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曾拨动了全世界无以计数的,少男少女的心弦,整整七个世纪传诵不衰。朱丽叶故居就坐落在意大利北方古城维罗纳市中心埃尔巴广场附近一条叫卡佩洛的街里。小城很美,建筑古老而典雅。据称,城里的主要建筑都是公元一世纪所建,其历史之久远仅次于古罗马  相似文献   

2.
这句话选自电影《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该片曾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剧本等7项金像奖。故事发生在16世纪,讲的是青年时代的莎士比亚在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时的一段爱情生活。故事是杜撰和想像的,是传奇,沿着两条悲剧性的爱情线索发展——莎士比亚和薇奥拉的爱情,以及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并最终汇成一条,表现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主题。用现代爱情理念讲述久远的爱情故事,是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颖  孙世友 《家教世界》2013,(10):210-211
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这部男女爱情的悲剧横空出世,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是莎士比亚唯一的一部爱情悲剧,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从电光石火的相见,到荡气回肠的生死相依,每一个浪漫或紧张的情节都展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性格,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人物性格的某些异同,使他们在短短的四天内,经历了相遇、相恋、结婚、死亡。  相似文献   

4.
陈舜 《广西教育》2013,(2):51-51
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多,其中称之为绝响又经久不衰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想,这是因为莎翁为此戏剧作品注入了人文主义进步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谈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密欧与朱丽叶>原来是由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人文主义剧作家莎士比亚于1595年根据一个民间流传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所创作的话剧,后来由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谱曲,使其变成世界著名的芭蕾儋舞剧.该文主要从音乐和舞蹈两大方面进行简要的叙述,让读者更直接的感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其笔下塑造了诸多的文学形象,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在欧洲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十分著名的一大悲剧。为分析莎士比亚悲剧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本文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入手,通过对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与本剧的写作背景的分析,在看似偶然的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现并铺垫出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家喻户晓:两位年轻人相爱,却遭受家族世代仇怨和门第之见的百般阻挠。但外界的阻力并未使恋情熄灭.反而使他们越爱越深,最后以殉情作为终极反抗,捍卫了至死不渝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在维罗纳城,两大家族——蒙太玖与凯普莱脱——经常械斗,可是来自蒙太玖家的罗密欧与来自凯普莱脱家的朱丽叶却相爱了,最后两  相似文献   

9.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作之一,其在世界上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实属罕见,是莎士比亚戏剧被拍成电影最多的一部。一个世纪以来,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打动着每一位读者。他们的一见钟情和以死殉情让每一位渴望爱情的人艳羡不已。本文从一见钟情的不稳定性角度剖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0.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中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爱情名著,都出现在16世纪90年代,都以不同方式阐释相似的爱情故事。文章试图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以揭示两个剧本在描写至真爱情方面的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爱情观的异同,他们的爱情观的许多方面直至今天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同莎士比亚的戏剧,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颂了一个浪漫的足以战胜死亡的爱情力量。柴科夫斯基吸取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情调,没有定义每个角色、也没有描绘确切的故事情节。高度对比的主题用米表达世仇的家庭和年轻人爱情之间的冲突。柴科夫斯基还描绘了温和达观的神父劳伦斯,是他调解着相爱者和残酷无情的社会环境。《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含有一个慢板的引子和奏鸣曲式快板乐章的音乐会序曲。(柴科夫斯基的标题“幻想序曲”意味着以一种自由和想像的方式处理音乐素材。)在欣赏《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我们能够把它看做一首感…  相似文献   

12.
大家听说过莎士比亚吗?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这期《故事会》,我们选取了他的著名戏剧作品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让我们来看看这对天造地设的佳人,他们的爱情故事是如何一波三折的吧!  相似文献   

13.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同我国封建时代经典爱情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审美志趣、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类同和相通之处。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同我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予以比较,为我们充分理解英语文学提供了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4.
假死     
《海外英语》2011,(9):39-39
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为了能够和罗密欧重聚服毒假死。假死事件不仅会发生在莎翁的舞台上。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以死相欺”。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历经400余年不衰,至今读来仍给人强烈的美感享受,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它的冲突艺术的结果:爱与仇恨、情与礼法的矛盾冲突。通过爱战胜仇恨、爱战胜礼法的悲壮故事,讴歌了纯真的爱情与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 15 94年 ,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据说 ,故事源于发生在 13 0 3年意大利维洛那城的一件真人真事 :有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 ,因双方家庭是仇家 ,结果不但不能互相结合 ,反而双双殉情而惨死。莎剧是根据英国诗人亚瑟·布鲁克写于 15 62年的一首长诗《罗密欧与朱丽叶哀史》改编的 ,却化腐朽为神奇 ,完全改变了故事的内涵。课文节选的是高潮 (结局 )部分。矛盾冲突集中、张弛有致、节奏感强是《罗》剧的一大特点。在布鲁克的诗里 ,故事发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 ,而莎士比亚却把它缩短为“五天”。情节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ENDLES S LOVE     
王巍 《音乐世界》2007,(12):88-89
永恒的爱14年前,在新·维罗纳发生过一件惨案,蒙太古突然进行叛乱。凯普莱特家族在惨案中遭到了灭门之灾,仅留下被家臣拯救出的小女儿朱丽叶一人生还。14年过去了,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与朱丽叶相遇并坠入了爱河。就在朱丽叶16岁生日之际,她得知了自己过去的身世。而罗密欧也知道了恋人与自己世代家族间的仇恨……命运的指针能否为他们的恋情,指出一条希望的道路呢  相似文献   

18.
孙加 《华章》2007,(11):211
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主角之外另有一个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罗密欧的好友茂丘西奥.他雄辩,机智,有些饶舌,充满活力,是剧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但这一人物的存在远不止增加趣味这么简单.莎翁对他的性格设定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部名著.  相似文献   

19.
文学是人学。人都有七情六欲。于是人们对感情的描绘尤其是对爱情的礼赞便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在作家的笔下不知道留下了多少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中感人至深的莫过于中国汉代名作——长篇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莎士比亚著名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它仍堪称东、西方文学史上的“双壁”。这里面,两个女主人公的形象尤为光彩夺目;《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集东方女性传统美德于一身;《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女主人公朱丽叶,溶西方女性崇高精神于一体。尽管她们出现的时间前后相差1400多年,地点相距万里之遥,但在她们身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拟从这两个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基础、性格主要特征以及促成她们性格完成的外在因素等诸方面对她们的性格特征之同异谈一点粗浅的见解,不当之处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0.
在阶级思想、权利、政治与现实情况的斗争中,爱情往往含有悲剧色彩。朱丽叶和罗密欧间存在的可歌可泣与忠贞不二的感情常常使人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撼动与震颤,对其后代年轻人具有深远影响。原生家庭视角下,社会环境、家庭矛盾以及人物性格均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情悲剧结局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