""语言""情思"等散文文体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梳理与思辨。思考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利于散文研究的深入,亦有利于庸俗随意散文创作的良化。  相似文献   

4.
“欧化”不仅影响了汉语词汇、语法,而且对文学文体也有潜在的影响,适度地欧化,使现代散文卓有成就。欧化给现代散文带来文体上的新变,与传统散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具有亲切自然的风味;与旧白话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诗性。  相似文献   

5.
散文阅读     
同学们觉得散文阅读难.根本原因是不清楚散文的“真面目”。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把握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散文作为四大文体样式之一.以其短小隽永、精悍利落见称,被誉为文艺阵地的“轻骑兵”.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一篇篇或优美或深刻的散文.犹如文学艺术殿堂中朵朵绚烂的奇葩。又如深邃夜空中颗颗璀璨的星星,它们有的诠释生命的价值,有的展示自然的魅力.给我们以最完美的精神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录的文言文作品,文言散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里的“散文”是一个内容驳杂、涵盖面广泛的概念,其中又包含了许多种不同的文体;文体不同,其写作要求、形式特征、艺术特点等便也各各有异。本文就中语课本中选录的文言散文作类型划分和文体特征分析,以求有助于执教者能因“体”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散文     
写法指导散文体裁也是学生练习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文体。散文利于抒发感情, 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独特的美质在于能让人们通过其精粹及亲切的形式, 读到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明末性灵散文反映的社会层面较有限,多为文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但这一发轫,为散文文体的转变及其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兴盛打下了基础,是散文走向独立文体之路的奠基石.从性灵散文创作主体的成熟、文体的分流、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揭示了性灵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自成一派的散文大家,其散文文体之美历来为人所称道.叙事抒情的真挚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结构的严谨美和语言的口语化,是构成朱自清散文文体美的要件.这些文体个性的生成,与朱先生在儒家诗教传统的深刻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性情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散文在语文教材尤其是是初中语文中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训练其他文体的基础.散文阅读不应随意而为.而需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生在散文阅读中可以采取研究散文的标题、捕捉散文的文眼、品味散文的情感、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等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柳宗元都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著名作家之一,特别是他的散文文体创作,具有诸多同时代的作家所不能媲美的创新特质。通过对古代散文的概念、文体论的概念以及对柳宗元的散文分类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柳宗元散文的分体分类,有利于我们对柳宗元散文文体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文学作家的散文观念与文体实践,标志着现代散文文体意识的觉醒。对现代散文的渊源、界定、表现内容与表达技巧的有益探索,初步确立了现代散文的文体观,从而使现代散文在初创时期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散文文体尽可能地表现作者情理的奥妙,沈从文、李广田、梁遇春等为代表的京派散文作家非常重视"观察点"的多元运用,突破了传统散文全知全能的单一视角。京派散文文体的成熟,其独特"观察点"的运用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散文“当遗嘱一样写”,散文情感革命,80年代散文的平静——余秋雨散文对散文文体体式的爆破——世纪末散文热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散文形式短小,内容广泛,文体特征难以界定.以文体学的理论结合中国现代散文和英国十九世纪散文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追求自由的语体,抒情,叙事,写景都可;散文注重表现真挚的情感,并能传达深刻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7.
散文是一切文体的基础,诗有很多的暗示,散文明白如话;小说的人物对话是特色,散文则多自言自语的独自;散文家把作品直接呈现给读者,剧作家写成剧本.交给演员,由演员表演给读者看。散文,不论形式或内容,是最自由的文类,最不受限制、拘束。  相似文献   

18.
散文的节奏及在译文中的处理--评高健散文翻译的音响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应注重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要素.但是人们往往认为音美只存在于诗歌的翻译中,忽视了散文也有节奏和音响效果的问题。本文以高健的散文翻译为例.认为散文的节奏是语势能指的体现‘停顿是散文节奏的基本构成.对停顿的把握和应用有助于文体风格的表现和文学意境的传递。  相似文献   

19.
对散文美的认识,应该从创作散文的内在思维入手。建构思想、远距离相似审美、自由创造,这些就是散文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美感特性。所以,散文是通过相似思维来自由建构人类精神家园及其有意思形式的文体。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散文的文体定位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散文的尴尬地位与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有关。审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发展,可见: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都是在诗歌与古文(即散文)两大文体上做文章。西方的文体"三分法"(小说、戏剧和诗歌)传入中国后,中国文体学接受了"三分法",但将散文与其他三种文体并论,出现了东西合璧的"四分法"。在反思西方"文学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情文俱胜"的角度,确认了中国散文的文体定位,即散文是以第一人称书写的非虚构的散体的抒情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