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十年“文革”,一场噩梦.我一生最宝贵的青年时代就在这量梦中度过.但我无悔.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到的东西,“文革”期间发生的那些荒谬绝伦的事情,后人难以置信。也难以想象.回首往事,随手写下当时点滴见闻。  相似文献   

2.
苏洁 《知识窗》2013,(13):42-43
这天.美国爱达荷州一家电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莫铎很晚才回到家.可他的两个宝贝儿子还没有睡.在等莫铎讲故事给他们听。大儿子乔治说:“爸爸,我想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可小儿子约翰却嚷着:“爸爸,我不爱听,你给我讲《神灯的故事》。”两个孩子互不相让,彼此争吵起来。莫铎只好安慰他们说:“乖儿子.别吵了.爸爸都给你们讲。”两个孩子这才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3.
知止的智慧     
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想给《左氏春秋》作注,当时已有贾逵、郑众二人作注在先.于是,马融便找来他们的注解阅读.仔细读过后,马融意识到自己已不适合给《左氏春秋》作注,他这样评价:“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做到既精深又广博,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正是因为看到了贾逵、郑众二人注解的“精”和“博”,马融果断打消了给《左氏春秋》作注的念头,转而去写《三传异同说》,随后又为《孝经》《离骚》等书作注,后来成就斐然.  相似文献   

4.
给世界创造价值 对于谢晋导演我是十分尊崇的,无论是“文革”前他导演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还是“文革”后执导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都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独立思考、卓越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5.
给世界创造价值 对于谢晋导演我是十分尊崇的,无论是“文革”前他导演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还是“文革”后执导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都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独立思考、卓越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6.
据说警察大多喜欢阅读破案小说并不是完全为了消遣,而是想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小田侦探也不例外,他的床头经常放有一些侦探小说。凑巧,他的朋友大羽先生也是侦探小说迷,这天来访时顺手就拿书翻阅起来。“大羽,你在看哪一篇?”小田问。“就是那篇《自杀之谜》,书中的侦探真不赖,你  相似文献   

7.
一天,我看到妈妈在厨房里用各种各样的作料和马铃薯一起烧出一盘非常可口的菜,当时我恰巧看到一块被扔在垃圾桶里的马铃薯一会儿就变色了。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盘子里的马铃薯不变色呢?”妈妈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自己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第二天傍晚一放学回到家,我就赶紧做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一名很普通的女孩。最近我有一些苦恼。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周围的同学都不怎么和我玩,或者说我融不进他们当中去。比如说,有一次刚考完试,我看到他们在热火朝天地对答案,我便凑上去,我也想加入他们。可是,他们当我不存在似的,根本不理我,我当时就觉得有些尴尬,也有些难受。我比较内向,大多数时候不太喜欢主动和别人交  相似文献   

9.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探索不容侵犯。这是一个常识。然而,遗憾的是许多以真理主人自居的所谓学者,却频频对民间科学探索者发难,说“民间科学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也无意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他们不是‘哥猜家’而是‘割菜家’”、“他们生存能力通常很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沙滩上盖楼”……这种将民间科学家妖魔化的霸道做法,确有文革栽赃诬陷之遗风。他们轻易地给“民科”贴上了“非科学”的标签,扣上了“伪科学”的帽子,我不禁想问:研究“永动机”有什么错,我就是喜欢,…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做了一次发言——“天人合一,文理互补”,引起了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吴全德院士的注意,他枉驾寒舍,告诉我他完全赞成我的看法,并且送给了我他的新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我大喜过望。发表一种意见而能得到赞同,这也是知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焉能不大喜呢? 我拿到了书,立即埋首读起来。但是,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4,(1):54-55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我国。古时候,当人们遇到污染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17年的见闻。  相似文献   

12.
飞的梦想一直伴随着我们。既使有了飞机等航空器物,“飞”的梦想仍未止步。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的一个课题组就希望让没有翅膀的动物也能在空中“飞”起来。他们将飞行的舞台搬到了超声波环境。近日,《自然》杂志网站报道了他们让动物在声悬浮中“飞”起来的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开心剧场     
《发明与创新》2009,(10):64-64
反了,反了 一次元旦庆祝会,我是主持人。其中有个节目是表演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一段。其中有个奸臣杀死了国王、皇后。一群人就大叫:“反了,反了。”我当时感叹:他们对话剧还真投入。  相似文献   

14.
读者说     
正《大科技·科学之谜》我从2009年就开始看了,记得刚开始还是黑白的,后来一直看到高中毕业。当时主要是觉得内容新颖,介绍了很多我当时想了解的知识,比如宇宙、弦论、粒子物理方面的,和我以前买的科普杂志区别太大了。我后来还买过《Newton科学世界》和《环球科学》,内容也不错,但更倾向于学术性一点,相比来说,《大科技》趣味性更强,并且其他杂志与《大科技》比起来价格贵几倍。大科技读者明亮  相似文献   

15.
周德钿 《科教文汇》2012,(28):F0002-F0002,F0003
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认识吴宪鸿同志了。那时我接手主编《歙县文艺》.他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常给我们投稿,我还去过他们学校看过他。后来他调城里工作,我们见面机会就多了。他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报告文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深夜追夫》(1984年第3期《歙县文艺》)和《文革趣事录》(1989年第1期《歙县文艺》),我觉得他写的小说很有点感觉。发过他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鞋匠补缀丹青梦》(1997年1、2期合刊《歙县文艺》)。还发过一些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6.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丁肇中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在他  相似文献   

17.
笑话谜     
梁信德 《知识窗》2007,(5):34-34,28
某督学到某中学巡察,问某班学生:阿房宫是谁烧掉的?全班异口同声回答:我们没有烧!督学把这事告诉该校校长,校长认真地说:“我们的学生很诚实,说他们没有烧,就一定不是他们烧的;而且,我敢保证,全校没人做此缺德事。”督学很生气,将事情一五一十汇报给教育局长,局长说,查不出就别查了,烧了就烧了,拨款让他们重建吧!督学愕然。  相似文献   

18.
宋玥 《科教文汇》2009,(14):245-245
本文通过对《文心雕龙》中“圆”内涵的梳理,总结出刘勰《文心雕龙》所体现的“圆美”美学范式。具体表现为:一是文章创作论上以圃和、圆转为美的审美倾向;二是作家修养论上以“圆鉴”、“博观”为作家审美修养所具备的理想素质;三是文学本体论上对儒、道两家思想的圆通。  相似文献   

19.
工具书拾英     
算起来,自大学毕业起,我断断续续地工作、攻读、再工作、再攻读,环环相套,已有将近二十个年头了。这期间,无论是全职工作还是攻读学位,是在大洋此岸还是彼岸,浏览(偶尔伴有精读)各类书籍几乎是我每日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敢说像我这样泛读、杂读、快读的习惯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是否有所裨益,但要提到为读书圈内的同好提供些新书线索和点评,这套杂功就派上了用场。《百科知识》约我开个书介、书评的栏目,应该也是出于这层考虑吧。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个栏目是“西窗书话”,但受笔者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我所介绍和评点的。主要是欧美(西方)各国新近出版的英文书籍。同时,为了能引发读者的兴趣,每期引荐的新书都将以某一专题为主线,前后贯串,相互对照,彼此补充。无论如何,我不会像时下一些刊物那样,仅仅参照《纽约时报书评》的文章编译一下,或追着某某畅销书排行榜巡游一番。书,一定是我读(哪怕仅仅是“翻”一遍)过的,也一定是我有理由推荐的。我也欢迎各位朋友与我邮件往来,或提出问题与希望,或交流观点与心得。虽然彼此或天各一方,能有一份书缘,也就感觉近在咫尺了。yisui@aol.com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     
追溯起来,这个“社科院百名博导推荐书目”调查与我大学时期的想法有关。当时,我经常听说中国社科院拥有着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大师,社科院主办的多数杂志也都是国内一流的核心期刊。后来,当我成为社科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才得以了解到社科院的研究员主要任务是做研究,很少有教学任务,这就保证了他们能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