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品牌价值共创活动,而网络用户则成为重要的品牌价值共创群体,他们全方位参与到品牌的策划、设计、生产、传播与消费之中。在品牌价值共创中,网络用户怀着获取经济资本、开展社交活动、进行娱乐、获得认同感、提升自我效能感、获取知识等动机,创造了诸如使用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种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步推进,各大媒体相继生产和推出了许多融媒产品,赢得市场青睐,获得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融媒产品代表一种新的价值形成方式——价值共创,即媒体生产者、利益相关者、媒体用户在互动中共同创造了产品价值.价值共创之所以能够产生,源于用户需求的改变、能动性的增强,还源于跨界整合平台和机制的建立.价值共创无疑是价值增值的有效方式,媒体应为价值共创提供更多的渠道以提高产业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3.
梁颢  陈丹  李琛 《新闻爱好者》2017,(12):103-103
互联网时代,全球已经有数十亿的用户接入了互联网的庞大网络中。为了能够扩大产品和品牌的影响范围,企业或机构都会选择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数字化平台上建设一个与品牌形象和产品形象相匹配的展示和营销网站。网站设计是企业及其产品服务面向互联网用户的桥梁,这个桥梁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用户对网站的第一印象和产品服务的选择判断。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站建设和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品牌营销是企业的刚性需求。一个企业如果想长期持续发展需要走两条路,首先是建立自己的品牌,其次是不停地做产品的创新,进行产品差异化。长远来看,品牌营销的需求在中国一定会越来越普遍。以前,大部分的企业都将互联网作为销售平台使用,动辄谈精准营销、效果营销.而把品牌建设费用投入到电视,户外等媒介上,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然发生变化,中国网民如今已达6亿,未来会更多,在全民都上网的情况下,互联网则成为大众传播的媒体,这使它具备了承载品牌传播的价值,因此,企业的品牌营销也将朝互联网媒体转移。眼下,一个新的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其显著特点是媒介多元、内容充沛。以数字化技术衍生出的社会化媒体及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诸多新媒体形式,正在剧烈地改变着传统媒体格局。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传统企业销售产品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而社群是连接企业和用户的关键,社群的力量将推动企业变革和品牌再造,企业和品牌社群化将成为下一个潮流.网络社群营销影响着各行各业,出版产业也不例外.可以说,社群营销已经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图书编辑不得不重视和研究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陈蔚 《视听界》2015,(2):117-118
在泛注意力时代,锁住受众的关注度,才能锁定广告客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意识到,单靠商业味道浓厚的硬广告打动消费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不再简单地在媒体上投放硬广告,还希望媒体能够给他们带来客户。"新闻+广告"的单一模式显然不够,更多媒体开始尝试"活动+广告"的经营模式。媒体品牌活动能够迅速扩大媒体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带动发行量、收听收视率的上升,并吸引更多的广告投放,有利于媒体产业形成扩大  相似文献   

7.
<正>不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科技企业,依托互联网的产品思维或互联网思维的产品观,正在携"用户"以令诸侯,进入"全民客服"模式。产品经理这个伴随着互联网而诞生的伟大职业,正在被奉为圭臬。他们信奉技术与产品的力量,并尝试通过互联网的产品思维创造更广泛的改变,给这个世界以惊喜。从媒体融合1.0时代,到4.0时代,短短几年里,中国传媒业经历了数次巨变,传媒老兵面临如何转型的难题。都说传统媒体的编辑要转型为产品经理,都说互联网思维要靠产  相似文献   

8.
在技术、生产、社交、数据等可供性的传播生态下,基于产品逻辑的媒体单独创造价值演进为基于平台逻辑的多方价值共创。主流媒体价值共创表现为四个层次:价值主张层面,精准匹配供需与智能推荐产品;价值创造层面,媒体、相关方与用户整合资源共同参与生产;价值传递层面,用户通过社交连接与互动交流实现价值共享;价值体验层面,满足用户的多元价值期待。主流媒体平台需要从主体层面、内容层面、分发层面与社交层面等构建价值共创机制,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在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过程,改变了整个媒体格局和品牌传播模式,并创造了全新的数字生活空间。新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的品牌传播活动面临着更多的生活者,而非以往的消费者,品牌形象也由雕塑转向活体。品牌的建构和发展离不开与每一个生活者的协同创意过程,协同创意必将成为数字时代品牌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在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改变了整个媒体格局和品牌传播模式,并创造了全新的数字生活空间,新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的品牌传播活动面临更多的生活者,而非以往的消费者,品牌形象也由雕塑转向活体。品牌的建构和发展离不开与每一个生活者的协同创意过程,协同创意,必将成为数字时代品牌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戴世富  张莹 《东南传播》2014,(11):106-108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化,此时单侧重对品牌产品的物质营销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在消费产品的同时附带轻松休闲的娱乐享受。因此,通过互联网让消费者轻松、娱乐地接受品牌信息越来越成为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的共同选择,"娱乐至上"也由此成为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的秘笈。重庆青春小酒"江小白"通过塑造娱乐形象满足"软性"需求、推崇娱乐态度凸显品牌理念、强调娱乐传递彰显品牌个性以及打造"粉丝圈"来助推品牌营销,真正将娱乐因素贯穿到品牌传播的各个方面,成为娱乐营销模式的范例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笑圆 《传媒》2021,(12):79-81
社交媒体时代是技术引领的时代,是平台化的时代,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品牌建构在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面临营销革命.本文尝试从品牌传播视角出发,结合符号学理论,探讨社交媒体背景下品牌形象建构的创意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出版融合时代,读者以生产消费者、传播者、创新者、投资者等多重身份参与出版企业的价值创造,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出版时代的读者共创价值。以普拉哈拉德的用户参与价值共创理论为基础,结合出版领域价值共创实践,分析读者共创价值的含义及表现形式。基于DART模型,从出版企业视角,指明读者共创价值的开发路径,为出版企业深入挖掘读者共创价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都市拍客彩信大赛",一个以手机媒体为品牌营销手段的创新型活动,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和手机在科技推动下的多元化角色,使得《南方都市报》获得了与掌握在大众手中的手机媒体资源合作的机会.报纸、手机和网络,形成了一个兼具互动性和公信力的"互联网",参赛作品登上报纸版面,满足了大众的梦想,也是对报纸产品功能的创新,实现读者与报纸品牌的深层次互动;赞助企业参与这项活动,赢得更多用户、也深化了品牌形象,真正实现参与者各方共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并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媒体行业,"互联网+"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对"互联网+"进行概述,阐述"互联网+"对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希望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现代产品的核心内容,一个成功的品牌营销战略可以带动企业整体销售量的增加和利润的增长.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进行了阐述,从企业角度提出了运用互联网思维将企业品牌做大做强的策略与建议,并结合当今主流企业的先进营销方法,构建了一套适应时代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震 《声屏世界》2012,(9):144+143
微博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微博营销,在新浪微博注册的企业用户已经近20万,而腾讯也早已超过3000家。有数据显示,65%的微博用户追随过品牌,83%的用户表示在微博中可以接受发布有关产品和品牌的信息。面对这样的一群高质量的用户,企业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融合逐步走向纵深之际,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立足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品牌建设主体,科技期刊应突破传统品牌建构的路径依赖,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际遇与条件,积极探索新的品牌建设之路。结合媒体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以及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现状,科技期刊重点可以从提升数字连接力、资源整合力、社会嵌入力着手,在与用户、行业、国家和社会发展建立更深层连接以及为其创造更多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品牌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逐步开启深度融合时代的品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大背景下,用户随时收看、智能体验、即时分享的大视频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一个大视频蓬勃发展,大数据带来产业变革的时期,如何借助大数据力量预判媒体发展走向,加速媒体融合进程,打造优质视频内容,创造新型生态商业模式价值成为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在媒体融合发展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直面媒体的市场化营销成了中国广播媒体突围时无可逃避的选择,当然回答这个问题也只有两个字---品牌。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广播媒体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直面困难,找准广播与融媒体时代的契合点,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打造品牌内容产品、品牌活动产品,依托全媒体品牌营销,迎头赶上,重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再创广播媒体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