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王朝自始至终实行扶满抑汉政策.但在太平天国时期,迫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外在压力,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利用湘系集团的基础上发生重大转折与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变甚至自相矛盾.正是这种利用导致了湘系集团的崛起,从而使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满汉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继湘、淮系集团在晚清政坛崛起,但较之前者又有一些新变化,对清王朝统治构成了直接威胁并最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3.
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成为湘系人物中最早有真正施政条件的疆吏大员。这是当时清廷对新兴湘系势力既利用又限制、既予又夺的两重性态度和政策的产物。它既与特定的客观背景因素密切关联,又离不开胡林翼个人的"相宜"条件。此事的政象要旨和标志性意义在于,它可以视为湘系势力崛起过程中一个划阶段的界标,标志湘系势力由基本单一的军事力量过渡到分掌清朝省级政权,部分地实现了军权和地方事权的一体化,满足了湘系势力赖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一个最急需、最关键、也是最起码的条件,并且使胡林翼在实力地位方面于此特定阶段一度超越了曾国藩。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运动新论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太平天国运动作出历史评价时,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的近代化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认为太平天国革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等。如此,则太平天国不啻是一个具有当代色彩的开放政权。本人不敢苟同。现就三个问题加以论述,以就教于方家学者。一、太平天国是两种力的合力运动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客观事物部是由矛盾着的双方构成的统一体。我们从总体上考察太平天国运动,也会发现太平天国运动是由两种力量构成的一个合力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冲突、融会以及该运动对此后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伴随中西文化交流,太平天国的政策、措施乃至领导层的思想观念都不能不发生相应变化,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组成江南大营的,是以绿营兵为核心的国家经制之兵,湘军则是独立于八旗、绿营之外的汉族地主武装.作为同一个阵营的两支军事力量,客观上一方的战胜攻取,必然对另一方起到援助作用.然而,在清廷镇压太平军起义的战争中,在清方阵营内部,江南大营的存在,却是清政府与湘系集团矛盾的产物,是用来抗衡湘系力量的一个重要筹码.因此,江南大营的存在和覆灭,对湘系集团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史上臭名远扬的封建军事政治集团。它的历史可以向上推到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系和淮系军阀。湘系、淮系军阀是以办地方团练、镇压太平军起家的。它的首脑人物既是封建官僚,又同外国侵略势力紧密勾结,所以近代军阀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封建性和买办性。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近代的旧式农民战争。回答1~3题: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为旧式农民战争,主要表现在A.采取农民造反的斗争形式B.主要担负反封建的任务C.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D.以建立小农经济为目标2.同以往的旧式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显著特点在于A.担负反侵略的任务B.接受资产阶级的领导C.向外国寻求反封建主张D.领导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和斗争3.下列对两次运动相同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①发生于民族矛盾特别尖锐的历史关头②具有近代民主革命的性质③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最集中的论述是《中国记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却鲜有论及,这对于太平天国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都是一个亟等解决的问题。左焕奎先生以《中国记事》一中马克思的论述为导引,对已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大胆提出质疑,但由于左焕奎先生对马克思的论述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导致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0.
封建社会礼教对中国妇女残酷迫害长达2000年之久,太平天国运动率先提出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与男子平等,废除买卖婚姻,废除缠足等许多解放妇女政策,使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广大妇女从封建奴役中解放出来,成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北京政变发生;湘淮系等地方势力崛起;洋务派出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经济上: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外交上:清政府宣布"借师助剿";构建了近代外事机构与体制,设立了驻外使领馆,开展了走向世界的出访活动。这些变化对当时的晚清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湘系集团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起家。其重要代表人物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久居要职,对当时政局影响很大.清廷虽多方抑制却难以收到自己所期望的效果,汉族地主官僚开始在晚清政局中占据优势,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塞克斯认为太平天国有着神圣的使命,是中国的新生力量,而英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战,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非正义的军事侵略。为此,他在英国的舆论界及国会下议院竭力为太平天国辩护,反对英国政府的干涉行径,揭露其侵略政策。塞克斯的辩护言行展示出一个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真正的民主主义立场和精神。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清政府推行借师助剿政策,中外势力开始联合镇压太平军。在中国大地上先后出现了四支使用近代枪炮等新式武器、中外士兵混合的洋枪队,这些洋枪队同清政府共同扑灭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相似文献   

15.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 义;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单元主题为“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课学习应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人民 反抗主线的理解。本课共设三个子目,“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一 目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准备、开始;“定都天京”一目讲述 太平天国运动的军事征战、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 的重点;“天京陷落”一目讲述天京事变、重建领导集团、天京陷 落、《资政新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应付农民起义和列强的交相侵伐,咸同时期清朝权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清朝权力重心逐渐由中央下移到地方,由“主威素重”一变而为“内轻外重”。胡林翼作为第一个湘军将领膺任湖北巡抚,不仅集军、政、财权于一身,肇建了湖北地方权力体系,而且提挈湘系将领跻身督抚提镇者联翩而起,促进了咸同时期清朝权力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西方学者从事客家与太平天国研究的早期阶段。他们从探询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及力量来源问题起步,进而肯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客家的“民族革命”,再进而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体力量客家人置于人类学研究视野之内予以探究,既促进了西方人类学的发展,又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的客家与太平天国研究以及汉族客家民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人的政治、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政府的统治权威遭到严重削弱。然而,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却是来源于内部,典型表现就是在镇压蓬勃兴起的农民造反运动过程中逐步兴起的湘、淮等地方势力集团,导致了统治...  相似文献   

19.
“借师助剿”政策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作为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在近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中央通过这一决议之后,直接与太平军作战的地方官员,却产生了分歧.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和上海江浙官吏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斗争,两派对“借师助剿”持不同看法是由于与西方列强的密切程度有所不同,以及互相争取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占据主动,这场争论以湘系的胜利而告终.而湘系在争论中取胜的原因,因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为清政府所倚重。这场争论对晚清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晚清“外和诸夷,内图自强”的外交基调。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运动充分利用了宗教信仰来组织,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但宗教信仰在运动中所起的消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经与传统化不相融,得不到中国民众的支持,不能联合更多的反清团体,反而成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宗教迷信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