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集婉约大成的重要词人,其集大成主要在艺术上.他在吸取温、柳、秦、苏等优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富艳精工"的特有词风.通过具体词作的比较,分析清真词是如何继承发展温、柳、秦、苏等人的长处,成为一个集大成词人的.  相似文献   

2.
秦观以词著称,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而他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往往被忽略。事实上,秦观的诗歌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关于佛禅的诗歌,对寺庙环境的刻画渲染,对僧人崇高品格的赞美,清新婉丽,迥异于宋"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歌风貌,自成一家。本文主要对秦观佛禅诗歌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创立了豪放词派,还在于他发展了婉约词。目前,还很少有人从词的风格、内容、题材等方面入手,来探讨苏轼对婉约词的突破和发展,而这种探讨和研究无疑对全面了解苏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的正宗,但除了婉约之外,从她的词中还能读出她性格的另一面,品出一些"别样的东西",这便是她婉约芬馨的词风之中隐蕴的清刚神骏的风骨。而这种"芬馨"之中的"神骏",正是易安婉约词风格中的个性特质。如果说"芬馨"所代表的婉约是易安皈依于一个词派的分类标志,是属于整整一类词人的公共特征,那么,这种"神骏"便是使易安能从一个词派的整体中凸现出独特个性来的某种特质,是使她在文学存在中区别于其它存在的个体性要素,正是这种隐蕴的神骏之致,使她能超越一般的婉约派词人和"婉约"的樊篱,显现出一种既体现了婉约风格的典型又不失个人特色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5.
秦观     
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是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著有《淮海词》流传于世。秦观由于文辞得到苏轼赏识,拜苏轼为师,与张耒、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但是,虽师从苏轼在词风上却未能沿着豪放词风探索,仍致力于婉约词的发展。秦观作词,虽未能如同柳永始作慢词,美成将词由民间词转向宫廷词那样,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其创作风格既不同于崇尚豪放的阳羡词派,也不同于崇尚婉约的浙西词派。把豪放与婉约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纳兰性德师承李后主、晏小山,他的词兼有陈维松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真率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词见长,特别是在妻子卢氏去世后,纳兰性德创作了大量的悼亡词祭奠亡妻,这些词作以真挚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使人潸然泪下,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作者情绪和艺术精神的载体,中外诗歌作品中也不乏异曲同工的美感,本文通过对比纳兰词的凄婉幽怨和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诗歌的清丽精致,寻找中外诗歌作品中婉约之美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在苏轼的现存词作中,婉约词数量远远多于豪放词。这些委婉含蓄之作,无论是抒发亲人、恋人间的深情厚谊,还是表现士大夫之流的闹情遗志,无论是对田园风光的尽情讴歌,还是对寄情之物的着力咏叹,都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滋润着词人特有的审美意趣。苏轼的婉约之作,既是对传统婉约词的有益开拓,更是对传统婉约词的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9.
健美操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服饰等艺术形式,以具有节奏感和创造性的直观的动态的形象,表现人的情感、活力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健美操具有直觉性、动作性、节奏性、造型性、抒情性、综合性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秦观,北宋婉约词人的代表,他也被认为是能体现宋词“当行本色”的词手。秦观一生困苦不得志,时正值元祐党争,屡屡被贬。他独居幽馆,内心愁苦无法排遣,满腹伤心失意,只得借词作来抒发己情。晚唐花间词流于艳俗,往往辞胜于情;宋初虽对词有所开拓,却情胜于辞,而使词真正做到情辞兼称的便是秦观。  相似文献   

11.
陈俊早 《美育学刊》2021,(5):98-104
基于魏晋六朝时期社会环境和精神世界的动荡和改变,宗教信仰和思想对以“神”为重要范畴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玄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以重“神”为核心的人物品藻和艺术品评系统;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以“形神关系”为主线的审美理论;在民间信仰的背景下,产生了以《搜神记》为代表的神怪小说和文人神话。从这几个方面看,“神”这一概念中的审美自觉性、超越性、个体性、民间性、世俗化等特点日益显著,也进一步影响了魏晋六朝时期社会的审美心理和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2.
晏几道,宋小令词代表人物,因一部《小山词》而翘登北宋文坛,与其父并称为"大小晏"。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7年,已有300余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成效。晏几道的文学成就不无例外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研究者或以阶段性总结来概括研究成果,或从文本、艺术手法、体裁演变等角度进行分析,或以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美学等理论介入研究晏几道思想发展、情感转变、人生选择等。其"狷者"人生研究以孔子的"狷"人格分析为基础,从其文学成就和有所不为的处世态度方面来探析晏几道的个性和词作,从而呈现晏几道丰富立体的狷者人生。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在南宋词中独树一帜,作者针对其词中出现的“愁”进行了研究,探求了其常用的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隐逸词是隐逸文学发展到宋代蓬勃兴起的一个文学品种,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通过宋代隐逸词意象典故的选择与阐释,从而透视出宋代隐逸词人别样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建设实践,在以党群关系为核心的政治和谐、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和谐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谐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大量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但也由于毛泽东对经典作家和谐社会思想解读的偏差和实践的盲目性,造成探索具有中国特点的和谐社会发展模式陷入了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6.
梦窗词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的时令怀人词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梦窗时令怀人词的简单分类整理,以及对梦窗时令怀人词作的浅析,试图从中挖掘出梦窗时令怀人词是性情之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一、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思想.即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我们党,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这些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建党思想的继承,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要求所在.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独创性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苏轼与纳兰性德生活年代相距甚远,诗词风格也迥然不同,但其人生和人格却有着相似之处,且在悼亡调史上,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苏轼是用词写悼亡的首创,纳兰则是他忠实的传人,他在继承中又有所发展,使用词写悼亡的艺术性达到了一个高峰。二者都把悼亡作为词的重要的严肃题材来看待,抒发了崇高的感情和人间的至情至爱,突破了词的题材感情界限,提高了婉约词的气质,在悼亡词的发展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围绕“什么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体育”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体育的三种态度:以马良等人为代表的唯传统主义、以鲁迅、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反传统主义和以蔡元培、徐一冰等人为代表的兼收并容派,三种主张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时代的局限,争论未能充分展开和深入,因而未能回答争论本身提出的问题:如何认识传统体育?如何认识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如何认识民族的和世界的体育?今天进行的一些讨论正是那场论争的继续和发展。深入讨论那些问题,为找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